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在中国古籍中、有关中、老交往的史料非常丰富,中、老交往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琅勃拉邦古代称芒耍,原是老挝北方比较强盛的成邦国家、中国古籍所记载的“挝国”可能指的就是芒耍。在法昂统一老挝前,在老挝存在几个城邦,而这些城邦都自称是佬人,中国与芒耍(琅勃拉邦)的交往应该比在中国古籍中出  相似文献   

2.
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我国北方的一句俗语,流传极广。北方人爱吃面食,饺子的做法也五花八门。一般是捏好后下开水锅里煮,也有蒸、炸、煎、烙的。饺子,据说老辈子称“交子”。旧历除夕边守夜边做,捏成“元宝”型。大年初一时下锅煮熟了,全家团团围坐——吃。“交子”,就是两个年头子时相交的意思。不知是不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3.
清明与谷雨     
正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的4-6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今年的清明交节时刻是4月4日北京时间22时17分(农历三月初八)。"清明"这个名称体现的是天气物候,到了这一时节,中国大地无论南方北方,气温都普遍上升,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空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称"清明"。民间谚语有"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这  相似文献   

4.
潘查亚侍(Panchayat)在印度古代称“五老会”,在印度独立以后称“评议会”或“委员会”,它是管理印度农村的一级组织;潘查亚特制度则是印度管理农村的一种制度,它是同印度的乡村自治联系在一起的,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种制度不断变化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不是全面论述潘查亚待制度,只是就其历史演变作些说明,也许对于了解今日印度农村的发展情况有所裨益。一印度的潘查亚特制度是和印度的农村公社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印度历史的重要特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对越南民族(主要是指京族,也称越族)的龙文化有着这样一种传统看法,认为:越南属于汉文化圈国家,其祖先雒越人历史上曾是中国南方的百越之一,而中国是龙文化的发源地.所以,所谓越南龙文化,其实是源自古代中国北方中原民族(主要是指汉族)的龙文化,是中原民族龙文化的派生.当然,上述的这种看法,一般说来也并非毫无道理.不过,如果从民族文化本源与民族起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从越南民族祖先雒越人龙文化的本源及其后裔越南民族龙文化的演变与中国古代中原民族关系的发展,既存在文化本源差异又存在文化演变的交融的内在因素看,对于“派生”说个中的某些问题,似仍有值得深入思考和论证的必要.一首先,我们之所以认为,“越南龙文化是古代中国北方汉族龙文化派生”这一传统看法,一般说来也并非毫无道理,那是因为,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炎黄族团就都视龙为神明,都以龙为部落图腾,后来炎黄的后裔以炎黄子孙自称,都自认为龙的传人.由于龙在中国民族起源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并后来由此而产生和形成的中国龙文化,可以说,自古以来,不仅传遍神州大地,还远传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伯利亚、南北美洲等地。特别对于曾是中国古代交趾地域的越南,中原龙文化传入时间之早,影  相似文献   

6.
吴清和 《西亚非洲》2007,7(2):58-60
yh古代西非的马里帝国(13~15世纪)不仅在开采黄金、炼铁、农业生产等方面有重要历史地位,而且在文学和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领域也有辉煌成就。虽然西非的文化艺术受到西方入侵与殖民统治的冲击与蹂躏,但它们却能在各种劫难中生存发展流传至今,口头文学就是其中之一。西非口头文学起源于马里帝国时期的曼丁哥文化;曼丁哥文化的思想基础是相信自然神的原始宗教。原始宗教也称拜物教,正是拜物教奇特的宇宙观孕育了口头文学。伊斯兰教、天主教,以及西方各种文化思想与价值观相继进入西非,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宇宙观也发生…  相似文献   

7.
葱反蜂蜜之说古言颇多,如《金匾要略》说:“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明代的《雷公炮制药性解》中指出“葱白畏蜜,同食杀人,多食则伐气昏神”。清代《本草求真》也指出:“葱同蜜食,如同杀人,以蜜性最胀,葱性最发,同葱则胀益发,而不可解,不死何待”。近年来,王天益等人对葱反蜂蜜之说进行了一系列的毒理、药理心电图分析、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研究,发现葱蜜酒剂同服可使机体产生腹泻、腹胀、心律不齐、心房收缩增强(P波逐渐升高)、心室舒张强度逐渐减弱(T波逐渐降低)等心功能不良反应,以及心内膜出血,心、肝、肾变性发炎等病变,但无一例中毒死亡,说明古人葱反蜂蜜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似古人所说的葱蜜同食就会“杀人”那么严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1969·9”笔者对数字没有什么研究 ,只知道数字是人类因计量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概念。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 ,由于对自然界和在生产劳动、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认识的局限性 ,加上迷信盛行 ,人们对数字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就拿“九”来说 ,回忆早年读过的有关中国历史书籍 ,方知“九”在中国古代具有特殊的尊荣。所谓“天地之至数 ,始于一 ,终于九”是也。后来这个数字被打上统治者的烙印 ,《易·乾》中说 :“九五 ,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后到唐代 ,“九五”则专用来称帝位之尊 ,成了皇帝的专用代称。而“九”在佛教中也具有神…  相似文献   

9.
正古人称三十年为一世,在甲骨文中,世即三十之意。《论语·子路》有云:"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还有"宛如隔世"、"隔世之感"等习语,用来形容相隔时间之长和社会变化之大。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整个社会的变化的确是太大太快,无论从涉及范围考察还是从变化程度衡量,都不是"宛如隔世",而是确已隔世。我生于1957年。我们这一代人的学龄,皆在动乱中度过,堪称文化沙漠中的濒死幼苗,专  相似文献   

10.
与谢野晶子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充满传奇又广受争议的女作家。在青年和中年时代,她走在时代前列,勇于追求艺术的进步与人性的解放,成为近代著名浪漫女歌人和提倡女性解放的社会评论家。但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与时代进步同步的文学家,在晚年思想意识却发生蜕变,成为“极端国家主义者”,战后受到批判和指责。与谢野晶子一生所处的时代基本上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近代侵略战争史同步。本文梳理她战争认识的思想变化轨迹及晚年思想产生蜕变的成因。与谢野晶子晚年蜕变折射的,既是一个文学家的悲哀,也是作为侵略者的帝国主义日本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1.
(钅是)针是中国古代九针之一,是一种只在穴位表面按压刺激而不刺入穴位内部的一种针具。《灵枢经》九针十二原载:“(钅是)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近代有人称它为推针疗法。电(钅是)针则是在(钅是)针上通以微弱脉冲电流,使现代电子技术与古老的针刺治疗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针治疗仪。电(钅是)针在人医中已普遍使用,在兽医中也开始见有一些试验应用的报道。我们根据人用电(钅是)针构造,结合牲畜特点研制出ST—1型兽用电(钅是)针。(一)ST—1型兽用电(钅是)针的特点 ①刺激强度大,频谱宽。②动态取穴,针感易控。③双路输出④安全方便,易操作。⑤经济实用,携带方便⑥治疗范围广,凡针刺适应症均可用兽用电(钅是)针治疗。(二)ST—1型兽用电(钅是)针主要技术数据①电源电压:直流13.5伏(1号电池9节)。②频率范围:高档不狭于150~500HZ;低档不狭于1  相似文献   

12.
大事综览     
2005年10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神六升空开启中国航天新篇章。12日,中国神舟六号航天成功震动世界,外国媒体反应热烈。一是认为神六成功发射标志中国国运强盛。香港《成报》12日的文章称,这是中国航天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国力渐强、国运兴隆,正在迅速迈向航天强国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共同社甘肃12日的电文称,中国向全世界昭示其已具有继美俄之后第三“航天大国”的实力,而且还将推动中国在军事、商业领域进行太空开发活动。二是认为从战略层面可以牵制美国。共同社北京12日的电文称,以中国提升国力为背…  相似文献   

13.
泰国的佛塔     
段立生 《东南亚》2001,(4):42-45
佛塔产生于印度 ,梵名Sthupa ,亦译为堵坡 ,原义为坟冢上面的建筑物。锡兰 (今斯里兰卡 )称为Dagoda ,义为安奉舍利之场所。缅甸称塔为Pagoda ,大概从锡兰的Dagoda演变而来 ,中文通译为大瓜巴。泰国则称塔为Chadi,译音为斋滴 ,可能是从Caitya (支提 )而来 ,因古代锡兰称围绕着主塔的小塔为支提。西藏的喇嘛塔称为Chorten ,汉译乔尔天。日本的塔属于北派佛教 ,佛塔通称为苏堵婆或塔婆 ,源于堵坡。关于塔的起源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假说。一说“关于舍利塔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亚利安族的…  相似文献   

14.
中外史学界对自哥伦布首航美洲至今拉美历史的分期提出过许多看法。从时间划界上,史学界大多以哥伦布首航美洲的1492年为分野,把美洲的历史分为哥伦布到达以前和哥伦布到达以后两个大的时期,也有一些外国史学家以1500年或1520年为分界。但总的来看,对哥伦布到达以前时期的美洲古代史,其下限的时间差不是很大;而对美洲古代史的上限则大不相同,有的上溯至公元前数千年;有的上溯至数十万年以前。对哥伦布到达以后时期,史学界的分歧比较大,分期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以美洲重大历史事件为转折点;有的以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形成各不相同的历史分期。例如:  相似文献   

15.
巴巴多斯     
在碧波万顷的加勒比海上,西印度群岛的最东端有一个面积仅为四百三十一平方公里的珊瑚岛国,这就是被人们称誉为“西印度群岛疗养院”的巴巴多斯。美丽的珊瑚岛国在遥远的古代,巴巴多斯岛原是南美大陆科迪勒拉山脉在海中延伸部分露出水面的山脊,面积比现在要小得多。在山脊厨围,长期堆积的大量珊瑚虫骨骼覆盖着岩石的表  相似文献   

16.
先蚕坛是北京“九坛”之一,为皇室后妃祭祀蚕神、行亲桑之礼的处所。据说,黄帝斩杀蚩尤之后,在庆贺胜利的大会上,有蚕神献丝,其黄色者如金,白色者若银。于是黄帝以丝为绢,制冕服,其臣子伯余,始制衣裳。黄帝的元配妻子螺祖,始行养蚕。蚕神的模样十分奇特,乃一年轻女子,身上披着马皮,而且马皮与身子连为一体,无法分开。宋朝戴埴的一篇文章中引用唐朝人的话说:“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马头娘,以祈蚕。”《山海经》中也称:“欧丝之野……一女子跪踞树欧丝。”为何蚕神如此模样?在《搜神记》中记录了一则故事,大意是说:远古时期,一家有一独生…  相似文献   

17.
《易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越南古代儒家必读的重要经典之一。越南古代科举考试规定必试的重要经典著作的“五经”,其中首指的就是《易经》。所以,越南历代封建知识分子不仅十分重视《易经》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还有一些儒学者,为使《易经》能普及于社会,他们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对《易经》进行解义或浅释,编撰了一些有关普及《易经》文化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中,《周易国音解义》和《易经肤说》,就是其中两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两部著作虽然在文字体例和表达形式上不尽相同,但著述的宗旨则是大体相同的,即既将《易经》视为“卜筮书”、“象数书”,又将“卜筮”与“思维”,“象数”与“义理”联系起来。这一  相似文献   

18.
“究不事”在东南亚古代史研究中,特别是柬埔寨古代史研究中,是一个热点。虽然各家所说各见仁智,但我总觉得尚有商榷之余地,故不揣冒昧,撰此拙文,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人。“究不事”,作为古代东南亚一古国,在今天,我们仅能在范晔所撰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见到:“肃宗元和元年(公元84年),日南徼外蛮夷究不事人邑豪献生犀、白雉”。①又考《后汉书·章帝本纪》关于此事之记载,其称:“元和元年春正月,……日南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②这就是直接和“究不事”有关的全部史料。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新年到了,家家户户均要穿新衣,尝美食,放炮仗,贴春联,贴门神。以贴门神为例,大门、二门、内房门与后门张贴的习惯大概为:大门张贴武门神,主要有秦琼、尉迟恭、神荼、郁垒、钟埴、赵云、关羽等;二门张贴文门神,主要有包拯、文天祥、财神以及“状元及第”“天官赐福”等;内房门则主要张贴“麒麟送子”“古装美人”“和合二仙”“麻姑献寿”等;后门张贴的门神主要有魏征等。  相似文献   

20.
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璀璨的明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阔的柏油公路从伊尔库茨克弯弯曲曲地穿过丘陵、古老的乡村、现代的建筑物 ,在不远处展现出宽阔的安加拉河。突然 ,在转弯处的后面 ,仿佛一大块掉下来的天空躺在地上。这是什么怪物 ?瞬间的惊讶之后 ,发现了与地平线连成一片的平静、蔚蓝的水面上太阳的反光。在遥远的地方 ,像撒上薄薄一层雪一样呈现出一片白色。海 ,一望无垠的大海。这就是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的珍珠。贝加尔湖 ,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为欧亚第一淡水湖 ,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中国古称“北海” ,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活动地区 ,汉代苏武牧羊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