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市级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由于统战领域的不断扩大、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内容的日趋深化,既给县市级统战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新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难度。因此,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县市级统战工作面临的“五难”问题 1、认识难深化。各级干部认为基层无统战,特别是有的县市级领导干部,在思想深处存在统战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问题。从统战部门自身来看,出现有事无人做,有人不做事,有事不愿做的现象,调进的大多是老同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提下,怎样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文化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变化,如何加强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县市级文化馆的基本功能,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政府建设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进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或总体、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理念建设、政府基础建设,政府制度建设、政府组织建设、政府作风建设、政府能力建设和政府人的建设等。本文着重探讨了政府理念建设、政府基础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国家和人民发自内心的共同意愿。服务型政府共同愿景由景象、价值观、使命和目标四部分构成。建设服务型政府共同愿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公务员激励的客观需要,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需要在正确处理公务员个人愿景和政府共同愿景的关系、用核心价值观主导公务员行为、加强公务员的学习与交流、推进政府共同愿景法制化等方面促进服务型政府共同愿景建设。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既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又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失信的表现、危害及产生的原因,从加强政府信用道德建设、重塑政府角色、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政府诚信监督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信用政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应具有适当的理念根基。理清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才能祛除一些理念误区,即法制工具主义、法治与德治结合论、政府本位论等。梳理和借鉴西方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演进,我国应树立符合法治政府建设实际的四大理念创新,即:人权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理性,法治主义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工具理性,宪政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理性,服务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行为理性。  相似文献   

7.
政府职能创新是当前中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建设引导型政府;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制定规则、加强制度建设,建设法治型政府;转移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设有限的、责任型政府等是政府职能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政治文明建设推动政府治理变革,并为政府治理变革指明方向,政府治理创新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文明的、善治的治理政府。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限权政府、民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始终追求的政府管理境界。服务型政府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目标;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与角色定位;服务型政府建设重塑着政府行为和政府形象。确保政府整体行为取向真正注重和强化公共服务;寓管理于服务,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民众的事,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与人民互动;完善政府体系内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模式要同步进行改革,才能建设一个完整的服务型政府体制;政府机关的内部行政管理也必须从管制转向服务,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做到内外兼修;建设服务型政府也必须要解决对政府职能、规模、技术及投入与产出观念上和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也必须认识到建设服务型政府将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矛盾多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面临的、具有紧迫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社会管理,是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心之一。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按照以下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由建设型政府向公共管理型政府转型;由事业领导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行政命令型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权威型政府向平民化、亲民化政府转变;由封闭型政府向开放、透明型政府转变;由无限权力的政府向有限权力的政府转变;由权力、责任不对等向责任政府转变;由管治社会的政府向与社会合作的政府转变。各级政府应加快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革新方式、方法,使政府自身建设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为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社会管理提供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2.
政府诚信是为政之本,建设诚信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互联网发展对我国诚信政府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扩大公民网络政治有序参与、加强网络民主监督、利用互联网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司法公正和公务员监督,是纠正政府诚信缺失,建设诚信政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县级法治政府建设在我国的整个法治政府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加强县级法治政府建设,应当明确建设的目标和途径。县级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是“张民本”,即实现“以人为本”,具体体现为执法为民、执法有情和执法为辅。县级法治政府建设的途径,是“慎公权”,即谨慎运用政府权力,适当限制政府权力,严格监督政府权力,为此应当做到行政合法、行政限权和行政透明。  相似文献   

14.
深刻理解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有效保障;是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为此,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加强政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强调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框架下,使法治政府建设的地位和政治依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十八大之后,法治政府建设成为了党治国理政的目标,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根据目前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些支撑性的、基础性的条件还不够完善,一些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消极因素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条件和因素是未来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真正面对和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现代化及现实国情对政府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需要提升能力,将自身建设成为能力政府。能力政府要求政府要有良好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力、监管能力、治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政府的建设需要党和各级人大、政府、智库及社会共同努力。党要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理顺党政关系,并加强自身建设;人大要加强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并强化对政府的监督;政府要合理定位,提升关键能力;智库要完善自身,勇于创新,为政府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咨询;社会公众要积极参与能力政府建设。各方合力是能力政府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论法治政府的建设方向——从行政法的三大矛盾切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与法的矛盾、权力与权利的矛盾以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这行政法上的三大矛盾中蕴含着民主、法治和人权这宪政三大要素。其中行政权与法的矛盾运动要求实行法治反对人治,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权力和权利的矛盾运动要求控制权力保护权利,建设服务政府;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运动要求加强公众民主参与,建设透明政府。三大矛盾不是孤立存在的,三类政府模式也是不可分割的。法治政府的建设方向,应该是将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透明政府"四位一体",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的崭新定位和建设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入世后面临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自身改革的需要等都要求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我国各项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运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建设一个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我们要从服务型政府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原因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和措施方面进行全面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既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也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和诚信政府。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法治政府”的路径选择包括: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立法体系;强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