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遵义杨粲墓     
在迄今所知西南地区的宋墓中,杨粲墓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历史上流传着“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民谣。意思是说,在西南土司中,思州田氏、播州杨氏与两广的岑氏土司、黄氏土司声名远播,雄踞一方。  相似文献   

2.
千里乌江逶迤而来,奔腾而去,在它的中下游,有着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地域。这里,就是有着"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思南,因得乌江的孕育,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些独特、靓丽的自然与人文元素,共同构成当地68万人心中永远的自豪和骄傲。打开思南的历史,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深邃的时光隧道:秦隶黔中郡,汉属巴郡涪陵县。明永乐十一年(1413),废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府。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5,(20):56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87年。务川是仡佬族的发祥地。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县至今(一说大业七年〈611年〉置高富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析黔州盈隆县地置都濡县, 属黔州。宋政和七年(1117年),移思州治所务川县于都濡地,始为“务川”县名的最早出现。元至元年间, 因有陨石名“婺星”降于其地而改“务川”为“婺川”。明代先后属思州安抚司、思南宣慰司、遵义府。清和民国沿明制,仍为婺川县。解放后改为务川县。  相似文献   

4.
正历时3年艰苦奋战,连接思南、石阡、镇远、剑河4县的思剑高速公路于2013年11月28日通车试运行,12月22日正式通车,成为贵州境内纵贯铜仁、黔东南自治州的南北向交通通道。历时3年艰苦奋战,连接思南、石阡、镇远、剑河4县的思剑高速公路,于2013年11月28日下午正式通车试运行,12月22日正式通车。思剑高速公路全长156.56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总投资约135亿元,位于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的中间段,是贵州境内纵贯铜仁  相似文献   

5.
思塘即思南县城,这是一座古老的城镇。元代在这里设立水特姜长官司,明初改水德江长官司.思南宣慰司迁驻于此。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为思南府,是贵州建省时的八府之一。城池沿乌江依山而筑,设有永安门、中和门、遵化门和济江门。思塘是乌江下游的重要码头,舟楫上达文家店,下经四川涪陵入长江,是川盐入黔孔道。自明以来,商贾辐辏,人多殷实,城中倨民皆流寓,以陕西、  相似文献   

6.
正思南干部群众鼓足豪气,奋力把思南建设成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点县,打造"绿色明珠·最美江城"。"铁腕重整山河水,重现高原绿江南。"翻开思南五载转型发展作战地图,不管城市还是乡村,面貌一新,"因绿而变"的产业变革俯拾即是。河流恢复清澈了,道道清泉流进干家万户,连绵山峦重现良好生态,山戴帽、果缠腰、坝间田畴绿油油,赢得百姓点赞。站在历史新起点,享有"黔中  相似文献   

7.
<正>2009,当新闻成为历史。2009,当媒体践行责任。我们发现新闻,记录新闻;2010年,我们以"历史"的名义回望贵州的2009年,并且追问——得失以及意义。在这样一场宏大叙事中,有一些线条粗犷醒目:  相似文献   

8.
各取所需     
张金明 《唯实》2011,(3):96-96
中国历史上,北周存在仅24年,时间短,却有不少相关的小事儿值得一说。姑且捡发生在宇文泰、宇文邕父子与他们的下属之间的两件小事说。  相似文献   

9.
岑巩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贵州高原东部。面积1479平方公里。有汉、侗、土家、苗、布依、水、瑶等民族。 岑巩,系侗语jencgongx(岑拱)音译,意为四周山坡多,另以域外有岑巩山而得名。岑巩是贵州建置最早的地方之一,古名思州。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唐武德四年(621)置务州,贞观四年(650)复为思州。元至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作为一名参加了改革全过程新闻报道的记者,回望那些火红的岁月,心中兴奋难已。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往事,如潮水般涌来眼前。那些对改革大局乃至对国家、民族命运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的业绩,都已被写入史册;而更多的"凡人小事",虽难以载入史籍,却深深地印记在每个亲历者的心上,也一样映射出改革历史的光彩。先哲云,一滴水能反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11.
在采访中,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提到在贵州见到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通过世界银行的贷款支持。做自己想做的软件公司,才刚刚毕业四年的他们已经雇佣了50个员工。”这只是件小事,却令佐利克对世行贷款贵州的项目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作为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该展是首次系统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讲述贵州从旧石器时代直至辛亥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该展览分3个展厅,面积近6000平方米,展出文物共计3503件/套,其中80%的文物为首次展出,重点突出汉代设置郡县、明代贵州建省、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等大事件,提炼展示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民族文化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彰显贵州在历史长河中融入华夏核心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岑巩古名思州,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贵州”之说。它地处楚、黔、滇交通要衢,中原的政治、文化、科技最先传入境内,农业生产的开发较早,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先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赵永胜 《世纪桥》2009,(19):46-46,74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讲述了康巴土司由盛至衰的历史,深刻地展示了历史转型时期的世道人心,表现了土司制度从繁荣昌盛到最终的土崩瓦解。小说中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特定的历史和民族生活环境中演绎着自己的悲剧人生,展示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无论是土司太太、女儿等上等“骨头”女人的悲剧,还是侍女、农奴的女儿们等下等“骨头”的女人的悲剧,都是权力政治和土司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悲剧是命运和制度的悲剧,表明了旧中国土司制度下,男人与女人、主子与奴隶间的不平等。旧中国农奴制度对女性的不公和压迫,是她们不幸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黔系列"的一份子,黔茶将树立贵州茶产业统一形象,"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实现"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目标。"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古代的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就是指今天的遵义、铜仁等地。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贵州》2012,(18):66
思南花灯戏思南土家族的花灯戏是在土家族花灯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吸取土家族傩堂戏、湘剧、辰河戏以及其他戏剧的表演形式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民族剧种。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程序庞杂。其婉转动听的唱腔,高亮激越的花灯打击乐,优美迷人的舞蹈以及美丽独特的服饰道具,倍受人们的青睐。作为土汉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思南花灯同时又注入了乌江地域与各民族文化的特质,形成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成为贵州东路花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张蓓 《当代贵州》2010,(9):90-90
进入猴场红色文化新村:走转折之路、游长征广场、瞻伟人行居、睹女杰风采、观土司署衙、探贵州历史、览黔中文化、看龙狮表演——行在瓮安,欣赏的不仅仅是一份美景,更多的是沉浸于一份回归自然,感知历史的心灵栖息。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初,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一周年之际,国务院再次以国发2号文件形式,出台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擘画“四区一高地”新的战略蓝图,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支持政策、注入强劲动力。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历史的细节内有乾坤。回望“十四五”开局以来的这两年,贵州接连在重大历史时刻、重要时间节点迎来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喜事。  相似文献   

19.
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这块曾经不被打扰的世外桃源,孕育出了武陵山区一朵艳丽的文化奇葩——土家山歌。2012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文艺.贵州行》栏目播出了"沿河土家山歌"纪录片。她从历史深处走来沿河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涪陵、永宁、汉夏县,魏晋南北朝属涪陵郡,北周属费州,隋置务川县,唐置思州,五代属黔州后归于楚,宋属思州。元置沿河祐溪长官司,明清沿袭。民国三年(1914)置沿河县。1986年改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这块曾经不被打扰的世外桃源,孕育出了武陵山区一朵艳丽的文化奇葩——土家山歌。  相似文献   

20.
蒋丰 《党建文汇》2010,(8):14-14
西方领导人纷纷力挺G8 几年前,围绕着是否应该邀请中国等新兴国家参加G8的问题,许多西方国家曾经有过一番激烈的争论。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G8曾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已经奏响了“挽歌”,邀请其他国家加入的议论也就销声匿迹。最近一段时间,这一“过气”话题却在日本国内再次激起波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