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吉思汗法典》这部800年前诞生的大草原上的古老法典,是由成吉思汗亲自拟定或认定的一部法典,古本在元末明初毁于战乱。这一法典尽管已经失传600多年,但仍为许多中外法学史家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阿勒坦汗法典》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勒坦汗法典》研究与思考邢联舜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至少有过四部法典:(1)成吉思汗的《大札撒》;(2)《阿勒坦汗法典》;(3)蒙古卫拉特法典》;(4)《喀尔喀吉鲁姆》。其法典原本均已散失,能提供研究的,都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译本。成吉思汗《大札撒》的有...  相似文献   

3.
马冀 《前沿》2008,(8):84-87
本文分析了成吉思汗葬地的几种可能性,认为寻找、挖掘成吉思汗葬地是违背成吉思汗本人意愿的;是违背蒙古民族风俗习惯的;因此没必要找,即使找到了也不能挖掘。进而通过探讨成吉思汗陵的形成过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成陵的巨大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阿勒得尔图 《前沿》2007,(4):226-227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发表词作<沁园春·雪>.在这首词中他评点历史人物时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在承认成吉思汗是"天之骄子"的同时,又认为成吉思汗目不识丁,没有文化.1964年,他在听取湖南省领导汇报时又在肯定大老粗能办大事的前提下说"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  相似文献   

5.
法制趣闻     
闻摘 《人民政坛》2011,(3):31-31
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典。在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姆拉比编制了法典,用楔形文字镌刻在一根椭圆形的石柱上,树立在巴比伦城内雄伟的马尔都克大神殿里,史称"汉姆拉比法典"。该法典共分三部分:序言、正文和结语。正文有282条,内容广泛。"汉姆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相似文献   

6.
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三这一天,座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都要举办一个盛大的达斯玛(摇篮)祭祀活动。四面八方数百里的蒙古族牧民扶老携幼汇聚到这里。一时间,成吉思汗陵园内外到处彩旗飘扬,香烟袅袅,人头攒攒,热闹非凡。相传,在成吉思汗出生的那年冬天,他被安放在一个新做成的暧和的襁褓里,外面用山羊皮条包扎起来,并被加以祝福。“达斯玛”因此而得名。它是祝福成吉思汗和后代子孙都能平安地度过严寒的冬天。“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陵建筑于伊金霍洛旗西南15公里处的甘德利敖包之巅。其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陵园占地面…  相似文献   

7.
毛雪梅 《前沿》2013,(21):198-200
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几十年的征战中建立了卓著战功,同时也成就了深刻的军事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研究也早已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是在笔者掌握的资料中,很少有学者论及其对现代国防教育的影响。本文拟从研究成吉思汗思想人手,探析对国防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析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实施的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典,无论是在立法体例还是制度设置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预审庭的设置,检察长在民事诉讼中职能的转换、简易程序等内容,都是俄罗斯民事诉讼法典主要变化.追求诉讼公平,注重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俄罗斯民事诉讼法典的基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9.
媒体     
寻找成吉思汗之墓 几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和寻宝者一直在寻找世界上最有名的征服者一成吉思汗的墓陵。近日有新的强有力证据表明此墓已经被找到。  相似文献   

10.
成吉思汗:你葬在何处?易旭东700多年来,成吉思汗死于何处和他的陵寝安葬在何处,像谜一样一直困扰着史学界,至今仍是国内外学者纷争的热门话题。这篇文章讲述了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上成陵的由来。神秘的成陵780多年前,欧亚大陆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相似文献   

11.
环境法与其他法律、政策交叉的部分属于环境法的广义法源。厘清环境法典的调整范围,应当进行是否应入法的法典适配性、是否应归于环境法典的环境法典适配性两层判断,分析环境法广义法源在环境法典编纂中的取舍。环境民法中以私法手段实现公共利益的新生制度、环境行政法中特殊的规制工具、环境政策中涉及公民实体的权利义务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手段性政策可纳入环境法典。而环境侵权法等环境民法规范、环境刑法规范、环境保护税法和工作环境保护法等由非环境监管部门执行的法律,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中央环保督察的相关规定,以及目标性政策等不宜进入环境法典。  相似文献   

12.
黄薇 《中国人大》2021,(7):49-49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回顾这部法典的编纂过程,工作专班以立法"工匠"精神精耕细作,努力当好法典编纂参谋助手。深入思考,潜心谋划,积极献言,充分发挥编纂立法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伯尔法典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颁布的国内法,规定了若干陆战规则。利伯尔法典虽然是国内法,但它对国际战争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现代战争法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成吉思汗庙     
三座相互连通的蒙古包式穹庐大殿,坐落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北部的乌兰浩特市罕山之巅。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史上威震天下的元帝国开国君主成吉思汗的庙宇。用白色高墙围着的成吉思汗庙,占地6.8万平方米,与它周围的自然景观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天高地阔、宁静和谐的画面。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1161年出生于土尔厄特(即后来的陶日古德)蒙古人部落,名为铁木真。这位蒙古草原的骄子,南征北战16年,统一  相似文献   

15.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泉 《思想战线》2004,30(3):26-29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婚姻家庭、儿童保护、社会组织……民法典的诸多内容都与民政业务息息相关,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充分反映了人民的福祉就是最  相似文献   

17.
一位萍踪天涯的记者去了草原,不是在百花盛开的季节,而是在一个冬天,虽然未能看到美丽的景色,也未能在草原停留多久,但是却采访了一位名人,一位他人无法取代的名人,他就是成吉思汗的第34代后裔、内蒙政协副主席伊尔德尼博录德。向上追溯,他的先祖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过横跨欧亚两洲的草原大帝国,曾经的烈烈轰轰,曾经的叱咤风云已烟消云散,昔日的草原大帝国也不复存在,只留下一湾逝水、几抹夕云供人思量。我们的谈话是在一种相当平和的气氛中开始的。作为其显赫祖先后代子孙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的法典──浅谈《基本法》郭莲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一国两制”战略决策,对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央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的法典。这部法典为未来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勾画兰图,使“一国两制”由理...  相似文献   

19.
邓慧 《求索》2008,(8):222-224
《德国民法典》以克服理性法思想之局限性的法学实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法典。它成为后起诸国立法者所首先考量之圭臬。文章以考察《德国民法典》的编纂思想为中心,分析法典编纂过程中的思想之争、制定所考量的因素等。该法典的整个立法过程纯为学者意见交锋及辩难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成功克服了政治立法、强人政治的干扰。尤为重要的是其吸取了理性万能主义对法典所造成损害之经验教训,始终以谦恭的实证主义态度体察人类之全部生活经验,由是成就了一部逻辑严谨、体系完整而又符合当时德意志民族生活的伟大法典。当下我国亦随社会之进步而意欲制定一部伟大之民法典。因此,适当借鉴前人于此之经验教训乃具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7日,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艰苦的条件下统一了蒙古各部,缔造了现代意义上的蒙古民族。元朝结束了中国自唐末以来四百多年长期分裂战乱的局面,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多民族的、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