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华  马壮志 《北京观察》2001,(11):13-17
建国后,我国的机构改革已进行了多次,但却没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影响机构改革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不够。西方国家机构改革往往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的机构改革与法律的关系非常微弱。我国行政机构改革一路风尘建国以来的50多年中,我国政府机构多次进行整编、精简和改革。但都未能解决机构膨胀的  相似文献   

2.
一、把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纳入法制化管理本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必须把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今后机构的设置与撤并要通过立法来决定,政府行政首脑不得随意增设或废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构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需要,才能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相似文献   

3.
制度建设: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今年的人代会上"大部制"改革方案得以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而这次行政体制改革要摆脱以往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关键在于以下六个重大制度的建设和确立.  相似文献   

4.
遵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从今年下半年起,我省各级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帷幕将正式拉开。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巨、涉及的机关干部人数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保证这次重大改革的顺利进行,强调做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联系我省特别是省直机关干部的思想实际,笔者就有关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谈点粗浅看法。一、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将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它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延伸,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邓艳 《理论月刊》2000,(5):32-33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机构进行过五次大的调整和精简,从发展轨迹来看是一个“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过程,这似乎成了国家机关机构编制运行发展的“怪圈”,困扰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也使行政机关“精简、统一、效能”的改革目标难以实现。 “怪圈”现象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现代国家法治化趋势的角度看,笔者认为机构编制管理无“法”可依是问题的症结。我国自建国以来,机构改革的次数并不少,但效果都不明显,其深层原因就是我们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方面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法律依据,从…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行政机构改革,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回顾总结历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教训,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从1982年开始到2003年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前,我国已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机构改革, 2003年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并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政府机构第五次改革的开始。第五次机构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强调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涵义,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次改革注重强调政府机构精简和政府放权相比,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差异,与朱镕基担任总理时期强调政府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走向开放的经济和社会与相对封闭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其它领域的改革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们所有的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李鹏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明确了这次机构改革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财政在行政管理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世界行政改革的大潮中 ,中国的行政改革已有 2 0多年的历程 ,2 0多年来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机构等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改革。改革过程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 :机构庞大 ,人员臃肿 ,以及由此派生的财政预算赤字的增加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艰难。尽管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去解决机构和人员膨胀的问题 ,但都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 ,而且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虽未间断 ,但政企不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对于这种行政机关自我扩张的问题 ,国外一些学者觉得难以理解。他们…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启动的政府机构改革,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得到提高;市场监管机构和职能得到加强;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得到科学分类,与政府的关系得到规范和理顺,市场化程度得到加强。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既需要有关方面制定、修改和完善许多法律,更需要各级政府依法改革,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真正将改革纳入法治的轨道。健全政府组织法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不重视组织法的作用,没有依法定机构、定编制。因此,至少在1993年以前,国务院机构改革一直处于三个循环圈之中: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合并—分开—再合并—再分开;上收—下放—再上收—再下放。1998年机构改革力图改变这种状况,但  相似文献   

11.
机构改革有两种模式,即外延型改革和内涵型改革。外延型改革是一种依靠撤销、合并、增减行政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从而达到控制行政机关规模的“量”型改革。内涵型改革是一种着眼于实现行政权力结构合理化,科学分配机关内部各层次、各部门之间权力的“质”型改革。机构改革的根本方法应该是内涵型改革。因为:第一,单纯的外延型变革,依然不能解决机构林立、层次重叠的局面,根治不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  相似文献   

12.
从1955年开始提出机构改革到1992年这段时间,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一直是在"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中循环。其间几次改革均未能达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这段时间内阻碍机构改革的主要因素在于高度集权的政治经  相似文献   

13.
三、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些年来我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规定了改革的方向。“十六大”报告规定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和未来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仕强 《传承》2007,(8):79-81
自1978年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展开了全面的改革。在近30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五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行政体制。在这个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中,主要是行政机构和职能转变、人事干部制度改革、中央与地方在权力分配上的处理。今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要做到"八化":行政管理法制化;政府管理宏观化、服务化;行政管理责任化;行政管理民主化;行政管理信息化;行政决策科学化;行政机构精简化;行政管理高效化。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的政府规模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屡次行政机构改革都未脱离“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循环。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官员预算最大化理论、政治活动中的经济人范式理论、宪法经济学理论,来阐释政府机构膨胀和公务员队伍扩张的原由,将对控制政府规模增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要讲究机构改革的多边效应孔介夫1995年是机构改革关键的一年,也是攻坚的一年。全国事业单位(总人数达2600方)的机构改革和省以下(含省)的党政机关机构改革,都要在该年度内进行完毕。如何走出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真正找到一条...  相似文献   

17.
论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人员分流的阻力及其清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活一直被自身机构的庞大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问题紧紧困扰着,各级政府虽然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但依然没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党的十七大在对体制改革的部署中明确提出要实行统一的大部门制度。而人员分流问题则成为了此次改革不可避免的拦路虎。切实解决好机构改革中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本身就是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大部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把决策、执行、监督作为相对分离和相互协调的行政管理的三个系统。我国传统行政体制的弊病在于决策、执行、监督的一体化,特别是监督上的不到位。正像哲学家孟德斯鸠形容的那样,“不受制约  相似文献   

19.
行政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机构精简、职能转变到高效行政、责任行政、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我国行政改革已经走过了近三十个春秋。回顾与反思这三十年的改革历程,贯穿行政改革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就是政府公共性的不断回归。政府公共性的理性回归必将加快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构建服务型政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八届全国人大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开端,长达三年时间的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自上而下普遍展开。这次改革,能否超越1982年和198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避免重蹈“精简—膨胀”的覆辙?这是国人普遍为之关注的大事。改革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各级政府能否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行政管理职能,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更好地取信于民,服务于民,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快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