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意清明     
时间的使者纵马而来,转眼间清明节又悄然而至了.清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是其它节气和节日所没有的.从节气上说,清明一到,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耕春种,一年的忙碌从此开始.从节日上讲,它是祭祖之日,这天要踏青扫墓,祭拜祖先,追忆先人.晚唐诗人杜牧在《清明》中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前抑后扬,意境迥然,可见清明这样的日子,古人和今人是一样的心情,思念亲人,怀念往昔.  相似文献   

2.
清明与谷雨     
正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的4-6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今年的清明交节时刻是4月4日北京时间22时17分(农历三月初八)。"清明"这个名称体现的是天气物候,到了这一时节,中国大地无论南方北方,气温都普遍上升,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空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称"清明"。民间谚语有"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这  相似文献   

3.
茶道     
正茶的成为举国之饮,文人颇有功劳。唐朝元稹有首一至七字《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对茶的特点、加工、烹煮、饮用、功效作了全面概括。李白、刘禹锡、白居易、孟浩然这类旷世酒徒,也遗有诸多茶诗,直接间接地几乎涉及到茶叶作为产业和文化的所有方面:"倚溪侵岭多高树"(杜牧),"尧市人稀紫笋多"(释皎然),"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许  相似文献   

4.
桃花潭水     
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诗,因为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要问一下,诗中的这位主人公,他的来龙去脉,他的履历行状,就没人说得上来了。只有一个解释,汪伦是一个普通人。据《李白集校注》,李白在安徽泾县作客期间,还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据称也作《题泾川汪伦别业二章》。即使这首诗,也找不到有关汪伦的细节介绍。看来他不是官,若为官一方,县  相似文献   

5.
很多诗人浏人写过扬州,我独独喜欢黄慎写的一首诗:"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这首诗不特别,可它自有种活泼在里头.满园花簇一簇,青春好女子,摘下一朵,斜插于鬓发问.水边闲坐,柳绿裙红,醉了春风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创作了315首七绝组诗,这一年正是农历己亥,故名《己亥杂诗》。组诗中的第5与第125首,最为今人称道而选入中小学课本,其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由此流行于世。然而,并不是每一首诗都给诗人带来荣誉,比如,第209首,反而让他中了蜚言的毒箭。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代才子元稹这首为人熟知的情诗经典,曾经感动过后世无数读者,特别是恋爱与失恋中的男女。初读此诗时,年尚青春,并不知它与《西厢记》、张生、崔莺莺有甚干系,只深深感佩元稹对爱的痴情。到后来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改诗     
正宋朝的王安石,喜欢改诗,改自己的诗,还改别人的诗,有改得好的,也有改得不好的。改得好的,为他那首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春二月的《瓜州夜泊》。诗为七绝,共28个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第三句的"绿"字,据南宋洪迈在其《容斋续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  相似文献   

10.
正康熙九年进士、翰林侍讲孟亮揆谒于谦墓,曾作诗:"曾从青史吊孤忠,今见荒丘岳墓东。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有君已定还銮策,不杀难邀复辟功。意欲岂殊三字狱,英雄遗恨总相同。"是众多咏于谦诗中出类拔萃者。于谦在历史上是仅次于岳飞的民族英雄。上了年纪的老人小时候都读过他的少年之作《石灰吟》:"千捶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曾感动过很多  相似文献   

11.
正我目睹和平徐徐降临,她把金色的花穗撒满大地,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她抑制了使人昏厥的战争霹雳。啊!她说,同样都是好人,英、法、比、俄、德人,为结成一个神圣同盟,拉起你们的手吧!——[法]布朗吉王国达很喜欢这首诗,能用英文、中文、缅文朗诵,他朗诵这首诗的时候很激动,因为诗能触动他心里的那根民族的琴弦。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起到这大作用而感到骄傲。说实在的,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清明徽州     
正今年清明,踏青扫墓回老家。徽州是朱熹故里,程朱理学和宗族制度,使徽州历史上呈现国内仅见的独特风俗——"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在徽州,清明扫墓可以提前若干日,唯独清明前一天寒食节不行,以此纪念介子推。我们家的习惯则是清明当天,多少年来风雨无阻未曾改变。从屯溪上了高速一路向东,江南的清明是  相似文献   

14.
柳颂     
你从不赞美柳树吗?是啊,自古以来中国多少文人赞颂的是"岁寒三友"为首的松,他总是不畏严冬傲霜迎雪;到了新中国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所写、著名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大元帅陈毅的诗《青松》名句:"要知松高洁,待  相似文献   

15.
正标题是我赠冯志孝先生的一首诗中的首句。全诗曰:"温如衣钵人如润,振玉堪听怀素书。感慨氍毹尘世里,鹤鸣依旧远云浮!"温如是马老板马连良先生的表字。欧阳中石曾书赠冯先生"温如衣钵"横幅,意蕴深长。黄苗子先生书赠则为"听怀素书",评价更高。试想,怀素草书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以此相赞,  相似文献   

16.
说茶     
正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芯色碗转鞠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明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这首宝塔诗是唐人元微之写的,算不得最早的吟茶诗,足证明中国文人和茶结缘并不比酒晚,亲密程度也不比酒差。文人如此,普通人更甚,如果作次调查,喝茶的人八成比喝酒的人总数多。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北京的"六必居"据说是当年专卖六样生活必需品,只比以上少个柴字,两者都不包括  相似文献   

17.
不是思想就是行动用丰饶的笔旖旎写下看到不一定存在意义不记下则意义不存…… 好友蒂娜的文章奢靡、浮华,但她的这一首诗我极端地喜欢:"我是好天气的女儿/我也是哭泣的女儿/我是大花的小花/是春天的秋天/我是眼睛的女儿/也是笑的女儿/我是酒窝的宝贝/也是头发的女儿/我是我的女儿".我一直以为自己如蒂娜诗中写的那样,我是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18.
苏州的寒山寺.由于唐代诗人张继的吟咏而成为名扬千古的游览胜地.此诗不仅中国人世代传诵.就连日本也是京喻户晓、妇幼皆知.日本的小学课文就有张继的这首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至今每年日本人逢新春之际.仍会至寒山寺敲钟迎春。诗声情并茂.难怪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都将此诗选入。一些受汉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朝鲜、越南,韩国等.亦有很多人知道这首诗。  相似文献   

19.
每到转过年来,大地春回的季节,往往会想起王安石的这句诗。王安石死距今近千年,千年之后。还有人顺口念出来他的这首诗。这大概是真正不  相似文献   

20.
李白     
赵方 《新青年》2006,(9):58
李白仿佛是生在我们身边的诗人,从幼时到上小学中学,一路都在背诵他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诗作十佚其九,留存后世九百多首;而我们说到诗人几乎第一个划等号的就是李白,可我们能完整记得的又有几首呢.这就像自己的家人,天天见面,却常常是最不了解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