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蔡英文和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中获胜,并将在5月20日正式上台执政。但选前还在强调"和解共生"的民进党和蔡英文,选后却很快变了脸,还未上台就开始利用"转型正义"之名,积极推行"去国民党化"和"去中国化",对国民党展开政治追杀。民进党首先瞄准的对象就是孙  相似文献   

2.
正7月17日,民进党举行了"全代会",除进行重新执政后全盘翻新的权力改组之外,更突显及建构出蔡英文定于一尊、党内无可撼动之地位已然确立,从党内有人提出"废除中华民国"以落实"转型正义"与"维持现状决议文"取代旧有"台独党纲",但两者皆被蔡英文指示送交民进党中执会研议的情况可看出,民进党内的路线之争,全然取决于蔡英文一人的意志。深入来看,民进党内"独派"提出"废除中华民国"以落实"转型正  相似文献   

3.
在蔡英文主导下,2011年民进党在党内斗争风潮和岛内选罕刈旦十俳佃剐进。4月以刚,氏进党陷入2012年“总统”候选人党内提名竞争,掌握党权和控制游戏规则的蔡英文出线。此后,民进党推出蔡英文和苏嘉全搭档参选,“蔡苏配”与国民党“马吴配”展开全面选举对抗。但是,蔡英文、民进党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在意识形态和大陆政策上固守“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从而制约了民进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蔡英文当选民进党主席后,面对的挑战之一是如何面对民进党"逢中必反"的恶名与政治标签。"逢中必反"是民进党多年来一贯的政治立场与做法,在苏贞昌出任党主席后变得更加严重。有民调显示,多数民众认同民进党"逢中必反",并成为民进党的新政治标签,这对民进党的发展尤其是蔡英文的"总统之路"是一个沉重包袱。原因在于,民进党的"逢中必反",就像马英九被贴上"无能"标签让马英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蔡英文担任主席以来民进党在大陆政策方面的主要表述,厘清了现阶段民进党大陆政策主张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探析其可能的实施路径。本文认为,如果蔡英文及民进党上台,他们将会推行一条"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所谓"稳健台独"的路线。  相似文献   

6.
安东 《台声》2014,(7):54-54
<正>蔡英文回锅任民进党主席后的首次中常会,原本决议民进党方面不参加台"行政院"举办的"经贸国是会议",最终讨论决定由民进党执政县市长自行决定是否与会,并决议另举办"公民经济会议"和台当局拼场。任何可以杯葛的时候,都不忘扯下后腿,这倒也符合民进党的本色。但如此一来,这场会议最终落得如何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
日前,TVBS公布最新民调显示,"双英"获得的支持率大幅拉近,不仅马英九领先蔡英文仅剩1%,甚至在推估得票率后,蔡英文的支持率已首度领先马英九。该民调公布后,蓝营一片恐慌,绿营则以为"鸿鹄将至",喜上眉梢。民进党发言人陈其迈趁势声称,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连任,民进党在立法机构获得过半席位。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着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变化和台湾将何去何从,更加感到台湾问题的复杂和岛内政治舆论环境的诡异。这场选举,民进党蔡英文为争取连任,用尽一切卑劣手段,主导一场不公不正的肮脏选举。这也是20多年来,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以及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9.
纪欣 《台声》2011,(9):48-48
8月23日,备受关注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十年政纲”两岸篇,在久闻楼梯声后终于登场。然而纵观书面“政纲”,处处云山雾罩,真被“陆委会主委”赖幸嫒料中,蔡英文的主调仍然是“空”与“变”。  相似文献   

10.
, 《两岸关系》2013,(5):34-35
李登辉曾主政台湾12年,在下台前后,走向比民进党还要"台独"的"台独"路线;但是,民进党如今全力倡议停废核电,李登辉却迄今未改其支持核电的立场。此中差异,耐人寻味。李登辉的"台独"路线与民进党同,但李的核电思维却与民进党异。李登辉几度质疑蔡英文的"非核家园",他说"非核要怎么非?",  相似文献   

11.
观察蔡英文近来的政治言行发现,"新政治文化"只是政治谎言,只是美丽的传说。蔡英文打着"新政治文化"的旗号,还在延续陈水扁与民进党的"旧政治文化"与"民粹政治文化",还在制造政治仇恨、制造族群对立。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8,(18)
正标榜"民主进步"的民进党,最近一连串的作为,以及党政高官的不当发言,迭遭各界批评是"民主退步";蔡当局甚至还大搞两手策略,一方面硬推促进转型正义;另一方面却制造"绿色恐怖"的氛围,掀起各方不满声浪。首先是蔡英文南下勘灾的争议。蔡英文明明先在云豹甲车上微笑挥手,后经灾民强烈要求才下车涉水,  相似文献   

13.
何标 《台声》2010,(5):35-35
<正> 蔡英文充任民进党"党魁"以来,挟持"县市长"及"立委"选战接连取胜的优势,以学者从政风度及与陈水扁柔性切割的手段,被各方"刮目相看",赢得绿营一片"赞美之声"。然而,"赞美声"背后,蔡英文面临的现实和未来并不容乐观。面临的困境蔡英文面临的诸多困扰,主要来自民进党内部。首先是5月下旬的党主席选举。她本人"当仁不让"地要求连任,从目前民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5日,民进党第15届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当选。这不仅创下民进党主席选举以来最高得票数,也显示民进党人对蔡英文重掌党权,带领民进党打赢未来两年一系列选战高度期待。然而,蔡英文上任后,将面临应对2014年"九合一"选战,凝聚派系团结,推动党务及"宪政"改革,处理与公民团体关系等诸多挑战。蔡英文能有多大作为,各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5.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十年政纲"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人曾估计"五都"选举之前会出台,后来又说"五都"选举之后会出台,然而都过去了,却一直未见"十年政纲"的出台。  相似文献   

16.
黄涛 《两岸关系》2015,(3):14-16
<正>1月21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蔡英文2014年回任党主席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就国际、两岸、台湾内外整体情势进行评估,并就两岸城市交流进行讨论。蔡英文在会上提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三个有利"和"三个坚持",要求民进党执政县市建立"处理两岸事务之机制",并加强信息和经验共享。台湾舆论认为,蔡英文回避"九二共识",主要意图是独揽绿营两岸政策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7)
正摘编自3月16日香港《大公报》即将上台的民进党当局首位"行政院长"千呼万唤始出来。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者、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宣布由前"财政部长"林全出任新当局"行政院长"及负责"组阁"事宜。林全这些年先后担任小英教育基金会执行长、民进党智库"新境界"执行长,更是蔡英文选举政纲的操盘手,早已被视为蔡英文的头号幕僚,如今成为蔡英文当局的政策执行长,岛内政坛并不意外。  相似文献   

18.
正台"九合一"选举后,舆论界、学界对民进党遭受挫败的讨论和分析,可谓汗牛充栋,总体上有蔡英文执政失利危机、民进党系统性崩溃危机、蔡英文只有一个任期的宿命、台湾地缘政治危机等观点。笔者认为,各家分析已经透过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治理不彰强烈不满的表象,深入到解读台湾民众集体"理性"背后的内涵。近年来,"危机"一词在台湾被广泛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20)
正摘编自9月29日香港中评社9月28日下午,蔡英文前往桃园机场视察,现场一位陆客突喊"和平统一"。当天是民进党30岁生日,蔡英文在这一天听到"和平统一",但她没有回应就离去。此对民进党而言,说明"和平统一"今后是回避不了的挑战。民进党主张"台独",至今仍坚守"台独党纲"。迫于社会的压力,民进党目前虽不弃"独",但已无法再高喊"台独",也承诺不搞"法理台独"。而大陆民间要求  相似文献   

20.
彭韬 《黄埔》2020,(3):22-24
2020年1月11日台湾大选落幕,蔡英文胜韩国瑜265万票连任,民进党以61席过半继续成为台“立法院”第一大党,台湾政坛再次形成绿色绝对统治,并确定了“绿大于蓝”的政治版图。民进党靠“民粹”斗争起家,蔡英文执政4年,政绩乏善可陈,为争取选票,只能变本加厉地攻击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蓝营“倾中”,营造选民支持国民党就是变相“卖台”的政治氛围。蔡英文上述动作意在将岛内普通政治斗争上升为意识形态对决,将选举矛盾导向统“独”矛盾,通过制造社会“危机”为选战加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