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成功如何才能够降临到自己身上?柏拉图只回答了一句话:椰子只能落在你的身旁。学生不解,待追问时柏拉图已拂袖而去。这个年轻的学生一直在揣摩老师这句话的真谛,可是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2.
严月娟 《学理论》2009,(32):229-231
孔子和柏拉图在课程与教学思想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课程与教学服务于政治伦理,强调分科课程,并将德育置各科之首;教材内容的选择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但是在教学方面,又有不同之处:孔子强调实践在知识获得中的作用,而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与生俱来的,否认实践经验的作用,教学方法上都提出具有启发性质的问答法,但是孔子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柏拉图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更大的荣耀     
戴奥珍尼斯是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有一天,他来到柏拉图家中。 他从不穿鞋,两脚很脏。就这样在柏拉图的地毯上来回走动,并说:“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耀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年轻时就非常有成就,有一次,朋友送了他一把精致的椅子作为礼物,以表示对他的肯定。几天以后,一群人到柏拉图的家里做客,看到了那把漂亮的椅子。问明来处之后,其中一个人突然跳上了那把椅子,疯狂地乱踩乱跳!并一边嚷着:“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与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  相似文献   

5.
张九海 《党政论坛》2009,(11):21-23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出现正如在“食物”这一概念出现之前,我们也没有一直饿着肚子一样。实际上,早在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之前,意识形态早已存在于生活之中了。我们可以把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看作意识形态概念的雏形,在西方进入中世纪后,哲学成为神学的侍女,柏拉图高雅的“理念世界”幻化为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类的灵魂和精神陷于深深的谬误和偏见之中。  相似文献   

6.
陈彦 《学理论》2009,(15):57-58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这两位古希腊哲学巨匠在西方美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学思想沿着他们两人创立的两条对立路线发展,柏拉图代表了浪漫主义的倾向,而亚里斯多德则代表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倾向。亚里斯多德是柏拉图的得意门生,但他并不以继承师说而闻名于世.相反。却以批判师说在西方美学史上与柏拉图齐名。本文力图从“模仿论”、“灵感说”和“诗人与诗歌的地位”三个方面,来阐明亚里斯多德对老师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贺小梅 《学理论》2009,(4):19-20
本文分析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不理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在价值信念上,柏拉图是崇尚整体主义、国家主义,忽视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二是在所有制上提倡公有制,反对私有制;三是在婚配关系上,柏拉图推行共妻制,所生子女也由国家统一一起抚养;四是柏拉图最大的不足,也许就是缺乏赫拉克利特的流变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理想之处的原因及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时期的著名学者,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两位学者都生活在奴隶制走向衰落的时期。亚里士多德师承于柏拉图,两人的学说有相同的内容,也有迥异之处。下面我将简单地从他们两人的哲学思想、国家理论和法律思想三方面做一些比较。一、哲学思想的比较柏拉图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神秘的“理念论”和“灵魂不灭论”,他宣布理念是神的创造物,是万物的根源,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宇宙有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分,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派生。亚里士多…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并未打算真的驱逐诗人 ,他是要将哲学王培养成一名视治理国家与吟诗作画毫无二致的大诗人、大艺术家。本文首先讨论柏拉图驱逐假诗人的诸多理由 ,接着说明了柏拉图景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诗人 ,最后指出柏拉图是西方危害甚深的审美政治学的鼻祖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5)
孟子与柏拉图同为轴心时代下的思想巨子,两者都对其所处的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下,对比孟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脉络,探析孟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不同,并通过"他者"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参照比较,以彰显孟子政治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正一、西方探索权力制约的渊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权力制约思想西方权力制约思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在《法律篇》中曾构想过一种吸取君主制和民主制优点的"混合政体",认为,国家的目的是要在国内关系和对外关系两方面都求得和谐。为此,就应使国家中的各种力量相互结合,从而保持一种均势状态。把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混合政体便是优良的理想政体。柏拉图的这一权力制约思想对他的学生亚里士  相似文献   

12.
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张海源一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类认知活动软件结构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并不是今天才被我们意识到,很早的时候就被古代哲人觉察到了。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把人的灵魂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两大部分。柏拉图所说的...  相似文献   

13.
王海燕 《学理论》2010,(25):57-58
通过对柏拉图关于文艺的本质、作用、源泉的解读,论述了柏拉图的文艺思想与其哲学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义是什么"这一问题构成了柏拉图《理想国》一书的主题。柏拉图试图根据正义在个人灵魂与城邦中的相似性,通过分析城邦的正义来探寻个人的正义,简称城邦—灵魂类比。对于这一类比关系的论证,有学者对类比提出的合法性、类比结构能否一一对应等问题提出质疑,其中最主要的是正义观念能否作为这一类比的支撑。通过对"观念"("■")一词的内涵分析,揭示了在这一类比关系的论证中暗含着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以此为柏拉图城邦—灵魂类比论证的合法性辩护。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政治哲学新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现实关怀和终极眷注为线索,探讨了柏拉图对政治与人心、道德的关系、德法同一性、法的局限性及解决思路等问题的思考。对学界关于柏拉图政治哲学研究中流行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譬如,批评了学界广为流行的《理想国》中“略去法律”之论等以及由此带来的理论和现实缺憾。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廓清柏拉图政治思想研究中的一些错谬,同时能从中得出有益于我国今天的政治发展以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戴黎 《学理论》2012,(4):57-58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正义即和谐"的思想。他主张通过个人正义来实现国家正义,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柏拉图的正义观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价值,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杨芳 《学理论》2012,(20):41-42
正义论是柏拉图哲学的主题,也是历来受学者们批判较激烈的部分。柏拉图对正义问题的探讨集中于对城邦正义与灵魂正义的一致性的论证,但这种论证工作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柏拉图没有彻底解决"身体"与"灵魂"的关系,没有给予"身体"始终如一的角色定位,而是将"身体"看做一种"患",因而他的正义理论隐含着自始至终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而他对音乐的表达亦对整个西方思想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柏拉图音乐思想的实质。首先,通过研究古希腊时代的音乐历史背景,从调式、节奏、乐器三个方面来考察柏拉图音乐思想;其次,因其没有专门的音乐著作,因此研究其音乐思想应从其《理想国》、《会饮》和《法律篇》等著作中入手,要系统的掌握他的音乐思想,我们只能将这些著作中有音乐思想价值的地方提炼出来,而进一步分析;第三,柏拉图的音乐思想与教育密不可分。从其现实意义上说,它一种注重实践的音乐思想,柏拉图试图通过音乐的教化,而使城邦公民达到对美的热爱,这又体现出其理论中现实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为天下贵     
贾士祥 《学理论》2008,(2):91-91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说:“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那么,人本身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谈之不尽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哲思睿语     
《求知》2011,(2):1-1
知识是精神的食粮。——柏拉图 知识有两种,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约翰生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多则价廉,万物皆然,惟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马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