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09,(5):47-47
王茂林在最新出版的《求是》撰文指出,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彭博新闻社的报道称,中国2007年GDP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分析,理性看待。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尽管GDP总量跃居全球第3位.而人均GDP却仍处于全球第100位前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发展还不平衡,综合国力不强,国民总体生活水平在世界排名靠后;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2.
吴尊友 《民主》2011,(8):15-16
90年,中国从一个丧权辱国、民不聊生、受人欺负的弱小国家,发展到今天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在国际社会拥有重要话语权的大国、强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成就。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从自身的经历,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意义凸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环境大国,环境问题也上升为我国对外战略中的重大问题。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是21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当前,环境问题即是影响同时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领域。因此,制定正确的环境战略、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成为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不仅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长期发展的四大机遇:一是通过及时有效的调整确保国民经济的无泡沫化或者微泡沫化,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的无金融危机增长;二是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率性和可持续性;三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复兴,人民币崛起成为与美元和欧元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货币之一;四是此次危机可能成为东西方文明兴衰交替的一个契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非常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重新成为引领全球文明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世界大国需从做地区大国开始 一场奥运,似乎让中国的大国地位呼之欲出。但从客观物质力量而言,中国仍只是一个区域性大国。而任何一个世界性大国的产生,都是从做地区大国开始的,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进程也将不能摆脱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1,(14):8-8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有关中国大国地位的讨论蔚为风潮。然而,世界上公认的大国,需要国内外一致的认可——真正的大国会考虑人民的感受,倾听人民的声音;一个受国际社会尊重的大国必然是一个能够善待自己人民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张继明 《求知》2012,(6):25-2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并且正在成为迅速崛起的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分享了全球市场的盛宴。世界分享了中国市场的成长。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我们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2)
全球治理从人类有了社会组织就已经存在,但真正成熟是在近代全球化发展加速时进入我们的视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开放型大国,既是全球治理参与者也是推动者。在21世纪,中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需要我们分析清楚角色演变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全球发展倡议是习近平为回答全球发展问题而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是中国坚持将自身发展寓于全球发展的必然反应,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客观需要。全球发展倡议的深刻内涵是以发展优先作为核心要义,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遵循,以普惠包容作为价值取向,以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源泉,以和谐共生作为内在要求,以行动导向作为实践路径。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和不断落实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提振了全球实现全面与均衡发展的信心,有助于推动构建更加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25)
每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等作为支撑,也必须实现心态从地区到全球、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因此,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克服思想上的障碍,具备大国心态。从当前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思想障碍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大国心态。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1,(22):12-13
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靶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跟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国内贸易政策或企业行为失当有关。与此同时,对中国的贸易制裁还往往成了一些国家国内政治斗争的一个筹码。  相似文献   

12.
<正>从一个概念,到一个举世瞩目的多边合作机制,五个国家走了10年。2008年,始端于西方老牌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成为五国崭露头角的重要契机。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在危机时刻的"逆流而上",不仅推动了二十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新掌门,更让五国多边合作机制得到空前加强。金砖国家,也由此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名词之一。它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版的"八国集团"吗?全球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走到一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出新的变化,中国外交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面临着新的调整与转变。多边外交的兴起成为这一阶段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能否恰当运用多边外交,既是衡量大国外交风范的标志,也是中国走向“合作性崛起”的关键。本文试从多边外交的概念入手,在概要分析新世纪中国多边外交发展背景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李长安 《党政论坛》2011,(11):12-13
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靶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跟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左凤荣 《理论视野》2023,(10):17-24
世界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激烈的变化。在美国致力于大国竞争的影响下,安全和价值观因素再次成为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军费开支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全球治理赤字突出。面对新冷战的威胁,习近平强调要构建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原则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多样化发展,保障各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合作共赢中共同进步。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展结伴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努力消除意识形态隔阂,做大各国共同利益,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促进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人口规模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巨大的人口规模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拥有显著的大国优势,也遭遇了许多风险挑战。人口规模巨大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道路,促成了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规划。改革开放后,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区域竞赛”机制等大国优势的释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在巨大的人口规模基础上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利用好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为核心的大国新优势,构建大国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回顾历史上九个曾经辉煌过的大国历史,思考中国该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8,(41)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要以高效、环保的方式为这些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他们所需的足够的各类产品。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有着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从全球化的角度看,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业发展大国。在中国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很多基本关系。有专家认为,其中一个基本关系,就是推进工业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发展和绿色环保是新兴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两条腿,中国也  相似文献   

19.
论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健  夏东民 《理论视野》2012,(11):30-33
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对立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主要缺陷;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失控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合理调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重要表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需要从更宽阔的视野即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发展合力论的视域,全面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与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徐向阳 《团结》2007,(4):37-39
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订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而适应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工业将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工业。这一点,很多国家的企业早已意识到,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于企业是否能够适应减排温室气体的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个重要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正在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这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个机遇,中国的工业企业越早地认识到这种挑战和机遇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就能够越早地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