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展农村警务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公安部关于三基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民族地区农村的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各类案件发案逐年上升,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因此,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警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是广西最偏远的山区县之一,全县37万人口,居住着壮、汉、苗、彝、仡佬等五个民族,属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成份复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治安问题相当突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地区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华 《行政与法》2006,(11):55-5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需要稳定的社会治安为其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总体上基本稳定,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也存在一些社会治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必须提高农村维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村地区思想文化建设和法制教育,加大农村公安派出所建设力度和推行农村社区警务,充分利用农村社会治安资源,对农村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民道德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新时期要加强我国民族地区农民道德建设,还要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文化、法制、干部队伍建设等多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动农村地区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安全技术防范的重要作用,提高公安机关打击、防范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和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水平,维护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近期,公安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农村地区开展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开展农村地区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到2015年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意见》明确提出,在农村地区开展安全技术防范工作,要以打压犯罪空间、降低农村地区发案率、提高农村地区群防群治能力为目标,以社会治安环境复杂、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工业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试点带动和重点建设,逐步推进农村地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区警务是世界第4次警务革命的产物。我国推行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有其时代背景,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公安机关开展“三基”工程建设的要求。也是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的有效手段。加强我国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必须通过科学划分警务区、合理配置警力,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室的建设。明确社区和驻村民警的条件与要求,强化民警的职责,规范民警的工作方式,加强对民警的管理与考核,提高民警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好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关键在于保护民族地区农民的发展权。本文从发展权、农民发展权、民族地区农民发展权三个方面论述了保障民族地区农民发展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警务规范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警务规范化建设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深入进行警务规范化建设,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制约警务规范化发展的一些影响因素,探讨警务规范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警务规范化建设要提高认识;把握内容的逻辑层次;处理好全面规范与重点规范、领导行为规范化以及警务规范化与警队现代化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警务规范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民法治意识是推动农村法治建设的内在因素。新时代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求下,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意识培育面临农民仍然不习惯用诉讼手段维护个人正当权益、留不住服务农村的专业型法律人才、乡村法治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要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高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教育针对性,建设服务农村的专业性法律人才队伍,加大乡村法治建设投入,以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权威,充分发挥法治在推动民族地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根据大石山区“点多、面广、线长、分散”的治安防控难点,按照“因地制宜、分块划片、以点带面、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适应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警务新模式,实现了山区农村警务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张圣 《政府法制》2011,(2):56-57
2010年以来,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立足辖区实际,大胆创新,以推进城乡警务战略为抓手,探索建立了“村民110快速反应应急机制”,成立了“村民110快速反应应急分队”,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地区治安防控、110接处警工作的“瓶颈”问题,为建设和凿平安的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贺小敏 《法制与社会》2013,(26):216-2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更是在文化战略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未能全面展开甚至无法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活的单一性、暴力性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村委会,这个对于农村地区各项建设至关重要的组织,面对诸多困境,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村委会职能的探讨和在目前国情下其应承担的责任及发挥的作用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对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建设所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党员素质与农民发展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多元性不相匹配、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地区经济的能力薄弱欠乏以及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不相适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公安信息化应用,就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重组传统警务机制,建立全新的信息警务模式。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社会治安实际,坚持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与警务机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机制,整合警力资源、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使信息化真正融入日常警务,  相似文献   

14.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根据公安部《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决定》(下称《决定》)和山西省公安厅的要求,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任务,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落实,始终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置于确保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服务平安和谐晋中、打造晋中特色的“阳光行动”品牌工程对待,创新地推出了社区(驻村)“十个一”工作法,有效地推进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确保了全市治安控制更加牢固、服务群众更加务实、警民关系更加和谐、队伍管理更加科学,受到了公安部孟建柱部长、省公安厅杨司厅长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5.
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使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选取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凤山县三个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少数民族农村例,从婚俗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与民族婚俗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农村城镇化建设产生的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循南 《政法学刊》2002,19(2):66-68
广东省公安机关率先提出在全省推行警务规范化建设,规范全省公安机关的警务工作,使公安机关的工作在管理中规范,在规范中管理,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警务管理体制,这是全面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21世纪现代警务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18,(4):124-128
大数据背景下公安机关发展智慧警务建设是未来警务发展的趋势,是落实国家发展公安机关发展智慧警务和人工智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努力打造智慧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路径之一。总结了我国公安机关当前发展智慧警务的实践探索成效,进一步深入剖析当前警务机制改革在大数据建设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完善智慧警务的发展策略。建议智慧警务建设应明确总体技术架构,加强数据源头采集简易化、智能化,加强系统安全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实现智慧警务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以助力提升公安大数据综合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阳  郑晓琴 《政法学刊》2009,26(3):119-121
加强粤港警察院校在警务技能与战术教学训练方面的研究,对粤港警察警务技能与战术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教官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比较,可以学习香港警察在警务技能战术教学训练方面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以促进广东警察在警务技能战术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共安全产品供给是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农村地区目前面临的刑案、治安案件频发,邪教传播与封建迷信活动猖獗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公共安全产品供给不足。创新农村公共安全供给机制,从培育农村公共安全文化、创新农村警务模式、理顺农村公共安全监管体制、创新公共安全产品供给主体等路径构建农村公共安全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安全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深入开展雪亮工程、城市社区警务机制改革和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而农村治安由于防控面宽、工作量大、治安基础设施差、警力不足等原因,成为整体社会治安的薄弱环节。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加大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