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科院西南基地“整合”扬长徐玉长明确定位为中国西南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地后,中科院昆明分院自1995年以来,对中科院在云南的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结构性调整,学科定位,在改革、探索中取得了初步成果。据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张壮鑫介绍,中科院在云南原设...  相似文献   

2.
汤华 《瞭望》1999,(35)
“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一直被视为旧体制下事业单位的一种“癌症”,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里却难觅踪迹。接受采访的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黄伯明表示,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签约管理,启动人事、人才管理的新机制,是创新试点单位完成科技目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科院加速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重要内容。按需设冈按岗聘任作为中科院创新工程组建的研究基地,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7月上旬挂牌运作。研究院是在上海地区中科院8个生命科学研究所和2个研究…  相似文献   

3.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夕,中科院的政策研究人员提出了编写一份有关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想一法。主要目的是为中央领导提供一个制定政策的宏观参考,并从中找到中科院的定位。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中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新院长路甬祥亲自挂帅,指挥有关专家,投入报告的酝酿和编写之中。98年春节前,报告呈交给江泽民总书记。他在春节期间阅读了许多遍,并作出批示,表示赞同报告中的想法。中科院在这份题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通过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使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10名。报…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8,(32)
中科院积极筹组首批八个创新基地丁逸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今年七月初对新闻界说,中科院将从今年起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科技前沿、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合理分工及科学院的发展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和组织结构,分批建设和稳定支持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知识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3,(14):8-9
自创立以来,中国的院士制度走过了60多年。 上世纪80年代,确定了在京的中科院院士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  相似文献   

6.
蒋锡夔,男,回族,1926年9 月生,现任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曾获得1966年、1980年、1986年、1987 年(含82年)、1999年国家科委发明证书、国防科委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1年"有机分子的簇集和自卷"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年"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200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7.
中科院谋进全球前三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新发布的《中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显示,到2020年,中科院在国际同类科研机构排名中将争取进入前三位,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队伍  相似文献   

8.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陆熙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上海市劳动模范 王恩多(女)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李守臣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 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 卢永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O四研究所研林明煤炭科学总院上海分院上海游艺机工程 究室主任、研究员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史一兵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金东寒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一一研究所热 级工程师气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叶卓麟上海市科委发展计划处正处级调研员、俞宝均中国船舶工业第七O…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7,(35)
席泽宗:获颁"席泽宗星"证书8月20日媒体报,80岁的中科院院士席泽宗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建所50周年庆祝会暨"席泽宗星"命名仪式上,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颁发的小行星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席是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所长,他1955年发表的论文《古新星新表》,被各国天体物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继1994年底联想集团代管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并因此引起社会关注后,最近,联想集团参与计算所的深化改革再一次成为科技界议论的焦点。中科院正式向社会宣布的进一步深化计算所改革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组建一个以高层次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08,(2):63-63
《光明曰报》2008年1月29日刊登记者金振蓉的报道说,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今天发表以国际现代化为研究主题的《2008中国现代化报告》。报告提出了二十世纪我国国际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科院新疆两所成功重组张鸿墀7月初,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正式宣布成立,第一任所长宋郁东研究员表示,研究所将尽快建成在中国西部绿洲、荒漠及其区域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心和国家级研究基地,为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8,(22)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经济功勋人物香港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香港中资企业协会理事、常务会董、司库和电子行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美岳,1941年出生于江苏东台,196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先后在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担任技...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需要建设一个开放 的生态经济区。这是出席“流 域管理国际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向中国高层决策者呈上的一份世纪箴言。 由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及中德合作江西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办公室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流域管理国际研讨会”不久前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委书记、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主任、高级农艺师舒惠国,中科院院士陈述彭、孙鸿烈,美国国家环保局项目官员杨泰安博士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指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将面临一些重大机遇和挑战,挑战集中为人口、资源、能源、农业、城市、教育、科技、制度、观念、经济、社会、信息化和绿色化等13个方面。中国现代化的挑战超过任何国家,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2,(26)
中科院和各高校是国家基础科研最重要的两支队伍。两支队伍有不同的特点,中科院的优势在于,综合性强、学科门类丰富、研究队伍庞大、大型科学装备齐全,还包括较为自由和宽松的学术气氛——这对科研活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整合:中国科学院推动体制创新本刊记者顾卫临最近,记者在中国科学院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中科院结合“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启动,针对学科组织结构———研究所的调整将有“较大动作”。该院科技政策局局长曹效业透露,仅今年内,这项被称为“学...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14)
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何希吾研究员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当务之急是从现在起必须以节水为主攻方向。何希吾认为,在我国水资源总体短缺的背景下,必须对用水供需矛盾、发展趋势有一个清醒、科学的认识,方能有效地采取对策。用水总...  相似文献   

19.
应对高失业率的挑战中科院国情研究小组研究员胡鞍钢失业不仅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也成为世界各国迈向新世纪面临的共同难题之一。进入90年代,全球出现失业高峰,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占全球劳动人民总数的30%。中国当前和今后所面临的高失业率问题,不仅具...  相似文献   

20.
屈辰 《瞭望》2016,(29):38-39
作为中国科研最高殿堂,中科院将党建与科研有机融合共进,瞄准国际科技制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