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安淑娜 《学理论》2014,(8):183-184
初中阶段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重要时期,亲子关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亲子关系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影响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亲子间的冲突和亲子亲合两个维度,分析初中生的亲子关系,并分析初中生亲子关系对初中生道德行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期对改进初中生的道德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申海兰 《学理论》2013,(6):291-292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公民进行的思想、道德、政治的教育,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抓好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试图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探。希望以此引起国家、社会、公民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品德不良学生,是指经常违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其中包括后进生和部分失足者。品德不良学生在学校中尽管是极少数,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坏影响。矫正他们的不良品德,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分析品德不良学生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依据他们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矫正其不良品德,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广东、河南、甘肃三省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少年政治上拥护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思想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上有赢得优良成绩的愿望,但学习动机复杂;社区文明表现一般、校园文明表现良好、家庭文明表现问题较多。检验三省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差异,河南青少年高于其他两省,甘肃青少年最低,广东青少年居中。为此建议,应高度重视"新常态"下的德育文本建设,逐步完善"大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机制,动态把握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时间空间,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马芳 《学理论》2011,(13):226-227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我国现在教育系统内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对部分地区的学校的德育渗透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主要涉及学科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学生的品德现状、学校中对德育渗透工作的落实情况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改革过程中对环境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建议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与改进,这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实施环境教育。研究环境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标中的变革,不仅有助于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提高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当代中国社会有效治理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燕 《各界》2009,18(10)
育作为德育的形象载体,它和德育紧密相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人才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则承载着这一教育实践达成的重要使命.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 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的尤为明显,如何开发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 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增强体质, 陶冶情操, 提升品德素养, 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马雅菊 《学理论》2010,(22):97-97
成功的转化学困生,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自己,还有他们的亲人乃至社会。家庭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初中生自身的叛逆心理是造成农村初中学困生的重要原因。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个体等方面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深圳市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向各级各类学校推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方案”。这是深圳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大胆探索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的一项重大举措。全面实行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有利于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校、家庭、…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需要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中政治课作为初中生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初中政治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政治课中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课堂教学时要在思想人文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课中突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评价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形成合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核心价值观沐浴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论警体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合格人才的最重要标志是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检察院校应注重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到所有课程的教学之中。警体教学与训练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警体教师应根据当前检察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和警体课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很多初中生亲情观念淡薄,他们往往不会处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淡薄。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亲情教育中任重而道远。为此,将从教材、学生、教学资源以及活动的开展四个方面讲述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亲情教育。  相似文献   

13.
陈永湧 《学理论》2010,(22):85-87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形成也是多元一体的,所以中国的教育,除了面临一体化的问题,还面临着多样化的问题。教育的一体化是超越民族和地域界限的,而教育的多样化则建立于民族和地域基础之上。鉴于中国拥有人口众多和文化各界的少数民族。因此,实施民族教育的意义极为重要。中国的民族教育实质上是跨文化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对具有多种多样文化和民族背景的受教育者提供教育。实施跨文化教育,有利于打破本民族中心主义,体现教育机会平等,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在现代化的影响下,研究青海土族青少年品德个性的变化。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青少年品德与个性发展的规律,同时,这对跨文化心理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讨,过去更多地归结于社会的、环境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犯罪诸因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残缺、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大诱因。本文试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青少年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经过专家、学者近几年的努力,青少年生命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生命教育认识有误区;生命教育实践中缺乏理论指导;对生命重视不够;否定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廖国胜 《学理论》2010,(10):230-231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应配合教学的要素之一,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的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为重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思想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增强体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正处住成长时期,他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着自身的生理、心理、个性、知识、品德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常常造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失调,在整个思想链条上形成薄弱环节。就青少年整个思想发展过程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思想薄弱期: 一、少年期少年期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时期,因此,他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年龄一般是指11~12岁至14~15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造成少年思想薄弱的主要原因是: 1.少年期是青少年生理质变期,达个时期,少年在生理方面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身体迅速成长,自我意识增强,第二性征和性感开始显露和产生,神经系统的作用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使少年的生理发展成熟速度远远地超越了思想的发展成熟速度。  相似文献   

18.
调查新密市初中生心理弹性状况,加强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新密市随机抽取初中生样本188人,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新密市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支持力及家庭支持得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目标专注得分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学校可根据初中生心理弹性现状的特点,多设置开发低年级学生自主能动性的课程,在保证学业的同时,让同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树立自信心;同时及时同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保证外在保护资源尤其是家庭支持对自身的满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条件下初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品德行为方面的异同,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间,中、日、美三国的科研人员先后对各自国家的城乡各类学校的初中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调查在选择调查地区、学校和班级时采用了按此例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人数较多,调查结果基本上能反映中国(上海市)、日本及美国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中、日、美三国的社会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美国的社会文化属西方资本主义类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职学院德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规范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的过程。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