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光育 《民主》2015,(2):27-28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对此,各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讨落实,县(区)级人民政府签订责任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势推进,投入资金、出台政策,如校舍改建、设施增补、教师流动、校长轮岗、名校集团化办学、区域协作组等,的确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众多客观原因,城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仍然存在明显差异,特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是中国公共管理领域重点讨论的话题。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教育服务的不充分与不对等是造成教育不公的主要原因。以2005年湘南H区义务教育状况为样本,运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教育财政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地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及其原因。由于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和重点校制度,形成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以及"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天壤之别,从而导致了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公共教育的不平等。因此,要最终促进公共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必须纠正原有的政策偏差,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确保农村教育投入的优先性;必须打破原有办学特权,实现办学点和生源的均衡配置;必须实施鼓励和优惠政策,避免城乡教育"马太效应"的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3.
陈自力 《民主》2013,(7):27-28
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长期存在,这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差距悬殊、“择校”现象长期“高烧不退”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就必须改革现行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4.
关注农村义务教育 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文 《民主》2011,(5):13-14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标题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一章第二节专门用一节来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强调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城市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可谓目标明确,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5.
杨小红  高龙梅 《学理论》2014,(3):271-272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对于我国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情况比较严重,表现在师资配置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失调、教师专业素质低下等,这些问题存在并且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推进西部地区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瞭望》2010,(29):23-2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将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筹教育发展观强调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来考虑国家的教育发展,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普遍提高城乡人口的现代化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不仅义务教育,我国城乡教育在整体发展上同样存在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别和城乡教育的制度性落差等。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政策,体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王贤德 《学理论》2014,(4):104-105
新世纪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把握新的发展契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实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教育财政体制的困扰。在新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构建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财政体制,要做到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建立返乡奖励、扶助机制;建立评审、监督机制;构建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9.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关键在于学校的均衡发展,包括学校合理布局,生均教育经费、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和师资配备的均衡等多方面。各级政府在制定教育法规、政策时,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均衡合理配置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为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保障农民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权益、开展对口帮扶、促进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长期存在的二元城乡结构、学校间投入的不平衡等因素,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栾俪云  于莉莉  李海燕 《学理论》2009,(12):193-195
根据广州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按照基础教育的层次结构,分别对广州12个区包括县级市的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基础教育的升学率和教师学历的达标率方面基本趋于平衡,适龄儿童的就学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区域间辍学率、区域间教师职称和办学条件方面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4,(7):4-7
<正>2012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将该项工作列为重点并采取措施积极推动。2013年,民进中央以"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课题,在安徽、天津、河北、海南和江苏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民进辽宁、内蒙古、重庆、四川、宁夏等省级组织也按照统一部署在当地开展同步调研。  相似文献   

13.
金高品 《团结》2006,(4):43-44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不公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巨大;另一方面,有限教育经费的使用,片面向城市、重点学校集中,出现盲目攀比的不良倾向,造成巨大的学校差距。这一制度是导致炽烈择校热、高昂择校费的主要原因,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凝固、扩大了社会业已存在的阶层差距,带来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强调政府的责任。政府是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在当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重要取向的…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拉大了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教育不均衡问题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仍然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金依俚 《民主》2007,(1):18-20
义务教育均衡化,一个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却在一段时间使义务教育话题变得如此沉重。为什么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问题在今天会如此凸现?义务教育应该均衡发展吗?义务教育均衡化,政府应如何作为?这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一、走向均衡化——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义务教育应该均衡发展。所谓均衡发展,既指义务教育在规模数量上整体的平衡合理,也包括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水平的基本平衡。从理论上讲,义务教育均衡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当…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的特征.衡水市义务教育近几年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不均衡状况依然存在.对衡水市义务教育现状开展调查和研究,以期发现目前衡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衡水市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促进衡水市桃城区义务教育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7)
教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基础教育要以义务教育为重中之重,而当前义务教育要以区域、校际和群体均衡为根本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义务教育均衡化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化解义务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对于教育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内涵是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和谐的题中之意,而义务教育均衡化对特色教育的追求则是实现我国高水平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做了详细的论述,提出要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实现教育公平。农村与城市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是制约教育公平的一大因素,因此,从农村与城市义务教育各自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二者存在差距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建国 《学理论》2010,(17):197-198
农民文化发展权的实现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密切相关。我国农民文化发展权存在缺位现象。立法应明确规定文化发展权;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坚持教育公平立法;以教育公平为价值理念,打造责任政府;合理分配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保护下的农民文化发展权。  相似文献   

20.
侯少博 《学理论》2008,(18):37-38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它涉及教育的民主与公平,也是政府办让人民满意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既是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师资配置、调整网点布局等一系列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