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周丽萍 《廉政瞭望》2010,(11):20-21
有的对准施政开炮,有的勇于个性发声;有的关注公权领域,有的着眼个体层面;有的被认为太超前,有的又被指责是倒退……  相似文献   

2.
侯琦 《廉政瞭望》2011,(5):56-56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些情况特殊、个性独特甚至行为古怪的下属。他们有的天赋异禀,孤傲不群;有的经历坎坷,愤世嫉俗;有的脾气暴躁,缺乏涵养;有的心胸狭隘,生性多疑……其其同特点,就是特立独行,难以融入集体,易与领导、同事发生摩擦和冲突,常规管理很难奏效,这无疑给领导者的工作带来了难度。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些情况特殊、个性独特甚至行为古怪的下属。他们有的天赋异禀,孤傲不群;有的经历坎坷,愤世嫉俗;有的脾气暴躁,缺乏涵养;有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腐败现象也在滋生蔓延。但是,再狡猾的腐败分子终有现形的一天,他们有的权倾一时.有的敛财无度.有的沉湎迷信.有的举家外逃……法网恢恢.他们的名字终究还是被定格在反腐败30年的标尺上。  相似文献   

5.
前线文摘     
《前线》2005,(11)
理论新见在任何一个国家,公权和私权都难免发生冲突,而冲突的结果是走向缓和还是更加剧烈,则取决于如何处理公权与私权的关系。那么,公权与私权到底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呢?唐德龙在2005年第5期《中国社会导刊》上发表文章称:公权必须对私权常怀敬畏之心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公权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私权过分膨胀的情况下,公权的干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在以公权为主导的社会,公法观念和公权观念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从事公权领域的个人利用手中资源获得利益的空间太大,而个人的私权诉求在公权面前则显得力不从心,且不说公权经常被用来充…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领导者的个人好恶总是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对下级的评价与任用。实干型的领导者,比较赏识和信任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人;谋略型的领导者,善于挑选思维敏捷、多谋善断的人进班子;宣传鼓动能力强的领导者喜欢勤奋好学、能说会写的人当助手……个性爱好相合,容易被提拔重用;个性爱好迥异,则难以相容,甚至被埋没。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合理的个性结构会使各领导成员互相吸引、互相依靠、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使他们各得其所、各献其能,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08,(9):17-18
反腐30年,任重道远。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贪官终有现形的一天。本刊组织专家回顾反腐历程,评选出了从1978年以来具有典型性的十大落马贪官。他们有的权倾一时,有的敛财无度,有的沉湎迷信,有的举家外逃……法网恢恢,他们的名字被定格在了反腐30年的标尺上。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在林西大地,就活跃着很多"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他们中有的是本该尽享天伦之乐的老党员,有的是初出茅庐的95后;有的是淳朴敦厚的壮小伙儿,有的是身残志坚的追梦人;有的建起合作社,有的搞起清洁能源;有的专注食用菌的栽培,有的费尽心思与毛驴"过招";有的走出国门,有的开启了数字空间……他们如领航的大雁,  相似文献   

9.
公权与民权是政治生活中的孪生姊妹,他们的殊分与同一,造就了二者的博弈与均衡.如何厘定权力边界,保持公权与民权的平衡,维护公共权力的权威性与至善性,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公权与民权是否均衡和谐的问题既是个法律问题,亦是个道德问题,其博弈的焦点在于公共“善”与个体“善”的冲突与平衡.在当代中国,重构公权与民权均衡,必须加大政治改革力度,解决权力制衡与民众参与问题,搭建公权与民权的话语频道,让公共权力真正回归社会,并最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党报研究》2004,(3):43-43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社会科学工作者近年来孜孜研究的“寻租”理论,不断被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予以印证。寻租,全称应为“权力寻租”,准确的意思是利用公权,即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易钱,以权易物,以权易色,如此等等。在这里,公权被据为已有,公权被一“私”亵渎,而侵犯亵渎公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盂盛 《廉政瞭望》2009,(4):8-10
他们有的是“蛰伏”多年的“豆芽菜”,有幸被组织相中,从职能部门或乡镇一把手提拔而来;有的是踌躇满志的“空降兵”,自上而下地任职路径,只待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然而,当他们真正以这一身份进入中国基层政治经济权力运行机制的核心轨道时,却体会到角色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刘玉成 《求是》2014,(7):49
<正>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公款,公家或集体之款也;公权,人民赋予之公共权力也。一旦公款、公权为私而用,则改变性质,贻害无穷。"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公款、公权,用好了是为人民造福,但如果被滥用谋一己之私,就会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党的形象,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岩 《求贤》2010,(10):1-1
时下,富有鲜明个性的干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有的认为他们“有魅力”;也有的认为他们爱“出风头”、“不合群”,甚至是“另类”;还有的觉得他们做领导不大好应付、做同事不大好相处、做下属不大好管理,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同看法。使不少个性鲜明的优秀干部出现了“下面赞扬声、中间争议声、上面不吱声”的现象,而有的则被敬而远之、冷而藏之、抑而弃之,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4.
尹辉  黄应贤 《当代贵州》2010,(21):30-31
<正>在贵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计成本、不计报酬,放弃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生活,甘愿走进边远的山区,有的在学校的讲堂里上课,有的在农田边和农民一起劳作,有的在卫生所里为人看病,有的走出国门,向世界传递大爱无疆的中国理念……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权即政府权力,是维护社会治安之必须,维护和谐社会之必须。无公权则无法协调社会秩序。但是公权与私权之间具有不平等性,享有对公民个人的支配权,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公民相对于公权本来就为弱势群体,公民个人无法与之相抗衡,往往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极易受到侵害。如果公权被滥用,将对国家、集体和公民利益造成超乎任何犯罪的损失。因此,要控制行政权力膨胀,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以防止其滥用和越权行使以保障基本人权,防止权力异化损害人民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6.
陈毅与张茜,几十年的患难夫妻,在他们的人生风雨中,有的不仅是西窗剪影,秉烛夜话……  相似文献   

17.
<正>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力求把每件事都做到十全十美,心中时刻怀有完美主义情结,可称之为"完美人"。他们表现不一:有的人不允许一根头发、一片纸屑出现在视野中,大部分时间用来清洁;有的人反复斟酌文章中的字句、标点,改来改去仍不满意,甚至为此闷闷不乐;有的人不允许一件有瑕疵的作品出现,不断修改,一直难有成果;有的人难于接受亲朋好友的一点过失,一旦出现,就会胡思乱想……亲爱的朋友,真要对号入座的话,你是否也属于某  相似文献   

18.
当把目光投向农民工的子女时,一幕幕情形让我们感到揪心: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有的因无人看管而处于"放养"状态,有的在漂泊的学校里跌跌撞撞地继续着学业,还有的频频遭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9.
<正>"组织安排我们成为搭档后,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荣辱与共,是一种缘分;相互支持鼓励,理解配合,是一种情分;脾性相投,交到诤友,将来受用一生,是一种福分。"十八大后被查处的多对"贪腐搭档",留下了深刻教训。他们职务不同,有的分任党政一把手,有的是正副职关系;相处的方式不同,有的剑拔弩张,你死我活;有的互不干涉,共同违纪;有的副手极力逢迎,直到被查才反咬昔日搭档。然而,接受组织审查,最终身败名裂,都成为他们共同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引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往往被心中萌动着的情感撩拨、激荡,甚至为此而痴迷。面对爱情的到来,有的人从中获得全新的自我体验和人格重塑;有的人却从中迷失自我,彷徨痛苦;有的人甚至被吞噬理智而走向疯狂……由此,大学生恋爱的普遍性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加强大学生恋爱教育和引导,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主要特征从众心理。部分学生有种随大流、赶时髦的心理,往往看到自己的同学或者室友谈恋爱了,于是便产生了恋爱的想法,甚至匆匆忙忙找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