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外论摘编”中刊载的是俄罗斯著名政治家安德兰尼克·米格拉尼扬于1989年发表的书名为《民主与道德:个人、社会与国家》的一本小册子的摘译。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苏联开始改革后,米格拉尼扬就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苏联政治制度和这一制度向民主化的转型问题。他发表的上述小册子可以说是苏联当时的政治学著作中第一部探讨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社会范围内如何发展公民社会的论著。他在这本小册子中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社会与国家三者的关系展开的分析和探讨对我们今天研究苏联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依然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顾潮  殷芳 《海内与海外》2013,(12):42-44
湜华兄《玄妙观中三年少》一书,生动展示了我父亲颉刚先生与王伯祥、叶圣陶两位世伯一生的友谊。三人自幼受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熏陶,如书首所言,“爱读书是他们三位从小就养成的共同喜好”,“也成了三人友谊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老鼎豊     
《新青年》2007,(9)
百年历史相传一七五七年,清代乾隆皇帝二下江南时,曾到古城绍兴巡访,品尝一家果匠铺的南味点心,觉得风味独特,便提起御笔,钦赐"老鼎丰"三个大字,作为这家果匠铺的字号。从  相似文献   

4.
要了解唐代今日泰国中部的面貌,堕罗钵底时期泰海湾图是一个关键1。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日的泰海湾,西起今碧武里城以西,碧武里城正好在海湾半岛上。它和叻武里,佛统,素攀,华富里,巴真,春武里,都是濒海或近海的古城。大城,坤西育是岛屿。这些古城中,年代最早的是素攀府的乌通城,巴真府的摩诃梭古城。乌通城在海湾西,摩诃梭城在海湾东,其次是巴萨河下游的室贴古城2。上述古城都有著早期人类定居的遗迹。佛统,碧武里,叻武里,华富里,大城,是堕罗钵底时期建立的城邑3。这些古城,我们如今都一一给它们还了原。如,素攀的乌通古城原名金邻,后来…  相似文献   

5.
童谣难忘     
正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主流传播平台推崇的童谣,孩子们并不完全认可。孩子们喜欢唱的都是什么歌儿呢,印象中,根据正在流行的旋律填词的,比例不少。譬如:"我们都是穷光蛋/兜里没有一分钱/要是有了一分钱/买块儿糖来解解馋"这是根据《游击队之歌》填的,当年传唱率极高。  相似文献   

6.
要了解唐代今日泰国中部的面貌,堕罗钵底时期泰海湾图是一个关键.我们可以发现,泰海湾在那时,西起今碧武里城以西,碧武里城正好在海湾半岛上.它和叻武里,佛统,素攀,华富里,巴真,春武里,都是濒海或近海的古城.大城,坤西育是岛屿.这些古城中,年代最早的是素攀府的乌通城,巴真府的摩诃梭古城.乌通城在海湾西,摩诃梭城在海湾东,其次是巴萨河下游的室贴古城.上述古城都有着早期人类定居的遗迹.佛统,库布(叻武里),华富里,碧武里,大城,是堕罗钵底时期建立的城邑.这些古城,我们如今都一一给它们还了原.如,碧武里,宋代叫登流眉,唐代叫昙陵.叻武里的库布古城,宋代叫真里富,后来迁移城址,新名叻武里,中文仍称真理富.佛统是堕罗钵底的国都.素攀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 ,技术经济理论家和创新理论家纳尔逊和罗森伯格就已提出“国家创新体系”( NSI)的概念 ,他们将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一套制度框架 ,这些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公司的创新业绩。1 这一定义把创新仅仅看作是公司的创新 ,非常狭窄 ,没有指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本质和精髓。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丹麦经济学家伦德瓦尔首先在一本关于使用者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的小册子里提出了系统的“创新体系”( SIs)概念 ,2 即指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技术研究所和生产体系之…  相似文献   

8.
钟鼓楼遐思     
正一年最是秋光好。金风吹拂,艳阳高照,营口迤逦,履痕处处。领略渤海气象,在望儿山上可以俯视,在山海广场可以窥观,在营口港更能领略万顷汪洋,波涌浪叠……涛声入耳,海天入眸,令人披襟而心旷。营口的古城年代悠久,如熊岳古城,上溯可至战国之幽州,在明初也是屯兵驻防之地。其城楼高耸,斗拱飞檐,不乏故垒气象。  相似文献   

9.
文新是越南著名的史学家,他在60年代撰写的这篇论文,一方面介绍了《兵书要略》一书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思想;另一方面比较客观地阐明了陈国峻的《兵书要略》是吸收了我国孙武兵法和吴起兵书的战略战术;同时,他也介绍了陈国峻并未完成《兵书要略》的撰写工作,此书是在17世纪中期由某一位兵法家把陶维祠的《虎张躯机》一书中的兵法技术补充了陈氏的兵书;19世纪初又由一位军事学家作了补充和修改,这就是当前我们能见到的《兵书要略》一书。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作为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八达岭长城、故宫、颐和园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直是这座古城引以为傲的亮丽名片,而花卉园艺却是这座古城永葆生机和美丽不可或缺的见证。将于今年4月至10月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举行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其  相似文献   

11.
玮东 《新青年》2006,(4):40-41
M:你好!现在真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一切问题都好像与经济有关。我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讨论题目:出国到底值不值?这是一个我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只不过问题的问法有所不同,洋人们问:你为什么要到澳洲来?中国人问:出国到底好不好?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的答案大都是围绕着想有一个不同的经历,想出来看看世界这方面展开的,无伤大雅,可是我心里知道,这些并不是促使我出国的真正原因。不过,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恐怕还要从一本书说起,在90年代初期,曾经有一本风行一时的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尽管后来了解到书中有种种不实之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预测性的书,作者一开头便指出: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世纪的到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十年。这十年将于2000年宣告终结,并迎来人类文明的另一个千年盛世。本书主要论述90年代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向。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是总部设在美国华  相似文献   

13.
早在50年代,许多苏联歌曲和俄罗斯民歌在中国大地广为传唱,最有名的有《卡秋莎》、《红莓花儿开》、《山楂树》、《伏尔加船夫曲》等。我印象最深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由于印象深,至今还记得开头唱词:深夜花园里,一切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美好,心儿多爽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优美动人的旋律,那诗一般迷人的意境,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诱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神往。这首歌不仅在50年代流行,至今仍为人们传唱。来到莫斯科,不用说,自然想亲身领略一番莫斯科郊外的风光。于是我们避开了闹市,有意住在郊区…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后,智真禅师写信给师弟东京大相国寺住持智清禅师,请他收留鲁智深。到了大相国寺,鲁智深便想讨个都寺、监寺这样的职事僧做,而不愿去管菜园。知客见他不懂禅门规矩,便耐心向他解说,最终说服了鲁智深。书中这一段描述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5.
来泗洪之前,对洪泽湖的印象只限于地理课本上"中国五大淡水湖"的称呼.还有游戏<仙剑4>中关于洪泽湖底"泗州古城"的桥段.一个偶然的机会得见泗洪湿地的照片,泗洪就成为脸上的朱砂痣.终于,偷得浮生两日闲,和泗洪只一次亲密接触,就彻底倾倒在湿地的水韵中.  相似文献   

16.
关于印度尼西亚革命反映出日本战时宣传所达到的程度,曾有过许多臆测.但提及印尼革命跟一百二十五万居住在东印度群岛华人的关系的,却是极少.可是,十年前荷兰殖民地很多官吏,都认为华人社会是产生不满情绪的渊薮.他们一方面抱怨中国"帝国主义",另一方面又责备中国共产主义,这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他们所认为是帝国主义的证据的,尤其是指南京政府侨务处的活动.这些活动,无疑地是要加强海外华人的爱国心,并给予他们以几百年来所缺乏的祖国保护.不可避免地,这些活动会反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海外华人对其在南洋各地遭受到岐视的仇恨心.1930年代中,侨务处印发的小册子,反复申述留外华人所受的"不平等待  相似文献   

17.
爱的艺术     
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生在农村,从小家境贫寒。他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在他家东边盖起了两栋房子,土草的。村上说叫“青年点”。几天后,来了一群城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男男女女的十多个。其中一个女的还戴着眼睛,孩子们都觉得奇怪,就背地叫她“眼镜”。眼镜是个书迷,她有个书箱,里面有许多书。村里的孩子喜欢在晚上去青年点听眼镜讲故事。因为小男孩喜欢书,每次去听故事都用贪婪的目光看着那个诱人的书箱。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就从书箱里偷了一本“小人书”——《野火春风斗古城》。  相似文献   

18.
和闻名还选的北京书画家弘涛先生初次见面,是在福州西湖宾馆。那是省政府办公厅接待会上,王良薄副省长在会上授予弘涛教授“福建荣誉公民”的称号,大家都拍手称好,弘待教授也欣然接受。嗣后,我在和弘涛教授的继续接触中,加深了对他的了解。初次和弘涛见面,留给人的印象是面容清瘤、眼睛明亮、深沉井【实诚挚。看到他那文质彬彬的仪态,都不会以为他是山东人。然而,他却道道地地是山东莱州人。留在他童年的记忆中,这胶东半岛上,有许多大石头、大山和茂密的山植树、石榴树。还有那蓝蓝的海。弘涛上了小学,书读得很好,所以八岁上学…  相似文献   

19.
正少林武术原为武林一派,但经《少林寺》电影上演后,则更风闻四海。近来整理旧书,偶然翻到一本《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这是当年朋友赠送的。这部书的作者是上世纪30年代享誉京津的著名武术家金警钟。从书中介绍可知,金警钟本名金恩忠,字泽臣,号疯癫客,警钟是他的别号。满族爱新觉罗后裔,出身于北京望族,曾就读于京师私立毓关中学,后弃学从军。他曾得家传斛斗术及少林拳,又拜名武师朱冠明习潭腿、杨德山  相似文献   

20.
倾诉与倾听     
正这是一个几乎人人都渴望倾诉的年代。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权力,可谁来倾听呢?这或许是一个不小的话题。一位朋友对我讲,他每周都去老母亲哪儿,听老太太训一顿。年过八旬的老人家教了一辈子书,数不清的耳朵在她面前支楞着。现如今,乖乖地在她眼皮底下不堵耳朵的,也就剩下唯一的,砸碎了骨头连着筋的儿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