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成 《河北法学》2014,(11):132-140
一些地方政府在以行政力量强势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单方面推进,几乎没有农民的参与。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实现广泛而有效的公众参与,能有效限制地方政府强大的行政权力,保护和尊重农民的合法权益,从而确保农民集中居住的良性推进。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既要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又要丰富公众参与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土地征收补偿中农民财产权保护的角度,分析了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分析了实施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对农民财产权保护缺失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我国现有的征收补偿原则、范围、标准及分配的分析和与国外的对比,解析了我国在征地过程中农民财产权保障的缺失和损害的表现。阐述了我国农民财产权被侵害的原因主要是用益物权保护观念的缺失,农地所有权主体地位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提出了完善被征地农民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利、救济性权利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宪法财产权与民法财产权的分工与协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既有分工 ,又有协同 ,它们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 ,从而为我们进入真正的自由王国奠定物质基础。我国财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着体系性缺失 ,应该按照先修改宪法财产权制度 ,后完善民法财产权制度的步骤重塑。  相似文献   

5.
土地股份合作制与农民权益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作前 《法治研究》2007,(11):16-23
土地股份合作制对于农民权益保障是把双刃剑。不规范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对农民的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生存权、劳动权等权利构成侵害。法律滞后、认识不到位、土地股份制改革价值取向偏颇、基层治理不科学等因素是土地股份制改革侵害农民的主要原因。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完善相关立法,把保护农民权益放在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第一位价值,要充分认识土地股份制的复杂性和有限性,尊重农民的自愿,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完善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6.
耿卓 《法学研究》2014,36(5):98-113
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需要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现有政策和制度安排、理论研究以及各地实践探索等各个层面在观念上存在一些偏差乃至错误的倾向,亟待转变,应在权利视角下遵循"权利赋予和回归、权利行使和运作、权利救济和保障"的逻辑主线加以更新。为此,在主体方面,未来立法应实现从偏重农民个体到重视农民及其集体的观念转变,在农民个体与农民集体关系上实现从失衡到均衡。在客体方面,未来立法应实现从"让利"到"还权"、从轻视财产权到重视财产权的观念转变。相关立法对此应积极回应,在价值取向上以自由为目标、以平等为基础、以秩序为前提、以效率为手段,最终实现公平;在立法原则上实现从政策到法律的转变,注重立法的体系性和科学性;在基本思路上坚持集体与个体的双重视角,并针对具体权利类型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1694年,法国学者Andre Cheviller在一本叙述印刷起源的书中阐释道,“创作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荣耀和公益。通过写作来做生意从而获得利益,意味着把作者降到一个批发商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集体所有。”宪法所划分的“两类土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在现实中可以说一类得到了落实(国有土地),一类没有落实(集体土地)。  相似文献   

9.
石书军 《法学杂志》2006,27(2):88-90
本文从土地问题入手,剖析了近年来造成农民利益受损害的原因,指出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有利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建议在《物权法》制订及《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明确土地补偿费支付给农民的比例,放开土地一级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民的命脉,而现在却是农民的负担。农民不要土地的理论上和现实上的涵义,让我们不得不对农民以及他们的土地做重新的审视。在这两难之中,只有国家有能力解决。无偿的为农村提供技术和设备,于国于民都有利,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1.
论公司财产权和股东财产权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了公司财产属于公司法人所有,公司财产属于全体股东按份共有。认为运用财产按份共有的理论,可以说明公司财产权的性质是法人所有权、股东财产权的性质也是所有权的观点并不违反“一物一权”的原则。作者指出,本文的基本观点既不同于否认股东所有权的“法人所有权说”和否认公司法人所有权的“股东所有权说”,也有别于公司和股东的“双重所有权说”,而是主张──公司财产法人所有、股东按份共有。  相似文献   

12.
某收藏家购买了某著名画家的几十幅画。在未得到该画家授权的情况下,收藏家将这些画交付某出版社,以该画家的名义出版了一本画册。画家得知后非常气愤,认为自己虽然转让了这些画,但从未言明转让画的著作权,收藏家的行为侵犯了其著作权,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而收藏家则认为,自己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这些画的所有权,对画家来说,随着转让行为的完成,他失去了对该画的实际控制权和支配权,而自己作为画的所有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该画的权利。类似上面的纷争还有很多,一些唱片(包括盒带)、书籍出租者的有偿出租行为在遭到有关著作权所有人的强烈指责后,就曾振振有词地说:“拥有轿车的人可以开展汽车出租业务,我们为什么不可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探讨公司法人财产权和公司治理二者关系角度入手,对中国公司法中"法人财产权"的内涵与性质加以阐释和分析。法人财产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包括对实物财产享有的所有权和对其他财产享有的完整权利,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与归属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与保障,是公司治理权力分化与制衡的出发点及归宿,而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构与确立也维系着法人财产权的地位,是实现法人财产权的组织保证。新《公司法》删除了原《公司法》关于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规定,为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度与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财产权和生存权对人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权利,离开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人们将无法生存、然而我们现在对生存权的保护还远远不够。在面对财产权和生存权的冲突时,我们应该适当牺牲财产权以保护生存权。本文将从什么是财产权,如何保障财产权;什么是生存权,如何保障生存权;财产权与生存权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财产权与生存权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财富、财产权与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宪法的发生学视角出发,通过梳理财产权从古代到现代的两条转化路径,即自然权利路径和普通法路径,阐述了作为现代宪制动力机制的财富和财产权问题,揭示了财富与财产权的认识论和法律观的古今之变,进而论证了财产权是现代宪法的基石,对财产权的保护是现代宪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国家所有权,其基本内容,应当是国家对全民所有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受益和委托经营等项权能。这都是国家所为的占有、使用、处分、受益和委托经营。如果这五项权能同时分离了,国家所有权就完全丧失,不存在全部暂时分离的问题。我们的国家,是全民财产的体现者、所有者,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国家并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而是根据国家政策、法令、计划等等,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把财产分别交给社会主义组织(如企业)去经营管理。这样就造成了财产所有人和财产经营管理人  相似文献   

17.
论人力资本财产权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关于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指在人体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旨在维持和增加人的劳动能力、工作技能等能力上的资本投入,是一种投资或成本的概念;其二则是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主要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侧重点在后者。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所具有的)知识、技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财产权与物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财产及财产权的概念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即使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西方法学家,也有相当一部分赞同并转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这样一个观点:“财产”不过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观点,直到20世纪末叶,仍旧被西方学者转述着。例如,在德莱豪斯的《知识产权哲学》一书的开始,我们就可以读到下面一段在马列著作中屡见不鲜的论  相似文献   

19.
宅基地使用权性质及农民居住权利之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尚元 《中国法学》2014,(2):142-157
农民宅基地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有其独特的社会政策落实内涵。农民的私有住宅与集体公有的地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民住宅制度,其中所涉权利相当复杂,不是宅基地"用益物权"之简单阐释。住宅的所有权、地基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农民的居住权、农村集体权利等等皆须考量。在此基础上,因应社会变迁,尤其是城市化背景下的宅基地适度流转才能使制度不致僵化,亦不致因宅基地之"自由"流转而发生大的社会动荡,换言之,"宅基地"流转需要把握好相关的"度",防止"一刀切"。  相似文献   

20.
徐晶  张孜仪 《法学评论》2012,(4):108-112
土地开发整理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益施以的干预,土地开发整理系统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大子系统。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系统是指农民对其土地实施依法承受、持有利用、收益分配、有序流转所形成的动态有机统一体。土地开发整理系统与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系统存在多重耦合关系,缔造了农民参与土地开发整理过程的正当性。土地开发整理是对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权能结构的重组和优化。农民要通过三条路径参与到土地开发整理过程,政府亦应通过保障农民的土地持有产权来激发农民的参与意愿,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与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