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利正在为一个重要的任命而为难。国家保障部部长的职位关系重大,如果担任要职的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将影响国家局势的稳定。为此麦金利差不多做了将近3个月的考察,最后通过综合测评初步选定了两个候选人。  相似文献   

2.
移民古而有之。目前据联合国统计,“全球各类移民数量目前呈大规模上升趋势,全球有1.75亿人在本土以外生活和工作,换句话说,每35人中就有1人是移民,它们中包括正常移民、非法移民、难民等,移民问题涉及全球所有国家。由此可见,移民对世界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布伦森.麦金利不得不指出,国际移民问题将成为21世纪的重大政治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9,(11)
在《福利国家的矛盾》中,奥菲对福利国家内部存在的深层次危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奥菲有关福利国家政治危机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诱导、资本主义社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失衡;以及政治危机的两个主要表现:福利国家自由民主内容与形式的分离、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无效性。通过研究奥菲的政治危机理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当今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在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禄禄 《学理论》2011,(28):14-15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国家问题的著作,但他分散在多个著述中的相关观点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理论体系,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国家理论存在的种种误读,对我们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通过对马克思国家起源、国家本质和国家职能三个方面的阐述来明确马克思国家起源和国家职能的二重性,由此力求全面地看待和把握马克思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5.
陈强 《瞭望》2004,(52)
我国目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61个,试点国家实验室6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已分批部署了157个项目。但我个人觉得还不够。因为基础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15,(6):50-55
政府审计的本质决定了其和国家治理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发展过程也依次经历了监督评价、免疫系统、国家治理等三个阶段。国家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型的新变化与要求,主要体现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保障民生和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功能等四个方面。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与着力点,主要体现在预算审计、公共政策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安曼举行的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为埃及与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重新和解铺平了道路。首脑会议后,已经有9个国家宣布决定同埃及复交。至此,在现有的21个阿拉伯联盟成员国中,有15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年来影响很大的新制度主义的国家理论从国家的起源和性质、国家模型及其特征、国家的目标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并对这一理论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截止2006年底,中国一共在40多个国家设立了70个总领事馆或领事馆,分布在6大洲主要的一些国家。而有些在中国设领的国家由于国土狭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治  刘宝存 《民主》2006,(8):24-26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但收效甚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一、校日制度比较校日制度反映了某个国家或地区学生在校学习天数。一年52周,但由于各国在学制、学期、寒暑假和节假日制度上的不同,各国中小学学生在校学习天数有很大的差异。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年鉴局对世界各地70个国家的中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41个国家的教学天数为180-200天,19个国家超过200天,10个国家少于180天…  相似文献   

11.
对执政党执政基础定义及其要素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执政党执政基础的定义,并从政党、国家、国际三个层面对其要素进行了分析:从政党层面来看,主要包括思想理论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作风基础、制度基础和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等七个方面;从国家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从国际层面来看,主要有党际关系基础和国家安全基础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部署了13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党的领导制度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优势,在整个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居于统领地位,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原来“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正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现代化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辅相成,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彭光谦 《党政论坛》2013,(10):32-32
德国和日本同为二战中的两大战争策源地,同为世界法西斯势力最为猖獗的两个大本营。然而,面对历史,这两个国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因而也形成了战后这两个国家在国际地位上的鲜明反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复合体系,并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个协调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复合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并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起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复合体系。从"三者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国的国家治理形成了复合体系,发挥了合力效应,这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贵经验,也是未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7,(5)
正地球上有好多个国家,各个国家具有本身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特征。在这么多国家内有个叫中国的一个美丽国家,当然没有不知道这个国家的人,但是可能有不太理解它的具体情况的人,就像我以前一点儿都不了解这个国家,但我现在还好了解到一些了。其实,现在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做生意也好,留学生也好。但是来到中国的外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提出了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国家控制社会——社会脱离国家——国家回归社会。由于我国特殊的中央地方关系、家族文化的遗风、转型时期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和共产党的执政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我国在国家控制社会——社会脱离国家这两个发展时期有自己的特殊性,是循着家国同构国家与社会不平衡模式——党国同构国家与社会不平衡模式——政党领导下国家与社会和谐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些显著优势,从四个维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境界:一是从哲学基础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主体自觉;二是从方法论看,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意识;三是从价值理念看,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本意识;四是从实践导向看,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壹·天下     
《侨园》2013,(11):4-4
<正>全球免签排行榜中国仅列第八十二位"亨利及合伙人"移民事务所的签证限制指数显示,中国护照可以免签证进入44个国家,在所有国家当中名列第八十二位,甚至列在印度之后。印度护照可以免签证进入52个国家,在全球名列第七十四。巴基斯坦、索马里、伊拉克和阿富汗是排名最低的四个国家。相比之下,芬兰、瑞典和英国排名最高,在全球218个国家当中可以免签证进入173个。这家事  相似文献   

20.
丁文 《瞭望》1988,(13)
开罗专电 为了促进中东和平进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自今年1月9日至2月6日两次共走访了17个国家,并以书信和电话的方式同一些国家领导人频繁联系,协调立场。因此,外交和新闻界把埃及说成是促进中东和平进程和支持美国和平计划最积极的阿拉伯国家。 1月上、中旬,穆巴拉克访问了8个海湾和阿拉伯国家,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中东形势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