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奥托·布劳恩(1900-1974),德国职业革命家。1932年春,苏军参谋部为营救在上海被捕的牛兰夫妇,派他携巨款秘密来到上海。次年9月,他来到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在党的会议上,博古隆重推出这位"我们盼望已久的共产国际派驻我党中央的军事顾问",并为他改名为李德。就这样,李德从不谙军事的博古手中接过了红军的指挥权。此后,中央红军因他的错误指挥而遭受惨重的损失,不得不撤出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征因他而发,而他也是走完长征全程的唯一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问题,早在1951年版的《毛泽东选集》注释就清楚说明是"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可是,近些年在报纸杂志上不提福建长汀、宁化,而只说江西的瑞金、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显然,这是不够全面客观的,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在这里将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从福建长汀出发长征始末作一简要论述。一、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于何时在何地成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9,(12)
在人类历史上,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谱写的英雄史诗,在中国革命史中,长征是中共走向成熟的磨刀石,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瑞金之于长征,其意义在于孕育,其地位在于起点,长征在瑞金决策、部署、出发。瑞金人民在中央苏区最后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倾其所有,甚至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作出重大贡献。本文试对瑞金在长征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进行阐述,来呈现长征胜利的艰难及伟大。  相似文献   

4.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向湘西进军,开始战略转移.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红军长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在毛泽东所述“长驱二万余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关长征出发地问题的说法很多。有的说于都是中央红军主力集结突围转移的出发地,长征开始是以渡过于都河为标志①;有的说,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连同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有的说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8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军各部和中央机关分驻不同地方,接到命令后离开所在地。就此而言,这就是他们各自开始长征的出发地”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因为当时红军各军团所辖部队分散在前线,地点不…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的寓所,就红军长征,对老将军进行了访谈。60多年前红军长征中,洪学智同志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谈起红军长征,洪老深有感触地说,那段路,是靠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走过来的。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1935年5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此之前,1933年和1934年,红四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实力大为增强。全方面军共有兵力5个军约8万余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首先开始了震撼世界的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此后,中央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了机动灵活的作战,准备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  相似文献   

7.
舒龙 《党史文苑》2012,(3):54-56
瑞金,以"红色故都"名闻中外,勋垂青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瑞金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却是全面)执政初始地,是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长征出发地之一。同时,瑞金还是客家人聚集地,客家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瑞金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富矿",值得当地学者深入挖掘。近日,读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红军先后曾有4支队伍从不同地点参加了长征。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是其中的一支,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那么,“二万五千里”这个说法是从哪来的呢?1935年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毛泽东根据什么说红一方面军长征有二万余里?…  相似文献   

9.
惜别梅坑     
革命失利后战友的离别,心情是沉重的。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前夕,何叔衡邀战友林伯渠在瑞金城西的住地梅坑话别。林伯渠说:“何叔衡同志备清酒、花生约作竟夕谈”。他有感于这次不同寻常的离别,特作《别梅坑》一诗:  相似文献   

10.
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代儒将——郭化若纪念文集》,发表了毛泽东于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间,给郭化若的10封亲笔信。郭将军生前曾经不止一次地对他的夫人史翔云和身边工作人员说,每当他重新翻阅这些信件,心里就会涌上一股暖流,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这位历史伟人对他的谆谆教导和亲切关怀。 我根据自己在编辑《郭化若纪念文集》时了解的情况,把这10封信的来龙去脉作一简要介绍。 一、1937年9月5日的信 郭化若原是红一方面军的代参谋长兼  相似文献   

11.
立永 《党史纵横》2012,(4):37-37
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与福建省长汀县相邻。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置瑞金监,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瑞金。但是瑞金让世人所熟知是上个世纪的30年代,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成立。在中央红军长征前的5年时间里,瑞金是当时全国苏维埃革命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6,(11)
正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于1936年10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展示给世人的精神,更是我军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其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完全丧失了在根据地内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可能,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及中央机关共8万多人,先后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西突围,开始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福建是万里长征的起点,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战略基地。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中,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以其无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点,《中共党史大事年表》记载:“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但是,中央红军长征从福建长汀出发的是哪个部队?何时何地出发?对于这些问题及前后经过,过去尚未弄清楚,本文根据目前掌握的一些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作一初步概述,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萧光  王凡 《党史纵横》2006,(10):14-17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在他的家中,倾听了他对长征的追溯。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70年前,中央红军离开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段经历虽然已经过去70年,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  相似文献   

16.
郭化若同志曾是我们的首长,也是我们敬重的师长。他突出的品德之一,就是十分重视自身学习和修养,他象一盏随时加油的明灯,燃烧了自己,也照亮了我们的心扉。 1 1955年5、6月间,郭化若调任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第一次见面,首长嘱咐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加强理论学习。 他特别指示,一定要把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学深学透,弄通弄懂,说这是马列主义理论基础的基础,也是做好革命工作的首要条件。 此后我们注意到,首长对《矛盾论》和《实践论》不但学得精熟,理解精微,而且感情特别深厚。在他任职期间的每年一期的军以上干部学习班上,他都亲自给大家讲授毛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从1931年8月由上海来到江西瑞金,到1934年10月随中共中央、红军总部从瑞金转移进行长征,共经历了3年多的时间。在这3年多时间里,邓小平先后出任中央苏区的第一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辟出了崭新的工作局面。在工作中,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  相似文献   

18.
聂荣臻,四川江津县人,在红军长征的路上,他任红一军团政委,还和刘伯承并肩担当过红军的开路先锋。他坚韧不拔,顾全大局,立场坚定,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激战湘江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事革命委员会率领8万多红军从瑞金出发,踏上了漫漫征程。聂荣臻和林彪率领一军团作为先头部队,在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三道封锁线后,直抵湘江岸边。蒋介石在湘江两岸红军必经之路上,摆下了25个师(10万人),以逸待劳。为保证中央机关各部顺利渡江,战斗中,聂荣臻和一军团的指挥部也差一点被敌人吃掉,战斗之惨烈,为红军战史上之冠。聂荣臻后来在…  相似文献   

19.
通常人们认为红军“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然而,“长征”并不等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先后举行长征的红军部队共有4支: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 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  相似文献   

20.
正多少年来,关于博古(秦邦宪)在瑞金及红军长征途中的回忆资料,堪称凤毛麟角。偶尔见之,也多为碎片化、概念化的东西。还是长征前夕即担任了博古警卫员,并一直陪伴他走完长征路的康念祥,对他亲见亲历的博古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的追忆,得以让人们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博古。"我和挑子比,我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