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日里,荷风送香,又到了绿池赏荷的好时节。西湖荷花别样红杭州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赏荷名地,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赞誉西湖荷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到盛夏时节,西湖便成了荷花世界,在湖面_L到处可欣定至u那红荷灼灼、〔l荷皎皎、粉荷盈盈的神韵,放眼四望西湖,碧似青天,灿若云锦,阵阵馨香,令人陶醉。曲院风荷为著名的西湖八景之一,每到炎夏酷暑,是人们贪荷消夏的最好去处。荷开东湖碧波中武汉东湖水面辽阔,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万朵荷花竞相怒放,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壮观的巨幅返乡图。"红白莲花共玉瓶…  相似文献   

2.
《春秋》1998,(5)
尚勇,是我省画坛以清新脱俗为特征的一位中青年画家。他的作品经常参加省市与全国性的美展。1989年他采用工写结合的方法创作的《山林春晓》,因其具有明快又不失典雅的风格,深受同道与观众的赞赏,曾被《山东画报》刊登并转载于《美术大观》杂志上。牡丹、荷花等是人们常见的花卉,经他的描绘,却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兼工代写荷花则  相似文献   

3.
苏星 《当代广西》2013,(14):59-59
<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阳光明媚里,来到平果县坡造荷花基地,置身于荷的世界里,才能真真切切体会到这番诗意。放眼望去,水波潋滟,莲叶田田,荷香阵阵,一株株被誉为"花中仙子"的荷花摇曳风中。让人惊喜的是,荷花基地里的300多亩葵花,也已朵朵怒放。平果县坡造荷花基地于2010年3月开始种植,目前已达3000多亩,这片荷花山水画廊是平果县打造"绿平果"、建设生态平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业强县的平果县,在大力发展工  相似文献   

4.
她家住在北京莲花池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她爱看池中的荷花,年复一年,看不够。她爱嫩绿的荷芽悄悄地露出水面,也爱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尽情舒展;她爱粉色的荷花箭高高挺起,也爱丰实的莲蓬张着甜甜的笑脸……她在望着这生机盎然的荷花的时候,有时会浮想联翩。后来,她把池中的荷花“移植”到画纸上,挂在画室中,一年四季天天都能欣赏荷花的情趣和诗意。 不,不是“移植”!她画在纸上的荷花绝不是莲花池中的荷花,而是她心目中的荷花。这荷花比池中的简之又简,删之又删,有的清秀超脱,有的凝重浑厚,有的狂奔飞舞。其笔墨到位,一点一拂力透纸背,且虚中有实,留  相似文献   

5.
曲芯 《台声》2004,(5):66-69
洞庭湖的千亩荷花荡非常有名,特别是那里盛产的湘莲更是莲中珍品。每到夏天荷花盛开的季节,那里就真正成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神仙洞府。  相似文献   

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到了荷花盛开的炎暑季节。 旧传农历6月24日为“荷花生日”,每到这一天,江浙一带“画船萧鼓,竞于荷荡观荷纳凉”。沈朝初《忆江南》词描述了当时的盛况:“苏州好,甘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船,水精冰窨劈西瓜,痛饮对流霞”。如今,“荷花生日”已经不大有人提起了,但赏荷纳凉  相似文献   

7.
爱莲说     
宋代击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把对荷花之爱描写到了极致——出污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所以才脍灸人口,流传千古。荷花之美丽,赏心悦目:荷花之清香,沁人肺  相似文献   

8.
肖妮 《人权》2010,(4):45-47
中国当代诗人顾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相似文献   

9.
“五一”期间,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门前车水马龙,由著名爱国人士陈立夫先生题写的“曾玉衡、李显八十八同龄书画联展”大幅字匾格外引人注目。随着涌动的人群,我有幸参观了联展,并拜见了著名书法家、诗人曾玉衡先生。曾玉衡(钰衡)号叔坚,1910年出生于湖南隆回。当我认出曾老时,88岁的老人正在与湖南省政协主席刘夫生、  相似文献   

10.
正惊蛰时,我接到吴景腾电邮来的荷叶图片,上面有些毛毛虫;春分时,吴景腾寄来荷叶迎风;谷雨时,他又拍了含苞的荷花,层层包裹的淡淡粉红,在池塘里与昆虫对话。接下来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吴景腾几乎总是踩着节气的鼓点,寄来荷的各种景致。一年四季,他守候着许多地方的荷花。他的时间随着二十四节气运转。除了平日拍荷花,每逢节气也一定  相似文献   

11.
一位诗人曾写道:人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有一位哲学家注解:诗意地栖居,才是人类永久的企盼。  相似文献   

12.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7,(24):16-23
朦胧派诗人北岛曾有一首一字诗:"网"。他绝料不到这个字在多年后会成为国人的经济图腾。从建成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到拥有自己的CN顶级域名、教育网、商  相似文献   

13.
江苏诗词协会成立十年了。十年来,我认识许多离退休干部,其中接触较多、写诗较多的,是年逾古稀的二老:陆荫同志和李子建同志。当然还有其他不少能诗善画的同志。我综合他们写的传统诗词看,其作品生命力经久不息。我国作为诗之国度,从传说时期开始,可以上溯到唐尧虞舜时代。据《尚书·尧典》,虞舜曾说过"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话,这不仅是最原始的诗与歌的定义,也对当时的诗人与歌手的写作方法,做了最简明的概括。历史发展到20世纪,毛泽东、郭沫若都曾反复引用过这些话。中国诗歌的历史,长达五千年左右,是中国人民足以自豪的文化与文学的辉煌传统。在20世纪前半期,关于"诗言志",闻一多、朱白清等前辈诗人,作过详细阐释。我记得较清晰的是,闻一多曾把"志"字诠释为"怀抱",表明"诗言志",不仅仅限于表现诗人的  相似文献   

14.
对日本侵略罪行的严正谴责──泰戈尔1938年给日本诗人野口的两封信任鸣皋译编者按: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血腥战争,激起世界人民的强烈义愤,也遭到了印度著名诗人、文豪泰戈尔的严词谴责。曾与泰戈尔交往的日本诗人野口米次郎(187...  相似文献   

15.
粥中荷色     
家乡河流纵横,湖畔、池塘甚多,水中的荷花便成了夏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酷暑来临,荷花绽放。这时,家乡的水塘俨然是一片绿海碧浪,荷叶一层层地铺陈,一层层地漫开,绵延推涌,几支或白如雪、或粉似霞的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新年前夕,“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曾作为偶像的诗人汪国真如今却在音乐领域演绎出了另外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17.
寻根     
<正>又一次走进这片红土地,走进有"成功从古田出发""胜利从这里启航"之誉的上杭县古田镇。正是七月时节,古田会议旧址前的大片荷田荷花绽放,早晨的荷叶、荷花沾着晶莹的露珠,娇滴滴的。我走在荷田的栈道上,欣赏着一朵朵荷花,红色的、白色的,有的已经完全绽放,有的还是含苞待放,有的却是完全落去花瓣,留  相似文献   

18.
王伯敏     
《今日浙江》2013,(7):60-60
王伯敏,台州人,早年师从国学大师、山水大师黄宾虹,是我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诗人,曾被潘天寿赞誉为“不仅专史,能诗叉工画,实在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9.
“他爱诗如命,对推动诗运,更是不遗余力。在他主持《葡萄园》诗刊编务期间,曾大量刊登年轻诗人的作品,对提携后起之秀,付出过很多的心血。目前,台湾不少中青年诗人,都曾受过葡萄园的帮助。”——这一段话,是台湾《秋水》诗刊主编、女诗人涂静怡对著名老诗人、台湾诗歌艺术学会理事长、《葡萄园》诗刊社长文晓村由衷赞美之辞。事实上,文晓村不仅是台湾诗坛上一个成就斐然、十分爱护和提携新人的诗人,一个始终主张“国粹”——即中国诗歌要有中国特色的诗评家,更是一个推动诗运、弘扬诗教的歌手。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曾赞颂陈毅“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而作为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无疑传承了陈老总“本色是诗人”的一面。近日,《今日中国论坛》记者采访到了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对外友协)会长的陈昊苏,请他就中国的民间外交等问题畅谈了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