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学习劳模、发挥劳模作用关系到劳模评选的生命力和发展方向。文章认为,工会应依托劳模工作室,以现在进行时提炼和聚焦劳模精神,围绕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做好学习劳模的中介和服务工作,积极推动和精心组织以劳模为主导的项目课题活动,吸引广大员工参与,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业务工作和表率作用的关系以及劳模积极性和广大员工积极性的关系,促进劳模和员工互动,实现学习相长、共同成长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雨林 《瞭望》1992,(30)
北方某市为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发起“捐资助教”活动。红头文件规定:捐50000元者可以为省级劳模,捐30000元者可以当市级劳模,捐4000元者可以当区、  相似文献   

3.
劳模精神孕育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和发扬光大,其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劳模精神研究的重要任务是:传承红色基因,为弘扬党的精神财富做出切实努力;强化问题意识,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解决;坚定理想信念,补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精神之"钙";树立理论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讲好劳模故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劳模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劳动模范是时代的标杆,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全党全民团结抗疫、恢复生产的新形势下,大力关爱劳模、弘扬劳模精神、创造劳模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真心实意关爱劳模。劳模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理应得到尊重和关爱。把尊重和关爱劳模落到实处,做到既大力表彰劳模,又从政治上、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这些重要论述,既强调了劳模精神作为精神财富的重要意义,更凸显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近年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集团")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以强大正能量推动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素质,为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大动力。一、劳模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6.
不足两千人的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先后有10人次当选国家、省、行业劳模,95人次当选公司、厂级劳模。为宣传劳模事迹,营造学习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氛围,激励和引导职工为企业建功立业,该厂“让劳动模范登上讲台,讲述他们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出版、经营单位,挖空心思从报刊上寻找线索,以出书为名向社会上一些有名气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寄发《入选通知书》,索取几十元乃至数千元不等的费用,美其名曰"扩大宣传"。而一旦某人当上了劳模或其他先进典型,四面八方要求其"请客"或"献爱心"或"救济"者也闻讯而来,令劳模苦不堪言。据报道,党的好干部陈金水已经拒绝了十多个出版单位声称只要汇款  相似文献   

8.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要打响"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发令枪,需要孕育好劳模和工匠产生的土壤环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针对当前存在的制约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弘扬的瓶颈问题,要把握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改革导向,从着力提升劳模、工匠的地位着手,营造劳模、工匠脱颖而出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劳模、工匠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筑牢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石,不断扩大劳模、工匠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和有效度,真正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广泛认同、心向往之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9.
中建八局大力开展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在各劳模工作室自由结对、联建共创的基础上,按照"创新业务相通、创新目标相近"的原则,组成9个劳模工作室联盟。联盟围绕提升总承包管理"五大能力",开展团队攻关、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发挥了联盟"1+1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劳动英雄",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阶级品格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劳动模范、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大拓展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研究的理论视野、学术范式、话语体系,在历史形态、政治形态、价值形态、学科形态等多个研究领域实现了理论上的新突破、知识上的新发现、学术上的新成就.在政治力量与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努力下,劳模精神研究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逐步成为一门"显学",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文化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四○四厂团委在对青年进行理想纪律的教育中,组织青年开展“访劳模、学先进”的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让青年自己采访劳模的事迹,自已将采访所得写成宣讲材料,自己作劳模事迹的报告,然后座谈怎样向劳模学习。去年三月以来,厂团委组织青年走访了五十二位劳模及各类先进人物,写出采访报  相似文献   

12.
劳模精神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实践结晶,对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基本价值蕴含和精神时代特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劳模精神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高度自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在东海之滨、黄浦江畔展开了瑰丽的画卷.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在市委的领导下,深入开展迎世博600天行动和"党员世博先锋行动--为群众作表率、为世博作贡献"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市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在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中发挥表率作用,不断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广先进技术、彰显劳模精神和发挥榜样作用三个方面。通过推广劳模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以孟泰、时传祥、王进喜等人为代表的第一代劳模的主人翁精神、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光辉的旗帜。国家通过塑造劳动模范形象,使劳模精神和事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加强建构和再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既出钢材又出劳模。多年来,先后培育出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李超等全国重大典型,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各级劳模7600多人次,其中全国劳模152人次。进入新时代,鞍钢不断壮大劳模群体,精心打造劳模文化,充分发挥劳模作用,汇聚起奋进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磅礴力量。长期培育选树劳模,形成数量庞大的劳模群体一是胸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劳模工作。鞍钢和鞍钢劳模备受党中央关爱。  相似文献   

16.
走进安徽采油厂的基层单位,在会议室或职工活动室内都可看到整齐统一的劳模群体照片,每幅照片下面都有劳模自己提炼的岗位箴言。  相似文献   

17.
市级机关工会自今年4月10日启动"我与世博共奋进"——劳模先进世博志愿服务示范活动以后,来自系统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全国和上海市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60名先进工作者,与上海电视台、上海城市超市的青年志愿者结对共建,  相似文献   

18.
(一)让劳模先富起来,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劳动模范在先进科技成果的创新、推广、普及化过程中起到了带头、骨干、桥梁三大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理应让劳动模范先富起来。这样,有利于发挥其在生产发展中的先锋带头作用。(二)让劳模先富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劳模先富起来,可有效地消除当前在对待劳模方面存在的不正确认识,使更多的职工群众向劳模学习。这样,生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劳模的价值和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多样化,社会各界对劳模在认识上也逐步趋向多样化。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时代劳模的新内涵作些探讨。 新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劳模劳动模范,是一个光荣而响亮的称号,也是给劳  相似文献   

2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工会学院劳模班的园地里,我和同仁们历时十年(1983—1994)的耕耘,协助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来自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工人,计八届十四个班共557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经考核,除19名因故休学外,538人全部高中毕业,升入各类成人高校人数516人,先后考入交大、复旦、同济、上海大学及工会学院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