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正相比以往的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算法推动的人脸识别发生了巨大变化:准确率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强,识别种类更丰富。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结合红外光、可见光技术,推动主动安防时代的到来。本期栏目邀请到生物识别领域的几位专家,共同探讨这一主题。本期嘉宾:北京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建华广州像素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若光深圳市威富安防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梁先扬  相似文献   

2.
《刑警与科技》2013,(24):126-127
<正>"湖南创合制造有限公司生物特征识别事业部是一家自主研发、生产生物识别相关产品和系统的高科技企业,事业部05年开始潜心致力于生物特征识别相关算法的研究,目前已拥人脸识别算法、智能视频分析算法、车牌识别算法、虹膜识别算法等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生物识别算法。此次送测的创合人脸识别门禁是在传统出人口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人脸识别核心技术的专业门禁产品,内置的人脸识别算法具有创合自主知识产权,可精准识别人脸。"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黄岩区司法局在全区率先推行社区矫正人员"人脸识别报到"试点工作,即给各司法所统一配置G3人脸识别机,采取独特的FaceImage+V4最新人脸识别算法,结合"多光源人脸识别"先进技术和高性能ARM处理器,对首次报到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脸部图像的采  相似文献   

4.
正厂商说法TDB03为一款7寸TFT彩屏设备,拥有近红外加可见光人脸识别功能一体机,其带有超声波测距模块,可支持1.5m范围内人脸比对验证,其扩展性强,使用中控智慧最新人脸识别算法,能够快速抓取人脸信息进行验证比对,同时设备硬件接口及功能丰富(RS232、语音、USB、韦根输出等),可满足用户的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信息社会对精准识别的需求,呼唤更加不可替代的生物体特征,曾在各种特效大片中出现的生物识别技术近年正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生活,如指纹、人脸识别,语音(声纹)、虹膜识别,眼球追踪等。仅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就不胜枚举:人脸匝机、人脸识别解锁、人脸识别门禁与考勤、认证合一验证、人脸识别抓逃犯、行人闯红灯抓排系统、支付宝人脸识别付款、医院在线办卡等,城市各种"智慧+"产业,如智能安防、智慧教育、智慧医院、智慧金融、智能交通等,融入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体系平台催生着城市智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行业中国团队"霸屏"全球权威人脸识别竞赛【本刊讯】根据最新公布的全球权威人脸识别供应商测试FRVT结果,旷视、商汤和依图这三家视觉独角兽首次在公开场合同台竞技,最终由依图拿下第一。FRVT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定期举办的人脸识别供应商测试(Face Recognition Vendor Test),旨在衡量人脸识别算法的最先进水平。由于训练集不公开,数据集不能凭借过拟合测试集达到更好的成绩,再加上结果受商业因素影响较小,FRVT素来被视为工业界"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北方法学》2022,(1):36-49
人脸情绪识别算法是人脸识别的特殊变体,也是情感计算的重要构成。由于技术的更迭、应用的泛滥和风险的特殊,这一算法在实践中存在大量隐患,亟待法律规制。在美国、欧盟和我国的法律框架下,人脸情绪识别算法目前可以通过"算法"和"数据"两条路径进行部分规制。然而,算法本身的特殊性和立法技术的局限性,决定了还有大量风险无法得到回应,更难以实现权利保障和技术创新的平衡。为此,应当引入"风险为本"的规制思路:以人脸情绪识别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正当性、安全性、准确性和可责性四类风险作为法律规制的核心;通过规则设计,实现算法部署的价值公允、算法运行的数据安全、算法决策的准确可靠和算法追责的透明便捷。  相似文献   

8.
<正>"互联网+"如当年物联网兴起时的"感知中国"一样,随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热点和焦点。物联网更像一张传统的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各行各业,相当于"+物联网"。"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成为当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作用于传统  相似文献   

9.
现场     
正大华股份携手英伟达发布"睿智"系列定义安防芯高度【本刊讯】近日,"深度见识,深度合作——大华股份GPU智能产品发布会"在杭州隆重举行。大华携手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NVIDIA),发布了一款极高计算性能的智能视频结构化服务器"Deep Sense睿智"系列。此次发布的新品"Deep Sense睿智"系列,寓为聪明智慧,见识卓越。作为强强联合打造的重磅力作,"睿智"系列搭载的英伟达NVIDIA~(?)Tesla~(?)P4 GPUs,最多可支持192路视频结构化分析,相较于市场上同类别的产品,视频处理能力将提高50倍以上;同时,Tesla P4 GPUs专为深度学习算法推演而生,将为安防行业基于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0.
陈春润 《行政与法》2021,(6):95-108
人工智能技术承载着社会发展的愿景,但人脸识别技术一定程度上却滥觞于相悖的结果."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唤起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问题的反思,其实质是技术扩张和社会保护"双向运动"的较量.结合案例重构"双向运动"新模型可发现:市场资本扩张逻辑裹挟人脸识别技术与社会撕裂是根源,市场资本生产与技术逐利分工导致社会被需求,市场资本流...  相似文献   

11.
正"除了上帝,谁都离不开数据",在大数据被应用之前,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渐渐显现,大数据已然成为每个商业市场的一片新大陆。雪亮工程从2016年初登舞台起,就是安防行业的目光所及,自然也因与"大数据+"的天然结合,而让该项目建设,精彩纷呈,好戏不断。"大数据+"赋予雪亮工程的时代意义2020,是雪亮工程建设的"下半场"。从2016年开始的雪亮工程建设在谋划之初就以确定了目标,那就是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  相似文献   

12.
《北方法学》2022,(1):5-14
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导致的信息安全风险饱受社会关注,学者们基于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算法治理、技术应用场景限制等视角提出了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专门立法方案。尽管人脸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指向性、不易更改性等特征,但这些同样存在于其他生物识别信息,并不足以成为专门规定和单行立法保护的必要事由。在审视和反思现有学说有关人脸信息与人脸识别信息的客体范围混同和场景化理论的解释误区的基础上,我国刷脸问题的治理逻辑不应当陷入"新型信息技术引发社会风险有必要专门规制"的僵化理念,而是应当以增强自然人与信息处理者之间有关刷脸技术应用的透明度为基本立场,基于场景一致性理论和人脸特征识别比对数据库的标准化来限定刷脸技术的必要性情形。  相似文献   

13.
正人脸识别技术简介人脸识别技术现状人脸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脸识别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了商用。如1998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成功Face VACS;2001年日本东芝公司推出Face Pass;美国开发的Face It等专业的商业人脸识别系统开始进入市场。我国从1994年开始研究人脸识别问题;2000年5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组建了面像识别实验室。经过研发,课题组实现跨越式发展,攻克了数十项技术难关,开发出具有完全国有自主知识产  相似文献   

14.
<正>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员在不同地域之间频繁的流动,每年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逐年上升,众多涉案人员潜逃未能归案,严重损害了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因此,人脸识别成为是新形势下对安防监控系统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市场上安防领域的人脸识别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对人脸清晰度要求高,大数据的人脸库容易造成识别检索准确率底、速度慢的问题,这些成为困扰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体验一下"佳都科技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近两年来,人脸识别技术随着人工智能中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性进展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且日渐被应用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而承担大众出行的机场公共安全就是其中的细分领域之一。平安科技以其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多年来大数据的积累,将智慧机场方案成功应用于深圳机场。平安科技人脸识别技术跻身国际领先地位2017年5月,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abeled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记者/郑展棒)9月10日,"cobber智慧小区人脸识别体验之旅"活动在天地集团深圳天地峰景小区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由主办方深圳科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携权威媒体及10位大众体验者,亲临现场零距离感受人脸识别技术给智慧小区带来的安全与便捷。打造高安全、信息化的新型社区,是智慧小区建设的根基,而小区安防建设也是业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深圳天地峰景小区上线科葩"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两个  相似文献   

17.
趋势     
正深圳交警全国率先试点"刷脸"执法【本刊讯】4月23日起正式在全国率先试点"刷脸"执法。通过40套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电子警察,深圳交警将对特殊行业人群闯红灯、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和"失驾"交通违法行为开展"刷脸"执法。此次深圳交警试点推出的首批"刷脸"执法设备,在全市共建设40套。其中包括10套路口行人、机动车闯红灯人脸识别电子警察执法设置,10套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人脸识别电子警察执法设备,以及20套高清卡口人脸识别电子警察执法设备。  相似文献   

18.
正人脸识别是目前人工智能落地的最大的商用市场。在全球人脸识别技术和应用领域,中国已经跻身第一阵营,并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脸识别应用市场。近年,随着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成熟应用和发展,世界开始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刷脸时代"。刷脸认证、刷脸考勤、刷脸支付、刷脸安检、刷脸登机……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落地,彰显出AI人脸识别技术的科技魅力和商业  相似文献   

19.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智慧警务背景下,在治安管理中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于提高治安管理效率和打造"平安城市"具有重大意义.但人脸识别技术具有远程识别性和识别独特性等特征,其在应用于治安管理时会存在技术滥用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有效规范,包括明确人脸识别技术应...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观点在当下的商业社会,用户只为价值买单!人脸识别技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门禁通道的控制管理中,人脸识别识别技术因其安全智能的操作方式而备受关注,因此许多安全企业投入到人脸识别门禁终端的研究,让门禁通道的管理更加安全智能!我"型"我上,从"芯"出发!广东天波人脸识别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