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戒毒人员戒毒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贯穿于戒毒的每个过程,影响着他们能否顺利参加戒毒治疗或完全停止吸毒。国内外研究表明,戒毒动机及动机的强度是影响戒毒人员成功戒毒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动机和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戒毒动机激发与维持的相关因素,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提高戒毒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音乐治疗是一种治疗毒品成瘾的新兴心理干预方式。从强戒所实际环境和戒毒人员的现状出发,分析戒毒人员常见身心问题,以及乐器学习作为一种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的主要作用。乐器学习可以有效帮助戒毒人员改善呼吸功能,缓解疼痛感受,调节情绪状态,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主动供述未被掌握的罪行,被判处轻刑后不再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个别吸毒人员自以为是自首轻罪,不惜编造假案,试图将法律玩弄于股掌之中。实践中机械的强制戒毒期限、繁重的公安考核任务、不畅的司法行政衔接,直接导致吸毒人员以自首轻罪的方式规避强制戒毒。文章从加强对自首的动机、内容、旁证等多方筛查入手,重塑吸毒人员固定在戒毒所参加刑事诉讼的制度设计,以建立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为方向,做到确有犯罪的罚当其罪、需要强戒的科学戒毒。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及验证人际互动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回归适应期戒毒人员心理功能恢复所起的作用和效果,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以及相关的附加量表,将30名处于回归适应期的男性戒毒人员分为三组(每组10名),对其中两组分别进行标准化的人际互动取向无结构团体心理辅导、短程密集的人际互动取向无结构团体心理辅导,另一组不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经过两周的干预,可以得知,人际互动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提高戒毒人员的人际交往意愿和能力,消除在交往过程中的误区,降低回归前的焦虑情绪,对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人际互动模式、戒除心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戒毒     
毒品可能与大脑中引起兴奋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戒除吸毒心理成瘾比较难。这主要表现在:吸毒带来的快感难以替代;吸毒快感的记忆难以消除;吸毒人员自我遗弃感强;吸毒人员的人格产生变异;戒毒人员经常受歧视。心理戒毒的对策有:增强戒毒意志;分散求毒注意力;培养戒毒者自尊心;矫正戒毒者自我中心的个性;同伴教育;挫折教育;正确对待戒毒者。心理戒毒者及其亲友则要注意制定计划,分初期、后期进行不同处置,并要结合康复治疗、治疗社区进行。  相似文献   

6.
所谓对吸毒人员收戒由“外循环”向“内循环”转变 ,就是由强制戒毒所将吸毒人员的收戒和劳动康复时间从 3至 6个月延长至 1年 ;扩大收戒吸毒人员的容量 ,一次性将本地吸毒人员全部收戒 ,做到社会面上无吸毒人员 ;实现把戒毒人员的生理脱瘾、心理矫正、劳动康复、自食其力作为禁吸禁毒工作这一系统工程的关键点来实施 ,以提高戒断巩固质量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对吸毒人员后续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少吸毒人员,巩固禁吸戒毒成果,是当前我们急需要探索的路子,而对那些戒毒人员复吸问题和后续生存教育问题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经调查研究认为:降低复吸率,巩固戒毒成果需要营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创造就业条件,组织培训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实行社区戒毒管理模式,加强公安机关维护社区的治安力量和加大对复吸者的惩处力度,从而改变目前“吸毒———强戒———复吸———劳教———再强戒”的恶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8.
心理矫治工作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各项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制隔离戒毒中的心理矫治工作存在着心理矫治无用论、心理矫治与教育矫治等同论和心理矫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论等误区.我们应依据实现戒毒人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和自我重建的心理矫治目标,构建合理的强制隔离戒毒心理矫治机制.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走上吸毒之路的主要原因有人生观的扭曲、好奇心的驱使、寻求自我认同的误区、应激方式的缺陷以及追求时尚的怪圈等。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引入青少年戒毒过程可以凸显人文主义关怀,有效帮助青少年完成"心理脱毒",更有利于青少年戒毒后的再社会化。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戒毒过程的方法有动机访谈、小组工作、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  相似文献   

10.
在对131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毒友劝诱戒毒者的心理动机和经常采用的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对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时提高警惕、防止复吸有重要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旌后,面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戒人员的不断增多,使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对山西省强制戒毒场所收戒情况的分析研究,以对收戒人员中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提出分析建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分离体验与冲动性的性别差异特点以及与药物渴求的关系.方法:运用分离体验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中文版与药物渴求度量表对83名女性、48名男性强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强戒人员冲动性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渴求度与冲动性及各个维度呈正相关(p<0.05);男性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湖北省戒毒系统主动适应转型需要,初步形成了以"三期一延伸"为主线、以"五个重建"为核心的351戒毒模式。根据2013年对出所三年以上的戒毒人员回访调查,保持操守率达26.56%,351戒毒模式初见成效。从吸毒的心理机制、戒毒的心理机制入手,来探究351戒毒模式心理行为干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面临的禁毒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个庞大的吸毒群体给禁吸强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成为禁吸强戒工作的紧迫任务。但在我国强制戒毒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强制戒毒办法》中的某些缺陷,戒毒所警力配备、经费、戒毒科研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禁吸戒毒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以《禁毒法》颁布为契机,探索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重归社会的戒毒康复模式,从根本上保障吸戒人员的利益。1.确立吸毒行为非犯罪化处置原则;2.确立“以戒为本、重治慎罚”的戒毒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强制隔离戒毒是我国戒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时代特色。强制隔离戒毒具有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在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戒治挽救吸毒人员、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行强制隔离戒毒管理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强制隔离戒毒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应大力推进教育康复社会化,鼓励支持民间社会力量、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戒毒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强制隔离戒毒是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矫正是提高戒治效果、实现强制隔离戒毒目标的关键手段。戒毒人员的违法者、病人、受害者的多重特别身份以及强制隔离的特定环境决定了司法行政戒毒教育矫正工作的特殊性。戒毒民警应当彻底摈弃"劳教"思维及其残余的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综合矫治、面向社会、科学创新的教育原则,改革教育理念、内容及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矫正工作质量,提升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禁毒法》颁布为契机,探索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重归社会的戒毒康复模式,从根本上保障吸戒人员的利益。1.确立吸毒行为非犯罪化处置原则;2.确立“以戒为本、重治慎罚”的戒毒理念。  相似文献   

19.
<正>"我宣誓:我是一名光荣的戒毒人民警察。我保证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整齐而嘹亮的声音回荡在省沙洋强戒所指挥中心报告大厅。2015年新年伊始,以党总支、党支部为单位,省沙洋强戒所民警面对警徽庄严地举起右拳,发出铿锵的誓言,郑重承诺将用实际行动履行好戒毒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为警徽增光添彩。拳头举起,责任落下。该所党委全面部署"严明纪律、严格履职"专项教育活动方案,所领导带领政工、纪检、管教部门负责人组成两个督察专  相似文献   

20.
强制隔离戒毒是当前我国主要的戒毒措施之一,新《禁毒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矫治的重要性。通过对河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的调查,在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一般心理特点和戒毒不同阶段特有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戒毒场所、戒毒人员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矫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