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鸡飞蛋打     
张发财 《法制博览》2011,(14):60-60
太监又称宦者、内侍、寺人,本来是一种宦官中的官职。明朝时,当太监的肯定是宦官,宦官却不一定是太监,两词儿。清时太监与宦官才混为一谈的。  相似文献   

2.
太监三昧     
乐朋 《法制博览》2009,(16):80-80
太监名声不好,原因有二。一是,去势的男人,不继香火,为断子绝孙之人,不祥至极,死后也不得葬于祖茔;二是,太监在宫中干坏事的太多,闹得朝纲紊乱、祸国殃民,史不绝书。但看了唐国强、王刚等主演的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后,我对太监这个中国特有的“国粹”之一,却生出寻其三昧的念头。剧中,太监总管王承恩与首辅大臣的周延儒有番对话。周问王:可知太监的第二种写法?王答不知,  相似文献   

3.
张鸣 《法制博览》2011,(7):37-37
被阉割了进宫服侍皇帝和后妃的人,学名叫宦官。贬则叫阉人,阉竖,中性的叫寺人,褒则为貂硝,常侍,黄门。到了明代,则变成太监。明代的太监,尤其是司礼监和司马监的太监,权倾朝野,所以,又被尊为公公。到了民间,则讹传成老公。不管称呼他们什么,历朝历代,这些缺零件的男性.其实是最靠近权力中心的人。  相似文献   

4.
崇祯自缢于景山,遗址至今犹存,且有石碑为证,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已是常识。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1644年3月18日夜,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外城.崇祯带十几名太监逃离皇宫,到齐化门,守军不认识他,以为有诈,将其射回,转安定门,没想到门闩沉重,太监们无法抬起,正是这根沉重的门闩,彻底改变了明朝历史。  相似文献   

5.
陶短房 《法制博览》2009,(18):35-35
当大臣没有谁不想升官的——别说大臣,就连什么太监、宫女、嫔妃,那都是时刻琢磨着、记挂着要不惜一切高升一级两级。小官想当大官,小太监想当总管太监,嫔妃想当皇后、皇太后,等等等等。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本来嘛,伺候皇帝那是多辛苦的活儿,没点儿奖勤罚懒的回报,谁乐意千这勾当。  相似文献   

6.
《法制博览》2009,(19):69-69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诗人.曾做过大学士、少师。儿童时代,他能文会诗。善于对子,聪明过人。这事传到皇宫里,皇帝感到十分惊讶,便宣他进京。当时李东阳才六岁,他来到京城,进了皇宫,可是皇宫的门槛很高,由于他人小跨不过去。皇帝见了,不禁笑了起来。太监把李东阳双手抱起,李东阳这才过了门槛,进了大殿。  相似文献   

7.
都说跟慈禧不好玩。有个太监跟慈禧下象棋,下得忘乎所以了,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兴头头上,大叫一声:我吃了老佛爷的马。这老佛爷名为佛,实为魔,不是老佛爷,是个老魔头,听得这话,立刻甩了棋盘,对联一句:我杀了你奴才的头。吃了棋盘上领导一只马,领导就要你血淋淋的脑壳。玩棋的太监以及玩政治的大臣,都说与慈禧这样的领导不好玩。  相似文献   

8.
张佳玮 《法制博览》2010,(14):76-76
唐鲁孙老爷子考证清宫旧事时说,“阉”这个字,本来没那么血淋淋触目惊心的含义。阉人者.日暮闭门之人也,也就是下班时负责关关宫门的。但后来闪为担任此职者大多经历过《葵花宝典》“欲练神功”那节手术,所以用这个词直接替代了那类人物。又说,隋唐之前,地位较高的内监叫做“太监”,本来是个蛮好的尊称。但唐高宗后,因为大规模采用阉人来担当太监,于是这个词也就随之悲剧了。  相似文献   

9.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8):77-77
工部侍郎杨砺死了,宋真宗很伤心,前去吊唁。 宋真宗不是一个人去吊唁的,他还带了皇后。太监骑马在前面开路,宋真宗和皇后坐车在后面跟。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法制博览》2010,(9):59-59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绝版的帝国,它的统治集团中除了皇帝,其他所有的管理者上至宰相,下至县令,全部是太监。出现这种现象并非是皇帝极其宠信太监,而是因为这个国家有项基本国策:凡是考上进士的人就要先阉割,再委任官职。为了推行这项国策,当政者还给对专门阉人的技术员进行编制。这个奇怪的帝国名字就是五代时十国之一的南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