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风窗》2016,(6)
正许多华人虽然生活在美国这个社会,但实际上只生活在美国现代文明的物质层面,对美国政治操作非常疏离,加上华人内部不够团结,华裔无法形成共同的声音,影响美国政治。对于大多数美国白人,美国梦的定义很简单:有一栋遮风挡雨的小屋,有一个休闲烧烤的后院。华人新移民把这个定义延伸了,不光要有好房子,还要有光宗耀祖的孩子。华人中年新生代移民,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政治意识、社会制度上的对立以及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的作用,使美国社会产生了一股反共主义思潮,并很快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本文从两党政治、公众舆论、利益集团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反共主义外交的国内政治根源.  相似文献   

3.
徐斌 《当代世界》2010,(3):43-44
美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政党的地位和作用,但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长期以来轮流执政,控制着各级政府和立法机构大权,在制定国家和社会政策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6年总统大选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新界定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时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收缩移民政策,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其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全球化冲击下,美国中产阶级出现"空心化"现象。一方面,中产阶级中下层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不保,经济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社会流动性减弱,"美国梦"的实现难度陡增。第二,"美国身份认同"危机因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而爆发,令部分白人产生严重的不适与不安。第三,政治极化使两党难以在国会内达成妥协,联邦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民众对政治精英和主要政党的信任度降到历史低点。美国政治体系"失效",令民粹主义抬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短期内将推行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继续将外部因素作为"替罪羊",以回应国内民众的诉求;外交政策会出现回摆,但美国不会退出全球化。外界不应高估美国的逆全球化立场和影响,但应做好准备应对一个倾向"孤立"的美国。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3月初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美国中情局局长罗伯特·米勒称, 恐怖分子有可能通过偷渡集团从墨西哥渗入美国。尽管在过去10年里,美国一直在加强对边境的巡逻,但最近几个月以来,从美国西南边境越境的被捕者中,非墨西哥人数仍在增加。美国移民政策再次成为美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正是美国日益紧闭的边境促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法移民铤而走险,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改变其移民政策,是政治原因?是经济原因?还是其他……布什良策在参院受阻在加利福尼亚东南方向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长满灌木的峡谷中随处可见一条条狭长的羊肠小道。这是那些来自墨西哥的偷渡者经过时留下的。他们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美国会中期选举年,移民问题太敏感,议员在国会的投票记录很容易被政治对手利用,所以两党议员都宁愿看到移民改革拖延。另一方面,眼看温和版移民法案被否决,原定的庆祝“客籍工人计划”通过的活动就改成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  相似文献   

9.
选举权是西方选举民主的重要基石。19世纪初,美国通过取消对财产、宗教、种族和性别等投票资格的限制,逐步实现了建立在普选制基础上的大众民主。然而近年来,美国选民政治参与水平不断降低,其重要原因是两党激烈的政党斗争客观形成并加强了对选民投票权的"再限制"。两党以州为单位,围绕选民身份核验、预先投票和邮寄选票等制度展开激烈斗争。选举优势来源的差异导致两党关于扩大抑或维持选民联盟问题产生分歧。民主党借身份政治扩大选民基本盘,主张进一步放松投票限制"扩大联盟";共和党以防止选举舞弊为由加强投票限制"维持联盟",以避免选举相对优势下降。选举政治被两党政治所裹挟,"民主"从目的沦为党争的手段,是引发2020年总统大选选举乱象和宪制危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抗议骚乱席卷全美乃至蔓延到世界多国。特朗普政府处置不当、自媒体广泛传播、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以及美国社会戾气加剧等,是引发抗议骚乱的主要原因。美国当前的种族冲突有其深刻背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持续较量、强调身份政治引发的对抗、黑白群体在社会财富和权力分配方面的认知差异都在其中推波助澜。但近年来黑白群体在种族歧视问题上的分歧正在缩小,而两党之间对抗的加剧才是种族问题更显突出的主因。弗洛伊德事件虽然促进了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的反思,但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裂和两党内部矛盾,并给2020年美国大选带来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沈鹏 《当代世界》2012,(9):32-3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两党在意识形态、宗教和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就不断上升,一些政治共识被打破,中间派的数量大大减少。这一持续了数十年的趋势在小布什总统的任期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因其在伊拉克战争和国家安全问题上的激进政策而加剧。2008年金融危机使美国社会和政治方面裂痕加速呈现。  相似文献   

12.
总统选举是美国政党政治的重要主题。近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分歧巨大、斗争激烈。政党极化成为美国政治的重要现象,民意互为对立,鸿沟日益扩大。两党实力相对均衡、选情胶着的"摇摆州"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威斯康星州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州的共和党近年来通过严格的选民身份法和瓦解有组织的工会等一系列选举制度改革,削弱了民主党的选民基础和实力,巩固并扩大了自身在选举中的相对优势,民主党基本盘萎缩,共和党所获选票比例相对上升,最终在"胜者全得"的制度下,2016年特朗普在该州胜出。从摇摆州两党选民的力量对比,可以分析选民群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而透视美国政党极化和争斗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13.
虽然法国在1974年已正式关闭了边境,但庞大的移民大军仍持续不断地向这个国度挺进,致使法国成了今天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移民大国。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目前在法国的移民已达400万人。法国每年的非法移民估计占所有移民的2.5%,而移民犯罪率为法国人的3至5倍。  相似文献   

14.
民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固有政治现象,具有独特的政治信念、政治风格、话语、思维与策略。美国政治始终具有显著的民粹主义特征。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政治的日益民粹化助长了当今的民粹主义浪潮。民粹主义不仅是美国政治的悠久传统和固有特征,对于美国的政治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被忽略的群体表达意愿的一种形式,也是推动美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力量。但当代民粹主义往往造成政治的不稳定或政府的威权化,毁损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由于民粹主义是在民主精神和程序之下对代议制的回应和挑战,当今美国两党的建制派很难应对。一般的化解方法是在政策上吸纳民粹主义运动诉求的合理成分,而根本的解决之道则是良好的国内治理,消除产生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契合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的竞选承诺,反映了其右翼民粹主义倾向和强势的施政风格。特朗普政府针对部分穆斯林国家公民的入境限令、对拉美非法移民的强力打压、对合法移民"家庭团聚"规则和传统的改变等,呼应了美国白人尤其是中下层白人的诉求,巩固了其在共和党选民中的民意基础。但这种保守政策加剧了美国政治斗争和社会分裂。从外交上看,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损害了美国的软实力,加大了美国与其部分盟国之间的隔阂,冲击了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系,还可能刺激美国推行更具民族主义色彩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选举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在今后两个月中,民主党的奥巴马和共和党的麦凯恩作为两党推出的候选人将展开一场激烈的政治厮杀。尽管国内经济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将成为竞选的中心议题,但是在外交政策方面,中东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角逐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硬、软美国两种社会哲学,恰恰代表了美国共和和民主两党的意识形态倾向,因而与红美国和蓝美国的分野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初选阶段,"桑德斯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自那时起,"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左翼政治现象与社会运动在美国获得迅猛发展,它既带有美国左翼运动常见的平民主义特征,又具有独特的政治思维与策略。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日益严重的经济不平等是"桑德斯现象"和"民主社会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而这场社会运动为美国年轻人与民主党选民对资本主义和特朗普政府厌恶情绪的爆发提供了一次契机,可能加速民主党意识形态的左转。但它也必须面对美国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对劳工运动的消解作用,以及当今两党建制派和右翼行动主义者的反对与阻挠。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两党都是百年老党,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也各有一些教训。纵观美国政党政治史,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两党“长寿”的“秘诀”是:政党自身改革、体制创新、党内民主扩大、政党领袖常新;政党领袖的远见卓识;党内精英团结、大众的多元、政治的“纯洁”和政策的妥协。美国政党的经验教训对于其他国家的政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2004年小布什重新当选美国总统,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反映了新保守主义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为此,本刊以"新保守主义与美国政治"为主题,从新保守主义的涵义、政治哲学、美国两党与新保守主义的关系、新保守主义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解读美国的新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