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中,面临着部分大学生艺术作品与核心价值观、经验世界与道德世界双重背离的困境。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审视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及其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向、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路径上,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设立红色文化工作室和师生流动文艺宣讲团,采用双维文艺教学法,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认知、情感认同和践行引领。  相似文献   

2.
基于接受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在一定接受环境中,通过一定接受中介,对作为接受客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价值认知、认同和践行。针对当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大学生价值迷茫等问题,我们应围绕引导接受主体、完善接受客体、改进接受中介、优化接受环境等要素选择合理路径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先贤的思想智慧结晶,也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科学厘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关系,积极探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的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好的思想导向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海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高校应从海丝文化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进社会实践活动、进校园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如何旗帜鲜明地倡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情况,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内化为大学生稳定的思想、信念,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与习惯,发挥好大学生的自身主动性,提高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力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层面的接受度上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渠道,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和青年对自媒体的接受与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自媒体逐渐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自媒体本身所固有的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碎片化等特点,对尚未形成完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年而言,无疑是他们正确认知社会的一大挑战。因此,亟需在顺应自媒体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自媒体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长效机制,以正确引领青年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等不同层面看,当代青年价值观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存在知、信与行的矛盾,个人、社会与国家的矛盾,工具性认同与价值性认同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中存在无根性、模糊性和低效性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优秀文化为价值载体,负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也需要转换为可信、可行、可亲的涵养形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学生的精神追求。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理性认同,增进情感认同,强化行为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增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积极创新社会实践路径,实现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前沿演进与热点领域,采用知识图谱对中国知网(CNKI)上的718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前沿演进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且与国家出台相关文件同步;(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及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探讨"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激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有助于引导当代中国青年发展。青年群体有其特有的现实境遇,针对青年的特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方式上既要传承也需创新,理论认知、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是塑造青年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的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11.
谭子 《工友》2023,(12):12-21
<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可以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地生根。202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引导广大法官正确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近几年来,各级法院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通过鲜活的案件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当前制度设计、政党决策、文化发展、公民教育的价值依托,是一种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的科学意识形态。它虽然要以日常生活为始源,或者说日常生活是其重要居所,但它与日常生活发展逻辑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理论的普遍性、概括性、抽象性和高瞻远瞩性。因此,缓解价值理论的未来性、宏大性、普遍性与日常生活的当下性、实用性、情境性之间的冲突,是面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迫切要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人阶级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践行者。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与维护者,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发挥教育和维护职能,利用拥有的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职工合法权益,不断凝聚职工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非常重要.认同的内容包括农民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的认同、改变和提升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保障内容和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内容.农民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外化”过程和“内化”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岭南民俗是粤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土壤与根基,其兼容并蓄、创新求变、重商务实、多元融合的精神,在粤大学生的价值观融合方面有很强的影响力。粤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冲突、消费主义文化影响、社会转型中的价值选择表现出价值融合能力,对粤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重视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强调共识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并关注多元价值的融合与分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信仰,工匠精神既在价值内涵上与其高度一致,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花大力气弘扬工匠精神,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勇克难题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完满境界。如果从国家富强、社会公正、人生敬业等方面深入探讨工匠精神,可以发现,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教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通过对北京大学部分青年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青年教职工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度较高,而行为倾向有待加强;在践行方面,青年教职工践行度较高,但榜样作用和传导作用有待提高。与此同时,影响青年教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14,(10):46-47
近日,团留坝县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基本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各团组织积极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传递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面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应该积极培育"中国工人阶级核心价值观",努力使其成为工人阶级判断和参与各项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一、总结构建工人阶级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要求1.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作为其在工人阶级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创造的文化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先辈传承下来的精神宝藏,是历史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鲜明而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文化滋养,是当今青少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因素为"五常"美德,即"仁义礼智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尤其是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须。传承"五常"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从小抓起,其途径主要有:诵读传统经典、传颂历史故事、引导修身立德、培养德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