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7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根据推算,其中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占4%左右。  相似文献   

2.
绿色电力 是指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采用绿色电力的好处不仅在于它能够减少煤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缓解区域环境污染,而且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是在全球都被大力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目前实行绿色电力机制的发达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近20个国家。在我国城市中,上海市率先实施绿色电力机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进行尝试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于浩 《中国人大》2009,(18):3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德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所需的绝大部分能源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历来将节约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之一,并在长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做法。经济性、保障持续供应和环保是德国制定能源政策的三个同等重要的目标。尤其是1998年主张环保节能的绿党上台执政以来,德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如《可再生能源法》、《生物能源法规》、“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等一系列有关环保和节能的法规与计划,  相似文献   

5.
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伟进  陈伟  易明 《理论月刊》2008,(6):144-147
化石能源(煤炭和石油)的无节制消费,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会造成化石能源的加速枯竭进而危及国家能源安全.转变能源消费观念,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冲破当前能源消费困局的理想选择.但是,要将这一选择付诸实施却不得不面临资金、技术,政策甚至观念上的障碍.本文介绍了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情况,分析了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成功实践,结合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个化石能源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据公开资料数据,我国目前已探明的原油、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4%和1.2%,人均石油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7.1%,人均天然气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3.2%。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约2.3亿吨原油和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别占国内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的55%和50%。由于石油自给能力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石油资源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我们只有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新的可再生替代能源才能保障能源安全。对此,我省政协委员也一直投以关注的目光,连续多年提出相关提案,并被列为省政协重点提案予以督办。  相似文献   

7.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丹麦走在了全球的前列,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用全球的气候领跑者或者绿色能源的领先者来形容丹麦,一点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前瞻     
《创造》2011,(12)
地热能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 据报道,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地热能已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国家初步计划在未来5年,完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亿平方米,预计总市场规模至少超过1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将掀起新一轮高潮,除了会促进地源热泵设备制造和销售产业发展外,有关地热利用的能源服务产业也会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前瞻     
《创造》2011,(12):21-21
地热能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 据报道,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地热能已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国家初步计划在未来5年,完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亿平方米,预计总市场规模至少超过1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将掀起新一轮高潮,除了会促进地源热泵设备制造和销售产业发展外,有关地热利用的能源服务产业也会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行业     
《创造》2011,(10):23-23
高能植物能源研发和利用前景看好 高能植物又称高能高产植物,具有极高的光合效率,能够直接燃烧或提取能源物质,其生物质能就是最典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它的研发和利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1.
动态     
《创造》2011,(9):21-21
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全球领先 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9月21日在京发布的最新报告称,由于石油及煤炭等传统能源供应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正投入巨资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报告指出,早在两年前,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同时预测今后20年还将继续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5-96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统称为可再生能源。我国把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基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利用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3.
蒋泰维 《今日浙江》2012,(15):26-27
面对当前经济科技形势,“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旋律,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两次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占GDP3%的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无线网络、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提出“欧洲2020战略”,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国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各类节能环保技术,提出2020年绿色能源将占其能源总需求的35%。英国在生物制药、绿色能源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以煤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产量居世界第一。据报道.中国每增加1美元GDP.所耗能源为世界平均量的3倍.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一方面要立足国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5.
付东宁  王晓春 《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3):F0002-F0002,F0003,F0004
大同车务段1961年10月1日建段,是太原铁路局的运输和收入大户,是大秦线运输煤炭能源的源头装车单位。2007年运量完成7112万吨,同比增长739万吨;运输收入完成45.5亿元,同比增收5亿元。2008年运量任务是8936万吨,比07年实际完成增加了1823万吨,增幅达到25.8%;运输收入任务是79.57亿元,比去年实际完成增加了33.41亿元,增幅达72.4%。分别占太原局总量的近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魏蔚 《人民论坛》2015,(2):239-241
随着俄罗斯能源政策的转型,特别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署,迫使俄罗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划等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俄罗斯发展可再生能源条件的改善,也使中俄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逐步展开。中俄可再生能源在各自国家的健康发展是合作的基础,同时还须注意合作的长期性、合作的先后顺序及合作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前瞻     
《创造》2011,(6):19-19
地热能将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 据悉,我国初步计划在未来五年,完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亿平方米,预计总市场规模至少在700亿元左右。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李元普分析指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将掀起一轮高潮,除地源热泵设备制造和销售行业会进一步发展外,有关地热利用的能源服务产业也会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热能:可再生的绿色选择随着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可采储量的减少及价格的上涨,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地热这一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力度。2004年全球直接利用地热能达261418万亿焦耳,比2000年增长了40%。2004年全球直接利用的地  相似文献   

19.
于浩 《中国人大》2009,(24):3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法律,不仅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出了议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创造浙江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慧 《今日浙江》2009,(15):22-23
浙江蕴藏丰富的新能源资源 能源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浙江既是典型的一个能源“穷”省,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2008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5117万吨标煤,其中一次能源自产率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5%,大部分的能源依靠外省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