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作为工具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形态受到的冲击。最大的改变就是产业层面的跨界: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产业,却能改变传统行业。比如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会被苹果、谷歌这些本与手机原本不相关的企业所颠覆。安防行业因为在技术上与互联网接触较早,再加上一直紧随市场对行业IT化的要求,安防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跨界合作进行得较为顺利,不仅尽可能地避免了安防边缘化,还能借助跨界合作重塑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时值盛夏酷暑,但国内外安防市场需求的疲软却让中国安防企业尤其是安防制造企业感到了丝丝寒意。许多安防从业者都感慨今年的安防市场环境恶劣,疾呼安防行业的冬天来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其周期性和规律性,必须经历萌芽期、生长期、繁盛期、衰退期和死亡期,一个行业到了衰退期或者死亡期,这个行业将要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要么被相关的新兴行业所替代(覆盖),这是任何行业都无法摆脱和逆转的宿命,安防  相似文献   

3.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13,(19):123-125
<正>二十年,中国安防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个行业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中国公共安全》见证了安防行业这20年的快速发展,并成为幕后推手。《中国公共安全》杂志创刊于1993年,国家一级科技期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安防行业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媒体。2013年,《中国公共安全》伴随着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二十年的风雨。二十年来,承载着引领行业发展的重托和使命,《中国公共安全》植根安防沃土,与行业同呼吸、共命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安防产业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行业细分领域触及社会方方面面。在整个弱电项目的建设中,线缆是最基础的设施,线缆行业也随之水涨船高。对于一个高质量的安防工程来说,没有一个环节可以疏忽。但就影响工程质量的广度、深度、复杂性和隐蔽性而言,没有一个环节能够和安防传输系统中密如蛛网的安防线缆相比。很多人把安防线缆比作神经系统,遍布于各个安防子系统之中,用于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5.
简明全 《刑警与科技》2013,(21):150-153
<正>在大数据化时代的背景下,智能化、网络化、便捷化的安防市场需求已成行业共识。而4G技术恰好能弥补先前的技术空缺。4G技术正在悄悄走进了安防行业的各个应用领域,它对安防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安防系统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存储都将迎来全新的时代,也会使更多的企业关注民用安防这片蓝海。  相似文献   

6.
田振华 《刑警与科技》2013,(12):171-174
<正>安防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视频监控行业作为安防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编解码技术、网络技术等IT技术的发展而成熟起来。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及国内外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安防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其中,高清摄像机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发展尤为迅速,本文主要围绕TI芯片探讨高清摄像机的产品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前言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逐步商业化应用,安防行业也开始步入"云"中,各大安防厂家都在紧锣密鼓的抢占安防云技术制高点。实际上,IT系统的云化趋势只是安防行业走向云化的一方面原因,另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则是日趋复杂和庞大的视频业务应用的要求。安防系统,特别是平安城市这样的大型安防系统为了充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安防行业目前的情况,最佳注脚就是这句名言。高清化、智能化、大数据等趋势在行业发展趋势中已经非常明显。而从市场需求以及市场容量来看,中国安防行业市场将越来越大。整体安防行业是一个具有庞大市场潜力且以迅猛势头增长的朝阳产业,但我们也要清醒意识到安防行业竞争的残酷性。以视频监控产品为例,从模拟监控到网络监控,从封闭系统到大数据、云平台,企业的比拼已经不是简单的制造能力竞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的深圳整座城市金秋伴着绿意。第十五届CPSE安博会在深圳盛大上映。"安防+,开启智慧安防新时代"成为深圳安博会的主题。这次安博会为全球客商全面展现安防领域的最前端技术及创新发展,为中外企业合作创造更多商机,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在这次北京安防展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安防企业比拼技术、展示企业产品、企业与专业客户之间互相交流,安防行业的发展态势随之大致可观其动向。联网报警行业在本届cpse安博会亦有不少企业参展,包括霍尼韦尔、博世、精华隆、海曼、信  相似文献   

10.
<正>4K摄像机的出现给安防市场带来一缕清风。以安防行业来说,4k摄像机带给安防行业最大质的变化就是图像更高清、细节更丰富;更高的分辨率总是会夺人眼球,让人欲罢不能;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客户需求,这对于安防厂商来说就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机会,挖掘出一个新的营收或是利润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安防的边界愈来愈模糊,就连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巨头的企业定位都已经不再是安防企业,而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与此同时,华为、阿里、中兴、腾讯、中国平安等行业巨头,纷纷跨界进入安防行业。安防,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泛安防时代。泛安防时代,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安防都已经不再是一个闭环的市场,安防行业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行业。开放、融合,已经成为安防行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12.
公安行业的安防应用集成不会独立作为一个技术的实现手段,而是一个全面的、协同合作的解决方案,也将给综合性安防企业和平台厂家带来更多机遇。  相似文献   

13.
沈文文 《刑警与科技》2013,(19):102-103
<正>中国安防行业自20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展至今,一直突飞猛进,市场多层面需求也衍生出安防的细分市场。如今,安防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扩展成为可以集成各行业业务管理、数据传输、视频、报警、控制于一体、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智能分析,调用的安防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80年代初期,安防行业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尽管还是一个相对稚嫩的产业,但它的成长速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自1986年开始,中国这片土地陆续诞生了无数家  相似文献   

14.
曹宁 《刑警与科技》2013,(Z1):100-102
<正>安防行业新技术的融入和不断演进,使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产业链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壮大,这些必将推动行业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中国的安防行业需求旺盛,发展迅猛,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实现安防产业规模翻一番的总体目标,年增长率在20%左右,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安防行业中视频监控产业处于核心地位,计算机图像技术、网络技术、芯片和核心算法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产品和技术正在持  相似文献   

15.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3,(24):148-149
<正>2013深圳安博会,要寻找一个国际巨头的姿态,在泰科安防设备展台,你很容易清晰明了。泰科安防设备是一个高度安防集成化的跨国巨头企业,他们在行业融合与产品融合方面做到极致,记者了解到,本届展会他们从门禁控制,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到定位系统,泰科安防设备是全系列知名安防品牌制造商,并向观众提供独一无二的安防集成平台,及快捷  相似文献   

16.
黄玉磊 《刑警与科技》2013,(10):187-189
<正>随着高清和智能化需求的急速发展,安防行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而作为数字化安防产品的核心,安防芯片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安防芯片的发展也反过来决定了安防产业未来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据了解,某芯片企业用于入门级市场DVR的芯片在2012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7.
<正> 核心观点2010年安防IT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将是安防行业进一步融合、分化、整合的关键时期,甚至是安防行业最终格局形成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安防行业在变革。在2016年北京安防展上,可看到许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非常广泛,而安全只是其中之一。当智能安防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联通起来,英特尔的端到端技术优势将有广阔的施展舞台,为物联网安装上更加智慧的眼睛和耳朵。智慧安防,从芯开始10月25日,以"智能安防,从芯开始"为主题的英特尔智能安防高峰论坛在2016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期间重磅开启,英特尔和安防行业合作伙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时代的安防行业面临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变革,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将物联网安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使智能监控发挥更大作用。英特尔以物联技术驾驭智能安防提及物联网,不得不赞叹英特尔的实力,记者在4月15-17日第四届深圳国际嵌入式系统展现场,领略了英特尔架构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深度应用。据了解,此次展会英特尔携手国内外合作伙伴展示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人只能发出一种声音,当这种声音成为大众共识,毫无疑问,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当下的安防行业,用盛世形容毫不为过,当刷脸时代进入大众视野时,安防行业也因人脸识别技术,完成了一次新的跨越。一个人只能发出一种声音,当这种声音成为大众共识,毫无疑问,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当下的安防行业,用盛世形容毫不为过,当刷脸时代进入大众视野时,安防行业也因人脸识别技术,完成了一次新的跨越。本文就从产品技术和行业应用两大方面来解读,安防行业的刷脸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