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近代史册不难发现,列强侵略中国以日本最为凶残! 19世纪末,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权的象征——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也叫西太后),窃用巨额海军军费在京城西郊大兴土木,修建了供自己吃喝玩乐的皇家颐和园,大大削弱了我国海军的建设。使本来比日本海军还强大的中国海军力量,远远地落后于日本,由于清朝末年的腐败堕落,清庭的软弱无能,日本及世界各国列强开始大规模地侵略中国。 1894年,日本在朝鲜为东学党之  相似文献   

2.
正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侵略辽东半岛。最早侵入的是英帝国主义,紧接着,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也入侵东北。日俄为争夺在辽东半岛的利益,于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后,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条约》,日本夺取了长春至大连  相似文献   

3.
《新视野》1985,(5)
1、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性质及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在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之下,中国由古老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基本特点是:(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1785—1850),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伟大民族英雄。今年八月三十日是他诞辰二百周年,福建、广东、北京等地,都举行了纪念会与学术讨论会,以缅怀他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传统。发生在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林  相似文献   

5.
在列强侵华史上,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是一个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殖民侵略机构。从1906年到1945年,它在中国大陆从事侵略活动达40年之久。满铁的历史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马寿千 《共产党人》2005,(14):52-53
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侵略者用炮舰和鸦片打开了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侵入的影响,首先从东南沿海和内地开始,边疆地区遇到列强蚕食和瓜分的危机,中华各民族面临着空前的灾难。从沿海到边疆,凡侵略者所到之处,各地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散居各地的回族人民,包括在清朝军队里服役的广大回族官兵,同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一起以不同形式参加了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并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八九四年七月至一八九五年三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以并吞朝鲜和侵略中国为目的历时八个月的侵略战争。由于战争开始于一八九四年,这一年按中国夏历干支纪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的封建国家。从一八六八年开始,明治天皇实行了维新,资本主义才有了比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至20年代初的五四运动时期,它是近代社会演变的历史产物。本文试图结合近代社会的演变过程,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生作一探讨。一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引起的整个社会经济的演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延续达两千多年之久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趋于解体,新的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逐渐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6,(4):53-54
清光绪年间,正值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华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正义斗争中,曾出现了不少血染疆场、壮烈捐躯的民族英雄,著名的回族爱国将领马福禄便是其中的一位。马福禄(18521900年)字寿山,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市)韩家集人。其父马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末 ,帝国主义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它们不仅向中国输出大量资本 ,而且强租中国的港湾 ,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1895年到1899年 ,中国被分割得支离破碎 ,日、俄、德、法、英等在中国都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国虽然姗姗来迟 ,但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在中国得到了同其它列强一样的特权。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使中华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义和团 ,起山东 ,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是从1899年开始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大刀会等民间…  相似文献   

11.
从 18 4 0年鸦片战争开始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长达 10 0多年的野蛮侵略 ,其中 ,日本帝国主义是最凶恶的侵略者之一。特别是从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 ,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长达 14年的侵华战争 ,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累累罪行。本文所提或许只是日本侵华罪行的万分之一 ,但由此亦可见其凶残狠毒之一斑 !穷凶极恶的军事侵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妄图独占中国是蓄谋已久的。自 186 8年明治维新开始 ,日本就确立了以侵占中国东北、征服全中国、称霸亚洲为目标的大陆政策。在此后的 70多年里 ,日本帝国主义先后…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历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其中对中国疆域完整造成损害最大、创伤最深、影响最远者,莫过于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略。领土侵略是沙俄对华侵略的突出特征。沙俄对中国的领土侵略开始于十七世纪,而主要实现于十九世纪。其中对中国东北黑龙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进行了千辛万苦  相似文献   

14.
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近代中国,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国家的主权被剥夺,经济命脉被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封建专制主义的清王朝统治中国已有二百年,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严重形势下,不能采取有效的自强措施,反而压制一切使中国政治和社会有所进步的趋势,顺从帝国主义的意愿,听任他们宰割中国。清王朝在它的末期已成为一个卖国的、极端腐败的、扼杀中国的生机因而深受人民痛恨的政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那时,…  相似文献   

15.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中国,强迫腐败没落的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生活在中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人民,除了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民族压迫之苦外,还受封建王公制度的剥削。他们在苦难中挣扎,在困境中抗争,寻求民族生存的出路。绵延半个世纪的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是蒙古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独特形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独贵龙”运动,发展为飘扬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蒙古民族解放斗争的一面红旗。“独贵龙”,蒙…  相似文献   

16.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内有封建阶级的残酷统治。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起,先进的中国人,纷纷寻求救国的真理。可是,他们都没有给中国找到出路。洪秀全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国家寻找革命真理的先进人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60年代起,福建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在各地就此起彼伏,把社会各阶级、阶层都卷了进去,形成自发、广泛地反对西方列强对我国侵略的斗争。一天主教在明朝末年就传入福建,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廷曾明令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活动。基督教在鸦片战争前也派传教士到福建沿海活动。英国传教士郭士立乘“阿美士德”号商船,以“游历”为名,窜入厦门、福州等地,搜集沿海的地形、军备、风土民情等情报,为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和掠夺在华利益出谋划策(参见郭士立:《中国沿海三次航行记》,第二、三章)。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10)
<正>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中,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也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命运,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文化,长期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但是到了近代,却逐渐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超越,又不断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民族危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论"属于泊来品,是由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偏见发展而成的,其目的就是为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提供理论支持,它完全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绝没有"长期停滞",相反,是长期发展、长期兴盛,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堪称人类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先进、最成熟、最完善的形态。"长期停滞论"在历史上充当了西方列强掩盖其侵略、瓜分中国罪行的遮羞布,干扰和破坏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必须加以彻底破除。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9):49-49
新闻背景:胡锦涛总书记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