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远东共和国是苏俄政府为了解决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问题而建立的临时政权,而它与美国的经济交往则是实现其外交目标的重要手段.远东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交往从其建立为始,至它重新归并苏俄为终.通过这种经济关系,苏俄逐步瓦解了外来干涉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而美国也加深了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了解,影响了其在远东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因此,远东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史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美国、苏俄、日本、远东共和国这四个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哲元到平津后,日本策划华北“自治”更加紧锣密鼓,欲迫宋就范。日军发表声明:“日军以武力驱逐国民党及蒋介石政权”。实行“华北五省自治”,让华北脱离南京中央政府。以后又提出广田三原则:一、取缔排日行动;二、中日满经济合作;三、共同防共。又利用地痞流氓演了一出要求“自治”的闹剧。在香河还选了一名汉奸当县长,逼迫当任县长交权。  相似文献   

3.
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行政委员会和日本基金会支持下,今年2月28日-3月1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哈巴罗夫斯克经济研究所主办了“21世纪俄罗斯远东经济政策问题”国际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除远东地区政界,实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外,还有来自莫斯科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各界人士以及中国和日本的代表共100余人。笔者应邀参加了这次国际科学实践盛会,并在全体会议上就“新世纪中俄区域合作问题”做了发言。 这次会议涉及到三个主要内容: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和自然资源利用政策。 就宏观政策来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  相似文献   

4.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和日本“军用手票”大量涌入中国。同时日本在中国大陆扶植的伪满洲国、伪华北临时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南京伪国民政府等也相继成立了“满洲中央银行”、“察南银行”、“冀东银行”、“华兴商业银行”、“蒙疆银行”、“中央储备银行”和“中国联合储备银行”等七家伪政权银行,加入了掠夺中国百姓血汗钱的行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日伪货币流通在中国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的特定区域…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对苏联历史的研究,对苏联兴亡的反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立中国的苏联学已成为广大学者的共识。初祥同志的专著《远东共和国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可称得上是苏联学的基础研究成果之一。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开始的硕士论文到30余万字的专著出版,经过了20年的时光,可见是下了功夫的。远东共和国是上世纪20年代初在俄国远东地区出现的一个民主国家。它有独立国家的外表,但实质上是俄共(布)领导的一个缓冲国。远东共和国是列宁的缓冲策略的产物,是迫于当时苏俄及其远东地区的严峻形势,为避免与日本的战争而建…  相似文献   

6.
1920—1930年,苏俄远东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在进出口方面中方一直出超。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两国政府间的往来、两国居民的相互联系、边境贸易合作都是必要的。中俄两国边境地区居民交往密切,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日美安全条约》的“远东条款”包含干涉“台湾问题”的内涵。1972年中日复交时,就处理“台湾问题”形成了原则共识。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正以渐进方式与台湾当局发展政治与安全关系。中国应把握日本的动向,挫败其阻挠和干预“台湾问题”的阴谋。  相似文献   

8.
远东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土地问题。它根据苏俄的《土地社会化法令》,结合远东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调整土地利用规则》和《土地法》,并设立了土地管理机构。在具体实践中,它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土地重分,而是重点解决了缺地或少地农民的困难;它平息了布里亚特人与俄罗斯人之间的土地纠纷;它允许自由选择土地利用形式,允许土地出租和使用雇佣劳动;它力所能及地支持了集体经济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大批苏俄犹太人移居异国他乡,这不仅是由于反犹浪潮的肆虐,而且还有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俄犹太人的迁移加快了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的进程,加快了哈尔滨等新兴犹太聚居区的兴起,同时也成为第三次“阿利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哥萨克与俄国农民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的特殊社会阶层。一般认为,“哥萨克”一词原为突厥语,意为“自由人”、“脱离本民族的人”。[1]14世纪时仅指当雇工的自由人和在边境地区服兵役者,前者称“城镇哥萨克”,后者称“戍边哥萨克”。[2]15世纪起,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一些农民、家奴、贫民,因不堪封建主的剥削压迫,逃亡到莫斯科国和乌克兰的南部和东南部边疆的警戒线以外,即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和雅依克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大草原,结成宗法式自治村社和军事组织,被称为“哥萨克”。最初他们以狩猎、捕鱼和拦劫过往客商为生,后来转化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