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宇  王婷丽  鲍幸  饶先发 《学理论》2012,(32):73-74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的内测版,成为第一家开创微博的网站。"新浪微博"在国内全面引入微博理念。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媒介,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范围涉及政治、教育、商业等多重领域。不同于博客、QQ、MSN等信息传播媒介,微博以其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把微博的传播特征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相结合,分析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微博的运用是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传播、工作方式、工作领域的延伸与扩展,是信息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改进和完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微博在思政育人当中的影响,积极引导,从注重舆论引导、加强队伍建设、营造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推进微博的育人功能,开创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何碧如  何坚茹  叶柏霜 《学理论》2012,(28):128-129
微博交流互动性、传播快捷性、使用大众性、信息开放性给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带来难得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善于利用微博的"非微"功能,通过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齐动,主流教育与全面服务互动,党建网军与意见领袖联动,疏堵结合与标本治理共动,创新高校党建育人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颖 《学理论》2011,(16):276-278
微博作为新兴网络交互平台为大学生开启了新的网络生活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微博的传播和交互特点,充分发掘微博的独特优势,发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路遥  于志杰  郁燕霞 《学理论》2012,(31):269-270
在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以其不可替代的便捷性、互动性、扩散性、草根性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切实利用好微博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分析了微博传播形式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郭燕  王启浩  王志兵 《学理论》2014,(6):247-248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多数人沟通和传播信息的平台,而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更随意当然也极易造成虚假信息传播,特别是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传播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针对微博传播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政务微博是由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开通使用的微博,作为一种及时、公开、互动的信息传播工具,政务微博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发布信息和与社会公众交流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为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但受微博传播动力因素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务微博的实效性,还必须处理好政务微薄的开通与使用、单向信息发布与双向交流沟通、常规信息发布与突发信息发布、宣传与服务、线上回复与线下落实以及政务微博与其他信息传播渠道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8.
微博传播作为一种最新的跨平台复合型传播模式,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议题。微博以其独特的互嵌式传播方式形塑出的网络公共领域,是当前我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最基本场域。从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讲,微博传播与社会管理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具体来说,微博传播在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一系列契机的同时,也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给社会管理创新将带来一系列推动力与潜能。微博传播可以为社会管理创新主体提供学习和创新的动力与机会、加快社会管理创新过程的分权化与民主化进程、呼唤和催生灵活高效的社会管理创新方式,并通过微博传播所形构的虚拟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频繁互动,及时发现各种利益冲突与突发事件并迅速处理,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新信息传播微时代,主要依赖政府拨款而非民间资本的地方高校教育投入体制以及依照"官本位"建立起来的高校行政官僚体系,决定其内部监管存在天然缺陷,伴随大学城建设、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推进,导致偏处暗角的地方高校成腐败的重灾区。这急需拓展监督渠道,引入外部微博反腐机制,以微博强大的舆论导向能力为支撑,构建新型地方高校反腐倡廉体系,实现高效反腐,还高校"清明世界"。  相似文献   

10.
艾冬梅 《学理论》2012,(21):147-148
微博客作为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应该并已经成为参与高校网络舆情的新阵地和主阵地。微博客参与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也有弊,高校应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对微博上的舆情进行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策略,使其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祝洪涛  侯玉玲 《学理论》2012,(33):193-195
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是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微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展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网络平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新兴阵地。结合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的特点,运用一定的微博语言表达技巧,有助于提升该体系自身的吸引力,增强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传媒的繁荣发展衍生了新的高校教育传播生态,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传播解构了传统的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此同时,微媒体巨大的传播平台,先进的传播手段,开启了新的大学教育教学方式。发挥微媒体传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应提升传播主体微媒介素养,打造高校教师教育"微阵地",建设多层次校园微平台,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内容,运用微媒体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手段,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微传播的即时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当前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成为最受欢迎的信息传播平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利用它们来实时传递自己的信息,这也颠覆了由主流媒体主导传播的格局。据《2013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  相似文献   

14.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挑战、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理论探索》2011,(3):91-93
微博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交流的即时性、文本的便捷性和内容的交互性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这主要体现在发表方式、交流方式和传播效果三方面。但微博对传统媒体而言不仅仅是挑战,也是发展的重要契机。传统媒体在微博时代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出击,加强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打造媒体的话语特色,从而达到与网络媒体共生共荣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刘慧 《学理论》2012,(7):183-184
以S学院4S微博平台为例,对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阐述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高校微博在实际运用中遭遇的尴尬和瓶颈,提出进一步发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传播特性具备天然的政治传播优势,使之实现了与中国民主政治生活的有效衔接,带来了微博问政的迅速兴起.微博问政的内涵在实践中得以不断丰富,并在多个维度展现出其独特性和有效性.深入剖析其内涵并系统梳理其发展现状,有利于微博问政走向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为转型期中国政府治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婵 《学理论》2012,(24):54-5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微博,作为近年来最为热门的信息传播平台至今方兴未艾。2010年被称为互联网微博年,自此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然而,微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的,网络流言层出不穷,网络暴力事件甚嚣尘上,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微博使用者媒介素养不高的事实。文章运用勒庞的《乌合之众》中的群体心理学,以新浪微博为例,简要分析微博的信息传播,进而为微博这一新兴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耿薇 《学理论》2012,(22):83-85
近几年,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微博在其中产生的作用不可低估。随着微博的兴起以及低龄化网民对微博的迷恋,信息传播变得"碎片化",而他们利用微博开展的各种话语讨论也变得流行,以至于微博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传播中形成其内在的独特作用机制,本文即是对这一作用机制结合实例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彭艳华 《学理论》2013,(9):19-21,55
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延展,以其草根性、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突出优势成为政府与社会间沟通的新趋势,尤其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效应凸显。但是政务微博在现实发展及其管理中明显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构成了微博问政快速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引导舆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博服务在中国的爆炸性增长,微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以新浪微博为例,从影响力角度分析目前高校辅导员微博的价值、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价值导向”和“媒介素养”两个层面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微博影响力的提升对策,以期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创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