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桑林峰 《学习导报》2012,(16):15-15
2009年,我在贵州参加《当代贵州》创刊5周年庆典时,就“党刊如何吸引读者”这一话题采访过郝安社长,也算是我与《新湘评论》的第一次谋面。  相似文献   

2.
桑林峰 《新湘评论》2012,(16):15-15
2009年,我在贵州参加《当代贵州》创刊5周年庆典时,就“党刊如何吸引读者”这一话题采访过郝安社长,也算是我与《新湘评论》的第一次谋面。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让我知贵州、晓时政、观动态、看变化。读罢,让我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看到家乡发展的广阔前景,还看到省外贵州儿女对家乡的深情与思念。  相似文献   

4.
殷文霞 《当代贵州》2012,(35):26-26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履行代表职责,把大会的精神领会好传达好。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强国战略,这让我深受鼓舞。这几年,贵州的对外宣传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我们贵州民族歌舞剧院着重打造多彩贵州风文化系列活动,就是在大力宣传贵州形象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徐涛 《当代贵州》2023,(30):36-37
<正>在独山县下司镇,有一个叫光明谷的农场,农场的主人是来自比利时的Kevin。今年28岁的Kevin,在贵州已经生活了21年,用Kevin的话说:“回到比利时,我像外国人;回到贵州,我就是当地人。”离开家乡起初,来贵州生活,是Kevin母亲Hetty的提议。2000年,Hetty的姐姐每两个月就会到贵州做志愿者,  相似文献   

6.
“我因为谋生来到贵州,却在这找寻到了梦想:做慈善.我梦想有一天,贵州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最多的关爱,贵州每一寸土地上都充斥着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初识《当代贵州》是在2006年上大学的时候。翻阅厚厚的一本读书笔记,我自认为,能顺利考上选调生,成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是《当代贵州》助我—臂之力。  相似文献   

8.
瞿丽雅 《当代贵州》2008,(20):47-47
“绿色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贵州要发展,也要秉承绿色理念,做好贵州后发优势的战略储备。爽爽的贵阳,青山绿水的贵州,我与家乡发展同行。  相似文献   

9.
“我梦想有一天,贵州的酒业能够享誉世界,贵州的经济能够后发赶超。到了那时,我要斟上一杯贵州酒,喝下一生贵州情,不醉不休。”  相似文献   

10.
与《当代贵州》相识,是我写的一篇评论被《当代贵州》的评论栏目刊载,收到邮寄的稿费。自此我开始留意这家两部党刊。  相似文献   

11.
华加志 《当代贵州》2011,(27):29-29
在台湾的时候我就知道贵州是一个好地方。贵州气候宜人,景色很美,新开发的地区很多,感觉贵州一直在进步当中,比我想象的贵州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12.
我所在的地方直到现在还不通车,所以交通非常不便,每期《当代贵州》要晚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但这并没有影响我阅读它的热情。前几天在乡政府看到了2011年第36期《同心同行在贵州》的专题报道,我有太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今年过年没有回东莞,而是直接去外婆家所在的江西。江西和贵州同属老区,和亲人聊天时自然而然地谈到贵州——我现在工作的地方。父亲是公务员,以前因工作也来过贵州.当初我来贵州很大程度是受他的影响。这次回家,他告诉我,虽然贵州现在还不发达,和东部有些差距,但是贵州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和矿产资源,贵州现在经济不发达。很大程度是因为交通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当代贵州》因策划十个领域十个人的贵州梦前来采访我。采访过后向我征询对《当代贵州》的办刊意见。我说:“《当代贵州》在我们村没有丢的,每一期内容我都认真看。”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3,(35):8-10
不觉间《当代贵州》已创刊十周年。十年来,贵刊的办刊质量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始终自觉主动坚持订阅学习。下基层时也常看到教师办公室桌上摆放贵刊。通过十年的相伴.可以说,《当代贵州》就是全省教育系统的课外辅导教材。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挂职,可以说是我人生旅途中最珍贵的一段记忆。因为贵州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淳朴的各族人民,让我对贵州的印象产生了改变。如果说贵州暂时的贫困,那应该是大自然赋予贵州的一份福祉。没有被工业的大肆污染,清新的气候和纯净的土壤,让我永远流连忘返。”这是卢伟航博士的一篇日记,也是他在离开贵州时的感言。  相似文献   

17.
陈会新 《当代贵州》2011,(27):14-14
我以前没来过贵州,这次填补了我的空白。过去只知道贵州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省份。这次到贵州来,去了一些地方,有了新的感触、新的认识,感受到贵州、好水、好地方,  相似文献   

18.
正在贵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为贵州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让自己的梦想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大数据与贵州"结缘"2016年,受到贵州大数据快速发展和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吸引,我与贵州大学签订柔性协议,成为一个因大数据与黔地结缘的"新贵州人"。我的专业领域是编码密码学、信息与网络安全、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在贵州大数据土壤中播下种子"是我和我的团队来到贵州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当你拿到一本杂志爱不释手、并且期盼早点读到下一期时,你便对其钟情了。我对《当代贵州》就是这样的情结。2005年时,我还在一所山村小学任教,偶然在办公室里发现了《当代贵州》,从此她就像朋友一样伴随着我。后来我成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可以说她既是我工作上的引路人,又是我做好工作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2016年6月作为贵州省急需高端人才全职引进到贵州,目前在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贵州民族药新功效创新药物研发。说起与贵州的缘分,就要提到郝小江院士。2007年,我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攻读博士的时候,郝小江院士是我的导师,也是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创建人,通过郝小江院士,我了解到贵州民族药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