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共同维系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在三919年祖国大陆爆发“五四”运动之时,台湾已被[1本霸占了24个年头。当时,澎湃兴起的世界新思潮和祖国大陆磅榜的“五四”文化革命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重重隔绝封锁,传入台湾岛内,迅即掀起以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为核心的文化启蒙运动。1919年,在日本留学的台湾知识分子,成立了第一个民族运动团体“应声社”,表示要同祖国“五四”运动“同声相应”。不久,台胞在东京成立的“启蒙会”扩展为“新民会”,出版《台湾青年报》,弘扬民主、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运动80年华诞之时,广大有志青年都在进一步探寻“五四”运动的精神,深刻理解“五四”运动历史贡献,努力在新的形势下,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与改革同行,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共同跨越新世纪。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历史上都...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本世纪70年前的“五四”运动,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以磅礴的气势掀起了伟大的启蒙运动,把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的青年登上了社会的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也留下了许多需要中国青年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迄今已80周年了。为纪念“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运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五四”运动是在当时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80年了。对于80年前的中国,今天的青年人已很难有切实的印象了。然而,如果谈到“五四”,那么他们一般还能说出一些内容。因为“五四”毕竟是他们的节日。不过,青年人对于“五四”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中小学的教科书。前几年,笔者因参与中小学...  相似文献   

6.
从(新青年)杂志创刊的1915年9月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人们称之为“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有既相关但又各具内涵的两个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伟大的革命运动唤醒了万千群众,它需要英雄人物,也造就了英雄人物.在这不平凡的岁月,出现了以陈独秀、李大创为代表的思想启蒙者.他们上承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下启五四时期的一代知识青年,在科学和民主的旗帜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同为先驱者,由于社会历史与个人因素的种种限制,他们的命运归宿以及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作用却不尽相同,研究这些差别以及引起这些差别的原因和条件.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启迪后代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一每年一度的“五四”纪念日又要来到了,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其它事件不同,时隔八十五年后,当我们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来提及时,我们仍然会因为一种久远的情节而深思它的缘起、过程和影响,我们会激动于似乎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并在发生于漫长年月前的这个不同寻常的案例中找到许多富于启迪和警示的内容。历史地看,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在时光流逝中经历了一条极其曲折的前进道路。辛亥革命颠覆了满清皇室以后,中国当时的执政群体在外观上起了变化(因为即使是一个资深历…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应该发扬“五四”的科学精神,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五四”运动提出要发展科学的口号,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四十年,我国的科学事业已取得了惊人的飞速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纪念“五四”运动,我们就要奋发图强,加强我国科学事业  相似文献   

9.
“五四纪念”的历史与“五四运动”的历史几乎一样长久。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八十一年了,但对“五四”的纪念却延续下来并将继续延续下去。“纪念”实际上是对过去的一种理解,而理解———如伽达默尔所说———本质上是把过去的意义置入当前的情景的一种调解或翻译。人们通过纪念的方式表达对过去的理解与对现实的确认,乃至对未来的设想。每一时代的人都按适合于该时代的特定需要的方式重新解释历史,纪念过去,因此每一次的五四纪念都会构成一种新的五四话语。五四的形象由此变得变幻不定,五四的意义也就在纪念中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的基础和条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产物。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是我们党长期努力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建设正续写着新的辉煌:“五四”解放思想的话题与课题仍在继续,“五四”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仍在高高举起,“吾人最后之觉悟”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70年前的“五四”实际上包括了新文化运动和爱国反帝运动两个部分。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与科学大旗,痛斥封建礼教,批判传统文化,在“五四”这曲时代交响乐中,突出了思想启蒙的主题。但是,当时极力推崇“德”、“赛”精神的五四青年,所面对的却是一个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泥淖中越陷越深的贫弱祖国。当务之急乃民族救亡图存。这样,当思想启蒙的第一主题达到高潮,救亡图存的第二主题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有一种观点特别盛行。即认为“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这一观点的最权威代表是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教授。林教授在他的《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一书中开宗明义就指出:“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它的“直接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起源的特定性质,尤其可以追溯到1915——1927年‘五四’运动所具有的特殊知识倾向。”正是由于“五四”“反传统主义是非常激  相似文献   

13.
由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与湖北日报社、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省社会学学会、省中国历史学会、省中共党史学会、省哲学学会、省政治学会、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联合召开的“湖北省社科界‘五四’运动与面向新世纪理论研讨会’于五月三日在武昌举行。来自全省社科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叨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者就‘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什么是“五四”精神、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等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与会者一…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时代都有社会理念。当社会发展滞后或停滞时,理念陈旧、僵化。而在社会加速发展,尤其是历史转折关头,社会理念也随之转换、创新,甚至发生根本性的突破。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尤其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后,就是这样一个社会理念发生转换的历史关头,其对中国革命行程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也是极为深远的。一“五四”时期的学运、工潮,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五四”时期,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个运动否定了旧的封建理念,尤其是尊孔读经的旧观念,在社会上初步树立起了科学与民主的理念。但是,从1915年开始的以民主和科  相似文献   

15.
断想一:五四不能仅仅成为青年的节日,五四精神也不仅仅只是青年的精神。五四运动是青年发起的,但如果没有“六三运动”许多大城市工人举行全国第一次政治罢工以及后来的商人罢市,五四运动不可能成功。尽管后来史学家把六三运动都包括在五四运动内而统称五四运动,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五四给人的印象就是青年人过节的象征。每年五四时照例要教育青年爱国,教育青年崇尚民主和科学以发扬光大并继承五四  相似文献   

16.
82年前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的批评精神和勇气令人敬佩,他们对于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建立新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当年知识分子的批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7.
距今80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作为著名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载入史册,并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而作为这一运动的先导并伴行的新文化运动,则高张着“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彻底清算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作为五四运动当年正在求学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亲身参加了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并受到它的熏陶和鼓舞,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一辈子投身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一我是1918年从浙江东阳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范的。第二年,北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很快地传到了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我是从偏僻农村来的,一来到南京这个中国南方的文化中心,立刻感受到新文化运动正在冲  相似文献   

19.
“五四”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人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评说“五四”。前不久,有学者对“五四”的起因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拟就“五四”若干问题的评价,谈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激进主义的产物,是非理性运动。这种说法显然不够妥当。“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激进主义的产物,而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首先,新文化运动是针对尊孔复古和政治复辟逆流而发起的。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首先是袁世凯称帝,实行卖国独裁,提倡尊…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又是一场文化运动。爱国运动以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学生运动为标志,而文化运动则早于此_它以195年9月清年》(第二年改名《新青年》)的创办为标志。这一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文化运动与爱国运动互为因果c陈独秀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平国民性质行为的改善。”以我之爱国主义》衡青年》二卷2号)这正是《新青年》创办的目的所在。也正是为了这一场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