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伦 《党政论坛》2011,(10):10-11
中央为何以《公开信》的形式,而不是中央红头文件的形式来发布生育政策 “当时北京市宣武区的几十个育龄妇女联名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倡议,后来听北京市委的人说,这个倡议其实从天津开始,天津说是从上海开始。其实当时中央也没底,觉得‘只生一个’是一件不可实现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杨敏 《党政论坛》2011,(5):10-11
中央为何以《公开信》的形式,而不是中央红头文件的形式来发布生育政策"当时北京市宣武区的几十个育龄妇女联名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倡议,后来听北京市委的人说,这个倡议其实从天津开始  相似文献   

3.
1949年6月,毛泽东在中南海邀集各界人士座谈讨论国家名号问题,中央意见拟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我父亲说‘共和’这个词的本身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了,就不用再写民主了。还有选国旗方案时,当时毛主席说中国有三大河流,黄河、长江、淮河,要填上横杠。我父亲就说把国旗劈为两半,不成了分裂国家了吗?后来就定了五星红旗。”张素我说。  相似文献   

4.
1949年6月,毛泽东在中南海邀集各界人士座谈讨论国家名号问题,中央意见拟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我父亲说‘共和’这个词的本身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了,就不用再写民主了。还有选国旗方案时,当时毛主席说中国有三大河流,黄河、长江、淮河,要填上横杠。我父亲就说把国旗劈为两  相似文献   

5.
《理论视野》2009,(2):64-64
《光明日报》1月19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近日在谈到政府与学校关系时直言,“中央部属学校、省级学校应该改称‘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属’的概念不是一个平等的概念,这个概念过时了。”  相似文献   

6.
瓜田先生对假货的思想准备一向是够充分的,没想到,日前还是有新闻把他吓了一溜跟头。话说今年九月十一日,‘质量万里行’特别工作会议在黄山举行。黄山市的领导同志说,在此之前已接待过一支‘万里行’的队伍了。‘万里行’组委会负责人、《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总编辑艾丰先生一听怒不可遏,终于在黄山上追上了正在游山观景的‘李鬼’。‘李鬼’一见‘李逵’,登时望风逃窜。黄山人大开眼界,咱读者也长了见识:敢情‘打假’队伍也有假的!据《杭州日报》说,‘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发生冒牌‘万里行’队伍非法活动事件已有七起,其中一个假冒‘万里行’记者的犯罪团伙在天津骗取了企业近百万元资金’。  相似文献   

7.
印度与中国,同为世界上东方文明古国。 1924年5月21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应中国学者之邀率团访华,在太原与当时的军阀政客阎锡山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请问阎先生,什么是东方文化?""东方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中’字。"我们此行经上海、天津、北京,为什么见不到一点中道文化的痕迹呢?""不只上海、天津、北京找不到,就是太原也找不到,你们想要找,去乡村可以找到一点。"  相似文献   

8.
广田 《瞭望》1989,(46)
鲁迅先生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六日致杨霁云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这里指的‘文言的短篇小说’是《怀旧》,当时署名周逴。发表的刊物不是《小说林》,而是《小  相似文献   

9.
一、邓小平理论是求真务实的马克思主义邓小理论是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及实践相结合的求真务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求真务实是邓小平理论的特点之一。一九七六年,中国面临着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然而,由于当时“两个凡是”的障碍,中国的发展出现了徘徊的局面。邓小平以求真务实的理论智法和政治勇气,积极提倡全面、完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他指出:“马克思、思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  相似文献   

10.
全面正确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关于反“左”反右的思想,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c最近几年,有人极力把邓小平的思想和实践解释为只反“左”不反右,说什么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迄今为止,“防‘左’与反‘左’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反‘左’的成果是逐步建立了一套理论。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有利于’、‘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市场经济’c”“反右则是搞运动多,搞理论少,虽有不少理论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1.
韩钢 《各界》2011,(4):79-82
华国锋去世后,官方评价有了变化。新华社发表经官方审定的华的生平,有几点同从前大不一样的说法:关于粉碎“四人帮”,不只说“有功”,而称华“提出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得到了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起了决定性作用”;关于平反冤假错案,不再说“拖延和阻挠”,而说他“开始复查、平反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2.
一个参加华山抢险的不著名的人,在回答“你当时如何想”的时候说:“那当口也顾不得细想,只觉得如不挺身而上,却做一个‘局外人’,那末我一定会悔恨终生。”话虽质朴无华,却掷地作金石声——“当当响”的。在某个历史瞬间,分水岭就是这样出现在人们面前:投身进去还是作壁上观?  相似文献   

13.
如约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强伯勤的办公室,门上赫然写着“需进门商榷者请敲门即人,不必等回应”。推门而人,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被隔成两部分,里面一间摆了三张办公桌,其中_张是强伯勤的。“最近我已经接到许多记者的电话要求采访,其实首席科学家制度早就在中国实行”,强伯勤说“1986年中国开始实施‘863计划’时,每个领域都有首席科学家,相当于专家委员会的主任。我从1996年开始担任‘863计划’生物领域首席科学家,这次我和陈竺院士联合主持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虽然是个普通的项目,但责任非…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走向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这已经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一种具体行动。但笔者日前在下基层时,一位基层领导干部的一番话却让我陷入了深思,他说:"干部走到基层,其实算不上真正的下基层,‘下基层’关键是要‘在基层’,如果只满足于一次两次的‘下基层’,而没有长期的‘在基层’意识,"下基层"最终只能流于形式。"的确,党员干部下基层固然非常重要和必要,但树立起"在基层"的意识,恰是时下一些党员干部欠缺的。下基层,是知民情、解  相似文献   

15.
执行秘书     
周锡光《晚年的吴宓先生》提及,一九八八年十二月曾访问冯友兰先生,先生说:‘雨僧(吴氏字)生,最大的贡献是在负责文学院时建立了国学院,并难得把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个人都聘到清华作导师。他本可自任文学院长,但只承认是‘执行秘书’,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难得的。’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5,(7)
<正>某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人懂书法吗》。文中这样说:"我就见到不少国人面对书法作品,特别是遭遇放浪形骸、恣意无忌的作品,先是逐字辨认,一旦认不下去,便态度混沌,手足无措,连连自嘲‘不懂书法,不懂书法’。相反有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外国人却不这样。中国书法常常可以调动他们愉悦的情感而少有困惑……其实,原因就在于中国人‘认字’,外国人不‘认字’……以致在我们面对书法艺术时,第一  相似文献   

17.
陈言 《瞭望》1986,(12)
河北省廊坊地区一百五十四个乡镇,普遍建立乡一级财政,使乡镇干部们开始树立‘当家为民理财’的思想,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拍手叫好!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实行的是‘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乡镇这一级一点财权也没有,那时一说当家理财,只限于把国家拨来的财政资金管好、用好,不少乡镇的负责干部实际上是只当家而很少去理财。这种传统的领导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工作都迫切需要反映迅速发展着社会现实的信息材料,团的工作绝无例外。”这是团中央书记王兆国同志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讲的话。他还进一步强调:“上至团中央各部门,下至每一个基层团支部都需要从当时、当地和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出发,获得决策的依据,不能只靠‘老经验’,更不能凭‘想当然’”,“必须明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和掌握信息,就没有决策权。”  相似文献   

19.
王涛  吴咏梅 《各界》2014,(6):32-34
沈士远先生在北京大学有一个雅号,名曰“沈天下”。据著名历史学家谢兴尧先生在《红楼一角》中回忆:当年沈士远先生也是他的老师,记得当时师生们都称沈先生为“沈天下”。“啥叫沈天下呢?因为预科里的国文功课,最重要的有两门,一是‘国故概要’,一是‘文论集要’。  相似文献   

20.
红花所以惹人喜爱,固然在于它本身的艳丽,但倘若没有绿叶来映衬,恐怕就很难给人以多少美感,所谓‘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说的就是这个理。其实,‘扶持’并不只是衬托。鲜艳的红花,正是依靠绿叶与阳光的光合作用提供养料生长的。即使到了秋天,片片绿叶变成金黄色,随风飘落,也不叹息,默默地‘化泥护花’。这样一个常识,可惜我们有些‘擅长’报道典型的秀才,却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他们笔下,‘红花’自然光芒耀眼,而‘绿叶’则暗淡无光。君不见,改革典型的周围,必定有因循守旧的落伍者;劳模标兵的四面,簇拥着冷嘲热讽之士;救人英雄的身后,跟随着贪生怕死之辈;科技英才的左右,环绕着嫉贤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