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最近,著名反腐学者李永忠撰文指出:“用巡视来监督省委书记,用派驻来监督部长,应该说这与此前既不及时又不到位的监督相比,的确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和强化党内监督来说,真正的‘上策’,应该是对党委‘议行合一’的领导体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权。”他总结回顾了纪检体制改革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富有远见的观点。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征文 加强有效的党内监督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一环。在实施党内监督方面,当前有一系列新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就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初步思考。 一、党内监督的主体。我们党是一个有数千万党员的大党,党内监督这个“场”的作用应该说是非常巨大的,这是我们党实施内部监督最大的优势。因此,实施党内监督的主体应放在广大党员上。现在我们党内监督之所以还不尽如人意,主要是由于党内缺乏直接来自广大党员的有力监督,这其中既有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的问题,也有改革党内体制,如会议制度、决策、咨询制…  相似文献   

3.
吴海红 《理论文萃》2008,(1):45-49,63
2003年底,被称为“十三年磨一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颁布,标志着党内监督走向系统化和制度化。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表明,贯彻落实好党内监督条例仍然是今后加强党内监督的重点工作。如何加强党内监督,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搞好党内监督,既是治标的基本手段,也是治本的根本措施。反腐败斗争不论是从严治标,还是着力治本,都要加强党内监督。党内监督工作在近年来是逐步加强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实践中存在着“群众监督领导难,下级监督上级难,纪委监督同级党委难”的现象并未根本改变。胡长清、成克杰等典型案件的发生,说明强化党内监督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党内监督体制是实施党内监督的物质形态,由机构、人员、制度等要素构成,属于外在的“硬件”范畴。而党内监督机制则是贯穿于党内监督过程中的本质要求,属于内存的“软件”范畴,其中最为重要的监督机制就是制约机制。所谓制约机制,其要义是权力行使必须受到相应的制约。只有把权力制约机制融入党内监督体制之中,党内监督才能强而有力并富有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监督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从强化党内权力制约机制入手,探索党内监督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一、党内监督的本义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以来,就…  相似文献   

6.
从权力制约机制看党内监督体制改革邓小河党内监督体制是实施党内监督的物质形态,由机构、人员、制度等要素构成,属于外在的“硬件”范畴。而党内监督机制则是贯穿于党内监督过程中的本质要求,属于内在的“软件”范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权力制约机制。其要义是权力行...  相似文献   

7.
温惠 《党课》2008,(1):43-43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本身应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勇于参政议政,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和活动,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广大党员应该认识到,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党中央为增强党领导的科学性,加强党内监督的力量,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许耀桐 《前线》2016,(11):8-10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认真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大党内监督力度,提升党内监督水平。那么,认真学习"条例",要弄清楚党内监督是怎么提出来的?党内监督的作用是什么?党内监督应该如何深化改革?党内监督的由来发展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有效地开展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样规定,符合党内监督的规律,反映了党的建设的实际,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 ,是我们党建党 82年、执政 5 4年以来制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通过学习《条例》 ,我认为它具备了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 ,《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已构成了一个非常丰富、全面的监督制度体系。《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的第一章“总则”讲党内监督的目的、指导思想、监督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 ;第二章“监督职责”是讲谁来监督以及监督者有什么权力和责任 ;第三章“监督制度”主要讲监督的方法和程序 ;第四章“监督保障”是讲如何保障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正当权益 ,保障监督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五章“附…  相似文献   

11.
在基层试行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不是简单的提意见、提建议,而是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2.
对权力的监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重要问题,也是执政党建设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点应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提出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则进一步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实施纲要》和《党内监督条例》都把领导…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2001,(11):38-39
决定指出:“保证党的各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加强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难“保障”,“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这就表明,党内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只有搞好党内监督,才能搞好党外监督。当前健全和强化党内监督机制,务必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位于党内民主的具体表现形式。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得以实现的基础。发扬党内民主,首先是要大力推行党员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要把衡量领导干部优劣的具体标准和奖惩措施向广大党员公开,组织党员对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议,规定领导干部的升降奖惩,…  相似文献   

15.
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越是领导干部,越要严格党内监督。”这就把党内监督的重点、党内监督的任务摆到了全党面前。在党内,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监督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党内和谐必须破除党内“潜规则”。党内“潜规则”现象的存在和运行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内公平正义价值、党内忠诚友爱关系、党内充满活力局面、党内安定有序状态以及党内党外和谐关系均带来许多消极影响,成为影响和制约党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破除党内“潜规则”现象,一要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制度治党理念;二要严格依章治党,充分发挥党内“显规则”功能;三要自觉接受监督,大力推进党内事务公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是党的历史上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关于党内监督和党纪处分的重要法规。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践行“三个代表”,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严  相似文献   

18.
祁程 《理论建设》2012,(3):56-59,88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前党内监督工作在党的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下.己经呈现出由浅层到深层、由被动到主动、由随意到规范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而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改善党内监督现状,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和功能,帮助党的机关及时掌握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加以警示并防范问题的发生。如何采取措施用舆论监督强化党内监督来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准则》、《条例》)。《准则》是立规矩,总结过去管党治党的经验,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作出规定,党内方方面面用这些规矩来规范;《条例》是加强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把这些规矩落到实处。作为信访部门一名党员干部,笔者以为,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领会透、落实好,主动融入从严治党,关键是要做到“七个不忘”。  相似文献   

20.
实行党内监督,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效途径。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研究加大党内监督力度的对策和措施,需要坚持“三个结合”、树立“三种意识”、做到“三个落实”,不断提高党内监督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