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内     
《人民公安》2009,(22):4-5
胡锦涛主持仪式欢迎奥巴马访华 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仪式,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上图)。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下午结束对中国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乘专机离开北京。在京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奥巴马举行了会谈。  相似文献   

2.
时讯要闻     
《两岸关系》2010,(4):F0002-F0002,1
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当地时间4月12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核安全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3.
政经人物     
<正>奥巴马:亚洲处女秀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1月13日至19日访问日本、中国和韩国,并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次出访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奥巴马11月13日抵达日本访问,然后依次访问新加坡、中国和韩国。美国学者认为,奥巴马希望通过这次  相似文献   

4.
影像     
《创造》2009,(11):24-25
11月16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400余中国青年对话。有学者认为,奥巴马总统把上海作为访华的首站,是中美政治交往渐趋成熟的象征,上海是除北京以外中美进行接触的“第二渠道”。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个税新政与中国的现状 2010年9月9日,中国的各大媒体部纷纷报道了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新闻: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提出为美国中产阶级的永久性减税计划,同时不再延长对富裕阶层的减税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下     
中国 胡锦涛主持仪式欢迎奥巴马访华 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2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得到政府资金救助的美国金融公司高管最高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金。奥巴马“限薪令”不仅震动美国,受到了美国民众的广泛支持,也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又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金融高管的超高年薪。  相似文献   

8.
看点     
《中国人大》2009,(22):4-5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11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吴邦国对奥巴马积极支持中美立法机构交流表示赞赏。他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加强同美国国会的交往,共同致力于促进中美友好和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9.
倪峰 《时事报告》2009,(12):48-53
从11月15日深夜11点抵达上海,到18日下午5点飞离北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国一共停留了大约66个小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66代表着大顺的意义。奥巴马在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的时候,双方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6500字的声明比之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1997年的中美联合声明都要长,内容涉及两国军事、  相似文献   

10.
肖永革 《政协天地》2010,(12):56-57
我们丢失了什么?2009年1月20日,著名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读了奥巴马就职演讲后感慨万千,说:“说实话我热泪盈眶,我一直在流泪,我并不是为美国流泪。我也知道在奥巴马的演讲当中,那些道理都很浅显,无非是财富的问题,公平的问题,就是那些朴素的价值,那些我们都知道。  相似文献   

11.
陈贽  钱彤  饶爱民 《台声》2013,(7):16-17
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相似文献   

12.
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等分别会见了达赖。美方不顾中国强烈反对,也不顾海外中国侨胞的强烈抗议,仍然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傲慢无理,更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  相似文献   

13.
天下     
《创造》2011,(9):6-6
奥巴马将征“巴菲特税” 美国政府官员近日透露说,总统奥巴马定于9月19日提出向富人增税建议,以确保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豪所缴税率不低于中产阶级。奥巴马打算把这一条建议称作“巴菲特规则”。这项增税计划是奥巴马明年税收改革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何标 《台声》2014,(1):41-41
在京台北学者陈君与访问大陆学者林君,常相切磋论道,一日,谈及“中国威胁论”,对话如下:奥巴马口吐真言 陈君:西方报刊上“中国威胁论”屡见不鲜。其实中国大陆一向韬光养晦,埋头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访华     
《时事资料手册》2009,(6):54-54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5日晚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16.
即将走马上任的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9月3日会见了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前一天,鸠山由纪夫与奥巴马通了电话。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看就很有意思了。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10,(1):40-41
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5日~18日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会谈。  相似文献   

18.
钱文荣 《时事报告》2013,(11):44-45
今年7月以来,美俄两国在斯诺登和叙利亚问题上的频繁“交锋”可谓着实赚足了国际社会的眼球。7月,出现斯诺登事件。8月6日,奥巴马以俄罗斯给予斯诺登临时避难许可为由,取消原定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并在9日宣布“暂停”美俄关系。8月31日,奥巴马还在就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寻求国会的授权。9月14日,美俄就达成了有关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共识,为叙利亚免遭美国军事打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国际     
《时事报告》2013,(7):61-61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同奥巴马举行"庄园会晤"5月31日至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了会晤。——专家点评:吴长胜认为,习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是一次战略性的访问,对完善中国外交格局具有深远影响。朱  相似文献   

20.
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国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以明显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当选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当选,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那么,被一些人士认为“缺乏政治经验”的奥巴马此次为何赢得如此轻松?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将会向何种方向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著名中美关系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