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六1982年,在中意合拍的电视历史巨片《马可·波罗》过程里,意大利的制片人文琴佐.拉贝拉先生急得如同是"热锅上的蚂蚁"。片子已经开拍了将近两年,而扮演元始祖忽必烈的演员还没有找到。或者说,找到了不少演员,但都不够理想。为什么这么难找呢?由于对演员的要求是很高  相似文献   

2.
正在这种情况下,焦先生拿下眼镜,身体向后背靠了靠,抬起头来看着大家语重心长地、缓缓地说了起来。他说到演员要善于在舞台上按照生活的逻辑真实地体验,而且要细致、认真、动脑子。必须有细节的真实,才有大的真实。不可以大而化之,也不允许故意夸张搞虚假表演。当演员有了真实的体验,还要善于把体验、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眼神的运用,形体动作的选择,使观众感受到体验,并亲自去体验感受。在这种情况下,观众才会相信扮演的角色是真实的。他提高  相似文献   

3.
话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绝非是某一个舞台门类所能以偏概全的。红花也要有绿叶来扶衬,话剧除去编剧、导演和演员以外,舞台美术部门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很难形成“绿叶成阴子满枝”的壮观情景。这里,介绍几位北京人艺名不见经传的幕后英雄,或许也是读者所希望了解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校长     
正"咣当!"带上木门,李校长气呼呼地冲出了乡教育办刘主任的办公室。李校长不是个爱生气的人,从不和别人闹别扭,也从不高声说话,今天李校长实在太生气了。"李校长、李校长,等一下!"乡教育办的小陈撵出来,把二张百元大票递给李校长:"这是刘主任自己掏的,别难为他了!"李校长推开小陈的手,冲着刘主任的办公室大着嗓门说":不要!俺有!"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李校长没说谎,他口袋里真有钱,是卖猪仔的465.8元钱。今天天不亮,媳妇喜枝早已把4个小猪仔喂得饱饱的,望着辛苦养大的猪,蹲在  相似文献   

5.
一天早晨坐招手车上班.车到保卫村,一个中年男子说:"前面路口停一下."司机答应一声,开了约一分钟,男子大喊起来:"你傻呀!叫你停咋不停?"司机说:"不是到路口吗?""左边路口,早过了,看不见那你?退回去."车停下,司机忍气没吭声.几个乘客看不下去了."反正也没差几步,就这儿下吧.""再说你也没强调是左路口."那男的冲司机又骂了一句"妈的,倒霉."嘟嘟囔囔下了车.  相似文献   

6.
姜米粒 《新青年》2004,(6):44-45
我一个同事,看见我放在办公桌上的小镜子,便把它扣过来,告诉我,镜子不能正面朝上.见他是一个有说道的便笑笑,没在意.总有原因吧?那些说不清楚的、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后来一次,他又见到那面镜子正面朝上,竟有些急.厉声厉色地说,不是说过不许这样放吗?这一次我记住了.此后再不敢随意对待那面镜子.  相似文献   

7.
甚至,别人问起我兄弟姐妹几个,我总是支吾着然后把话题岔过去,实在没办法,就说,还有一个妹妹。如果他们继续问,妹妹在做什么?我会轻轻咳一声,然后说,在家。不做任何解释,不多说半句话,极力想出些什么事情把妹妹这个环节跳过去。我的妹妹,3岁那年,得了小儿麻痹,然后,靠一个轮椅代替了脚。所以,当我长成一米七零的女生,当我婷婷玉立后,我想到的不仅不是妹妹的悲哀,而且常常感觉有一点点地自卑,为什么,我的妹妹不是如我一样婷婷玉立的女孩子?为什么她偏偏是个瘫子呢?很明显地,我的父母以我为骄傲,从小到大,我是一只白天鹅,学习好、会跳舞、会弹…  相似文献   

8.
一天一小时     
《新青年》2008,(9)
朱卡斯塔指着报纸上的一段文章对我说:"你应该看看这个,报纸上说一个严于律己的作家,如果一天只花一个小时写作,那么一年下来就能写本小说。你不是总是抱怨没时间写小说吗?我觉得你应该从现在开始,一天一个小时就够了。"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个早起闲逛的习惯. 小城南面的坝南早市,是我常去的地方. 我在这里常看到远处的一些农民在卖粮食. 有这样一位农民,他从30多公里外的农村来城里卖小米.他年龄不大,脸上却写满了沧桑,憨憨的样子.我问他,农村不是有市场吗,为什么到城里来卖?他说,城里每斤小米比农村多卖一角钱.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时装周的T型秀台上,他如少年般健步而上,绿红花棉袄,雪白长须发,仙风道骨。79岁的他,玩得兴起,甩掉棉袄,露出一身漂亮的肌肉,惊呆了众人,红遍了全国。他,王德顺,中国帅大爷!王德顺,东北沈阳人。电车公司卖车票,兵工厂里修枪炮。24岁做了话剧演员。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投身造型哑剧,励志将中国哑剧推向世界舞台,当起了没车没房没钱的"老北漂"。50岁开始健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是"老规矩"。据说这个题,把有些考生给"烤"糊了。的确,这不但给考生出了道难题,也给家长们出了道难题。进一步说,给当今社会出了一道难题。为什么说这题难?因为很多中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不见得知道"老规矩"这仨字的意思,更别说北京的老规矩了。什么是北京的老规矩?就是北京老年间的规矩。老规矩不是一说的事儿,您得往细喽说。什么叫规矩?规,就是做木工活儿的圆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对华文化外交呈现出活动形式多样化和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双重特征,其中,"人权苛责"、"文教经援"和"舆论压制"是三条重要路径。而既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企业的美国非政府组织凭借自身优势在上述三条路径中作用显著。通过剖析非政府组织在美国对华文化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笔者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要构建中国自身核心文化体系,加强本国非政府组织建设对于中国国际形象的改善与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1)
宣读遗嘱之前律师对刚刚失去丈夫的一妇女说:“在宣读您丈夫的遗嘱之前,我想向您提一个问题:夫人,您愿意嫁给我吗?”眼没瞎一辆出租汽车疯狂地在闹市区疾驰着,把一个行人撞倒在人行道上。那人一边爬起来,一边挥着拳头对司机骂道:“你怎么搞的?难道你眼睛瞎了?”出租汽车司机回敬他说:“瞎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正好撞倒你了吗?”太狠了某所中学,有两个学生在吵架。甲说,你有我狠吗,我打个电话就可以找人来!乙说,你打啊!我就不信。然后,甲真的跑去打电话了,回来的时候放了一句狠话,30分钟后,你就知道怎么死了!这时候乙紧张得不得了,但也没…  相似文献   

14.
砚文 《新青年》2007,(8):23-24
午夜两点,我躺在床上给子建打电话:"明天是我们认识6个月,他怎么一点表示也没有?"我说的"他"是肖洛,我的男友,一个刚刚步入中年,事业有成的男人。子建大概还没完全清醒,声音里一股子被窝味:"你要他给你什么表示?"我说肖洛没有向我求婚。子建爱搭不理:你不是说他一早就告诉你了他不会再结婚了吗?他如今事业如日中天,有一个正在长大的儿子,一年前又刚刚挣脱婚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位演员说了一句很走俏的台词:"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虽然二人转舞台上演员们早就在这么说,这并不是该演员的原创,不过这话确实挺精辟。生活的节律和生命的长度,就被概括在这睁眼闭眼之间了。或许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悲伤而又无奈的故事,从出生走到死亡,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也是一个毫无悬念的结果。睁眼闭眼之间,就可能阴阳两隔,万事俱休。  相似文献   

16.
1 荣可可巨喜欢让我陪她去工府井逛街购物,她理直气壮地说是让我由"天天向上"的素女族,跃升为"天天向尚"的熟女族,其实,她那颗阴暗的小花心里,卖的是什么药,我不用猜,也知道.不过是又看上了某个咖啡馆的男老板,或者某专卖店的小帅哥,但又怕自己被人Pass掉,所以找来我这样一个离时尚距离遥远的素女,做绿叶衬托一下,以便可以尽显她摇曳风情.  相似文献   

17.
挂画     
正有一折极有名的山西地方戏叫《挂画》,我记得演员表演得技艺超拔:她可以把一把椅子当成虚无的墙,在椅子上表演出各种各样挂画的绝技。据说这叫"椅子功"。我不太懂戏,尤其不太懂山西地方戏(似乎是"晋剧"),但看过一场《挂画》,便记下了剧名,自然也记下了那灵活的演员和派了独特用场的椅子。挂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常见的行为,这并不太值得写出什么认认真真的文章。只是触发对时下里流行的字画热的  相似文献   

18.
一上个世纪50年代初,是之在《龙须沟》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程疯子。他当时只是一个23岁的青年人,可是演出却"一炮打响",演绝了,誉满全国,被北京市文联正式嘉奖,奖品是一套灰色布质的"中山装"。他的表演还被评价为:"这出戏是奠定了北京人艺的基础,也奠定了于是之的基础。"显然,这里是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道路的艺术基础。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那时,是之不但跑到龙须沟边上老街坊们那里深入生活还要天天都写一篇有心得感受的"演员日记",由于他非常熟悉城市的平民生活,在排练开始以前就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勇敢地、创造性地写出了6000多字的"程  相似文献   

19.
小芳和小草     
《新青年》2002,(8)
细雨:你好!我的心里有千言万语,真不知该怎么说。我这个人性格孤僻,从小就是这样的,这是我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在我的生活中,每一天都是那么没有生气,如果只是平淡一点也就罢了,怎么跟你说呢?我的人生历程很坎坷,至少我自己这样认为,我常把自己比做路边的小草,伤心的时候,我只能自己可怜自己。我不太擅于用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20.
六1984年,于是之57岁。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他被任命为北京人艺的第一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二是他被邀在电影《赤壁之战》中,扮演曹操的角色。先是极不情愿地当上了副院长。有人形容:他像一个孩子被怂恿、督促着去捅马蜂窝,既不愿意又有点好奇,结果是在一年之内就已经被蛰得鼻青脸肿,心存无限厌烦,恨不能早早脱身而去。后是极想高高兴兴地去扮演曹操,借以解脱,因为他觉得一个演员最大的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