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专门人才的摇篮,是科学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否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优先或超前发展,这不仅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今天,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5,(21)
科教兴国本刊评论员人们常说,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与人才的竞争;穷国与富国的差距,是知识与人才的差距。这些话,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加快发展是不可能的,要持续发展也是办不到的。特别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揭批法轮功是一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李洪志通过法轮功组织极力宣扬的,是一整套反唯物主义、反科学的歪理邪说。李洪志抵毁科学、否定科学的真实目的,就是要用愚昧迷信的伪科学搞乱人们的思想,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社会成员对物质利益和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随后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这是继1956年制订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唤来科技的春天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里程碑。随着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世纪之交的神州大地,将涌动着科教兴国的浪潮。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曙光已依稀可见。可以预言,即将到来的21世纪,在资源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并将进一步导致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在未来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哪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并不仅仅取决于自然资源和资金的实力,而是更多地依靠科技、知识和智慧创造财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以独特的视角阐明了其丰富的科教兴国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构成其科教地位观;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思想构成其科教作用观;科技要着眼于高科技,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的思想构成其科教方向观;加强科教领导,优化科教管理的思想构成其科教发展观。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奠定了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结合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我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拓展道德进步空间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初露端倪,正在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上的经济。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成为比货币资本、...  相似文献   

9.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世界近代史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自从欧洲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都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进步建立了丰功伟绩.但是,自14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了.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下令封关自守直到清朝,中国一直处于自我封闭之中.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从明朝中叶开始,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相似文献   

10.
黄列 《团结》2011,(5):12-14
多年前,当西方兴起协商民主理论时,着实使我们的一些学者颇为激动。有人说,西方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民主缺陷多多,所以连西方的理论界都不得不深刻反思了;还有人说,西方的选举民主走不通,还不是走到我们政治协商的路上来了吗?中国在1949年就实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了,西方国家到现在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更有一些学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企业应从技术、 纽织管理、交易流程诸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摘自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  相似文献   

13.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昆 《理论探索》2005,3(5):51-52
以公有制为主体,保持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使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得以贯彻实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张文彬 《学理论》2009,(12):1-1,54
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积极应对。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同在危机当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面临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西方国家面临的是流动性短缺拖累实体经济,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出口下降,导致生产萎缩、失业增加。原因主要在于国内消费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同时,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分配不公等问题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人才从本质特征看应该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它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操作层面的,即创新能力;二是思想层面的,即创新精神。我们必须看到,要造就人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培植能孕育它的“土壤”,即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人的创新能力必须以人的创新精神为支撑。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都是创新精神的应有之义。目前,社会上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讨论,较多地强调创新能力这种技术与操作的支持系统,而没有  相似文献   

16.
沈阳的韩俞今年高考落榜了,但并未被拒绝在大学门外。前些日子她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北京仔细考察了10多家民办高校,最终选定了燕京华侨大学攻读法律系。韩俞将在这所具有颁发学历文 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度过未来4年时光。 与此同时,今年秋季全国有180万考上迈进大学门坎,比1999 年增加了30万人左右。统计表明,“九五”期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 比“八五”增加233万,招生规模有突破性扩大。连续两年的“高校扩招” 就成了数十万考生的大学梦──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正是通过这点 点滴滴的变化,认识了“科教兴国”战…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3,(10)
中国靠什么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一靠科技创新,第二靠教育提供人才。科技进步要加速,教育发展要超前。这两件事,既关系国家命运,又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8.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方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提高科技教育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发展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农业的发展、能源和交通通迅的发展还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最后解决问题都要靠科技和教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也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科技和教育。可见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中国现代化的前途,是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教育是新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存在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社会所必需.教育的实质是把人类改造世界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使人类认识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推向前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0.
程宝辉 《求知》2006,(6):33-3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观。既坚持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又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如何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既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又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