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举国上下,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2005年度大会在位于武汉市东湖南岸的华中科技大学隆重开幕。这次会议议程是:听取有关《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研究与制定工作情况的介绍;通报《科学技术进步法》修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制定情况;就科技法制与科技进步与创新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研究确定中国科技法学会换届调整方案等。与此同时,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的二级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2):152-152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检验技术处主任法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退休干部裴黎同志,于2020年3月14日8点55分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因病去世,享年62岁。裴黎同志退休前从事法医物证技术检验和研究工作,经办过多起疑难复杂案件的鉴定,荣获优秀案例一等奖12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8项。开展了多项科技研究,获21项奖,其中已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1项已荣获“公安部科技创新集体奖”,是公安系统历年来唯一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中国监察》2009,(2):F0002-F0002
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奖。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第四条 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10,(2):F0002-F0002
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右)、孙家栋(左)颁奖。  相似文献   

6.
刘建生  李涛 《中国监察》2011,(3):2-F0002
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左)颁奖。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前不久,浙江"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291项科技项目成果获颁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8项,涉及物联网、能源、生物、化工、农业等多个领域。大华股份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高清视频物联的感知层和应用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树立了全省物联网科研成果转化典范。省委书  相似文献   

8.
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原始创新突出成为本年度获奖项目的一大亮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取得发明专利数量共计840项。  相似文献   

9.
<正> 国际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大会,于1994年9月4日至1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分会派出了以中国法学会顾问、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余叔通为团长、马克昌、杨敦先、丁慕英、单长宗和樊凤林为团员的代表团出席了大会。参加这次大会共有62个国家的代表,计1100多人。 按照协会惯例,每届大会期间都举行学术讨论会,就刑事实体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技术法和国际刑法等方面事先确定的选题,举行地区性预备会议,提出决议草案,在大会上对决议草案逐条进行讨论,然后通过对各国没有约束力的学术决议(属于建议性质)。大会另一项重要议程是进行换届选举,选出新的理事会。  相似文献   

10.
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运用内部司法鉴定、文证审查、技术协助等科学技术手段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一项专业性业务工作。检察技术部门是检察机关中代表国家行使对技术性证据审查和监督权力的专门  相似文献   

1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以来技术合同审判工作的简要回顾忡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以下简称技术合同法)自1987年11月1日起实施以来的12年时间内,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事业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技术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明显进展。科学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对发展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把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  相似文献   

12.
罗豪才 《中国法律》2007,(3):4-5,72-74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是中国政府的战略选择。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为题,及时、准确地提出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国家战略:“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已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予以公布,将于1985年4月1日起施行。实行专利制度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我们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主要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从那里来?一是从我们国内的科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综述》(以下简称《综述》),对该年度各国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进展;高度重视能源、生态环境等涉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情况;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态势;加强科技对国家重大问题的支撑以及人们关注的其它科学技术热点问题等,进行综合评述。该综合评述通过制胜之道——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大力争夺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强科技对国家重大问题的支撑、科学伦理与道德引发反思、知识产权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国际科技合作取得多项实质进展、几点启示八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一、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去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6.
(1 999年5月2 3日国务院令第2 65号发布根据2 0 0 3年1 2月2 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第三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第四条 国家维…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社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泪屈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等重人才的方针。第四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第五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开春之初,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第三次全国公安科技大会相继在北京召开,这似乎是向人们发出强调的信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创新无止境。在科技领域,我们固然取得了不俗的甚至是领先国际的成绩,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曾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而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开春之初,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第三次全国公安科技大会相继在北京召开,这似乎是向人们发出强调的信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创新无止境。在科技领域,我们固然取得了不俗的甚至是领先国际的成绩,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曾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而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20.
全国科技法制高峰论坛暨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8年11月18日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郜风涛、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段瑞春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徐杰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