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有着自身明显的特点,在翻译英语谚语时要把握要领,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欣赏英语谚语.  相似文献   

2.
比喻在英语谚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包括隐喻、明喻、转喻、提喻等,是语义修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义修辞法在英语谚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英语谚语特征的显著标志。正是这些语义修辞法的大量运用,才大大提高了英语谚语的表达能力,使英语谚语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哲理深邃、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3.
谚语和习语是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谚语蕴涵着一种文化,它恰当地反映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英汉谚语和习语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展现迥异的文化背景,它以各国的地理、历史、社会形态、宗教信仰及文学作品为线索,从多方面折射出不同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中,注重文化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谚语是来源于人民生活的语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民俗、文化和心理。文章从猫相关谚语的表达方式入手,对中日两国的猫谚语从数量、喻体取向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究中日两国猫谚语所蕴含的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看待和理解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差异,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谚语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不同民族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孕育出了极具语言特色和文化特质的谚语形式,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因此,做好少数民族谚语译介对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以此为据,结合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现实条件和主要路径,少数民族谚语对外传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海外汉学家译入、中外同行合作、作者与译者合作、作者自译和中国译者逆译五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言是两种具有悠久历史且表现丰富的语言,在文化历史的发展 中形成了大量的谚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思维和表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体现了英汉谚 语表达特点的共性和个性。根据这些特性,提出英汉谚语翻译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兼 意译和释译四种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认知科学是人们探究的重要领域。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使隐喻从传统的修辞手段过渡到了认知阶段。现代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概念隐喻是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体验的。本文试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比较典型的英汉动物谚语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发现:(1)英汉动物谚语隐喻意义具有同质性,体现了文化的共性;(2)英汉动物谚语隐喻意义具有异质性,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3)英汉动物谚语隐喻意义存在空缺现象,体现了文化的独特性;(4)英汉两种动物谚语中都存在性别歧视现象,说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重男轻女思想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句谚语。所谓谚语就是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话。谁第一个说出这句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话中所包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拉祜族传统谚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廉洁文化,承载了拉祜族民众勤劳节俭、抑贪心正、勤政为民、廉洁修身、执法公正的廉洁思想。分析拉祜族传统谚语中蕴含的廉洁文化,提炼其思想精华,对当今反腐倡廉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从英谚说起——和青年教师谈谈英语教学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要学点习语(idioms),至于谚语(proverbs)嘛,好像没有什么人注意。即使问到一位年轻的英语教员,他也许还会反问你,“英语谚语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中英谚语的比较可窥见中英文化在各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性别歧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英语的词形、词序、词义、称谓、描述、谚语等中均存在性别歧视现象,这反映了英美国家女性地位的低下和文化失语。要根除这种语言上的性别歧视,必须首先根除社会中的性别歧视观念。  相似文献   

13.
“生活的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这是一条法国的谚语。确实如此!生活,真的离不开等待——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生成并通行于乡土社会大众中有关法律的民间用语形态,谚语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以比喻、概括的手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真实感受。法谚作为民间谚语的一种,深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之中,揭示了很多关于法律的道理,体现着丰富而深刻的民间法思想。它不仅是乡民们对某些社会问题达成的规律性和普适性的共识,更是一种对后人进行指导和鞭策的行为法则。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法谚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法律生活的范围,基本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和法律现象,体现着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和诉讼心态。  相似文献   

15.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教学中,英语教师既要有意识地导入文化学习,又要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通过谚语、神话、艺术、媒体等学习文化,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处理好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探索直译、意译、音译、套译等"英译汉"翻译技巧在中医养生谚语中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浅析“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民族都留下了敬畏舅舅的谚语和习俗,舅舅的地位实质上是男性在母系社会中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当这种地位超越女性时,就形成了舅权随着父系社会的到来,男性的家庭身份从舅舅变成了父亲,舅权也就自然消亡了。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性别差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语体是英语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涉及到说话人因性别差异而引发的对不同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的选择。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性别差异存在于多种文化的不同语言中,是语言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文章主要从话题选择、语音语调、语法形式和用词方面阐述两性使用语言时的主要差异,以及性别差异在英语词汇和谚语中的表现,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许多民族都留下了敬畏舅舅的谚语和习俗,舅舅的地位实质上是男性在母系社会中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当这种地位超越女性时,就形成了舅权.随着父系社会的到来,男性的家庭身份从舅舅变成了父亲,舅权也就自然消亡了.  相似文献   

20.
英国谚语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谚语源远流长,源头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源之一是家喻户晓的《圣经》;来源之二是不计其数的英国文学作品;来源之三是脍炙人口的《伊索寓言》;来源之四是欧洲一些具有影响的外来语;来源之五是英国民众聪明睿智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