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隔山 《党课》2007,(9):104-105
清朝中期出现了一批宫廷画家,他们采用中国工笔画的工细笔法参以西洋油画的明暗效果和丰富色彩,为皇帝、后妃、显贵们画像,描绘宫廷生活、历史功绩、征战和游猎的情景,深受皇帝和显贵们的喜爱。康熙年间的人物画家郎世宁就是这些宫廷画家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叶文宪 《学习论坛》2005,21(12):67-70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过406个皇帝,他们可以按纵横两个方面划分为贵族型、贵族化、平民型、酋豪型、守业型、才子型、武夫型、暴虐型、昏庸型、平庸型、过客型、傀儡型、白痴型等13种不同类型的皇帝。皇帝是专制体制的总代表,研究皇帝是为了不要皇帝,为了永远不要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3.
押沙龙 《廉政瞭望》2014,(10):46-46
历史上有一类特殊的“大老虎”,他们陨落不是因为皇帝变心了,也不是因为皇帝换人了。  相似文献   

4.
梁衡 《当代贵州》2014,(11):64-64
正2014年新年刚过中央就召开了纪检工作会。十八大之后报上公布的副部级以上被查贪官已达18名,今年注定将是一个反贪年、廉政风暴年。不由联想到历史上的反贪。唐以后专设监察机关谏院和御史台,设有专职谏官和御史,"纠察官邪,肃正纲纪"。他们常常大胆到冒犯皇帝,搬倒了一个个贪官、奸臣,名垂青史。这除了制度保证,他们有话语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上下都认同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就是皇帝对他们也是不敢太过。  相似文献   

5.
尚志发 《奋斗》2008,(2):55-55
在中国历史上读书的皇帝.秦始皇不仅是开先河者而且是“学以致用”的楷模。但也正是他“焚书坑儒”使文化倒退.文明遭劫。清朝康、雍、乾三代皇帝博览群书勤奋刻苦攻读,历代帝王只可望其项背。但也正是他们罗织的“文字狱”,前无古人,令历史颤栗。有意味的是,创造了汉、唐、北宋盛世及文化繁荣的开国皇帝们.却几乎都不读书而是“听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无奇不有,居然有两个皇帝向臣子行贿,他们是宋真宗赵恒和明代宗朱祁钰。  相似文献   

7.
梅桑榆 《唯实》2010,(8):189-190
中国自秦以降,称皇帝者数百人,但能冠以“好”字者不多,大多数非昏即暴,或是极其平庸,让臣民认为,换谁干都一样,或是换谁都比该家伙强。而纵观历史,好皇帝的出现,有极大的偶然性,许多昏暴、平庸的皇帝的产生,却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学习时报》刊登李春耕的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国社会各阶层。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如何科学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鸣 《廉政瞭望》2010,(9):71-71
电影《十月围城》已经热过了。一次,在一个小型的研讨会上,我表示尽管这部电影赢得了相当多的好评,但我依然不能认同电影的预设——清廷派人暗杀孙中山。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最大的可能是反过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不断派人暗杀清廷要员,甚至最高领导人:太后、皇帝以及后来的摄政王。但是,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只要电影的倾向是健康的,换言之是鼓吹民主的.历史的真实不是很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尚志发 《奋斗》2008,(1):59-59
皇帝读书,大体两种,一种是自己读,另一种是听别人读。这是由于他们个人性格、文化能力之差异决定的。不论是读来的还是听来的,书中的内容对他们总会发生影响。因为他们是皇帝.所以有些影响会关系到国策的制定与改变。秦始皇是读书的皇帝.而汉高祖是听书的皇帝。他们分别以读和听的读书方式改变了国策。  相似文献   

11.
微观     
《廉政瞭望》2014,(20):14-15
【清代儒臣的生存方式】 @袁立:清代儒臣的动物式生存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思想、无操守,除功名利禄外无所关心。他们选择了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在皇帝明察之下,他们老老实实,卖命效力,以图飞黄腾达;皇帝一旦放松警惕,他们就大肆贪污,尽一切可能盗窃皇帝的家产。什么操守、尊严、人格,对他们来说都是不着边际的空话。  相似文献   

12.
现在离皇帝的时代已经很远了。然而不知为什么,一些人心头总是萦绕着浓重的皇帝情结。打开电视,皇帝的身影终日在人们眼前晃来晃去,圣上英明万岁万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走进书店,书架上满是砖头一般厚重的帝王系列,什么秦始皇大帝、大汉天子、则天皇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国皇帝朱元璋、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等,把这些皇帝的文治武功吹得神乎其神,仿佛他们都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明君,天降的救世主,功德无量,流芳百世,苍生就是靠着他们得以图存,历史就是靠着他们得以发展,真令人有漫漫皇权路、何时走到头的慨叹!许多不谙世事、初出…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叔 《党课》2008,(9):102-104
咱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正儿八经的皇帝前后出了好几百个,这些年咱们的荧屏上面和皇帝有关的宫廷戏也着实拍了不少。清朝的皇帝快拍完了,明朝的皇帝也紧随其后。不过,快乐大叔喜好历史,相关的书籍也看了不少,觉得在明清两朝的皇帝中,最“有意思”、最具“娱乐精神”、最具“叛逆”思想的皇帝恐怕非明朝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莫属了,只是不知为啥却一直没有影视界人士拿他来“戏说”一番。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无奇不有,居然有两个皇帝向臣子行贿,他们是宋真宗赵恒和明代宗朱祁钰。集天下权力和财富于一身的皇帝居然向臣下行贿,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邓忠强 《学习月刊》2012,(23):52-52
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翻开《资治通鉴·卷196》.里面记有唐太宗想看个人“档案”一事,颇觉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国家,皇帝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皇帝情结”也渊远流长。就说当下影视作品对皇帝的情有独钟便令人刮目。什么秦始皇、武则天、唐明皇、康熙、雍正、乾隆,一拨儿早已尘封的人物在黄金强档时间被隆重推出,闪亮荧屏,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火爆得很。我们的荧屏不是不能出现历史人物,文艺作品也不是不能表现古代皇帝。现在毕竟是打破了僵化思想、搞改革开放的年代了,文艺创作理当遵循百花齐放的方针,为广大群众提供优秀的丰富多彩的作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再像“文革”期间那样,将…  相似文献   

17.
纵观北宋九位皇帝,后世对他们的评价总体上是好多恶少。这些皇帝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听得进批评与建议,善于纳谏。  相似文献   

18.
老六月雪 《党课》2010,(14):105-107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皇帝之一。不仅因为他是出身最卑微的草根皇帝,一生之中充满了传奇,还因为他有许多“独门绝技”,给世人留下许多值得咀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95-97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里面的“老大”,有句形容一个人有权有势的老话,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人之下”的“一人”最初指的就是皇帝。皇帝是真正的万人之上,所谓的“九五之尊”。皇帝说一不二,皇帝还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便错了,也就错了,难道有人还要跟皇帝较真吗?不过,皇帝也有没辙的时候,咱先不说历史上那些被“垂帘听政”或者被“架空”了的“名义上的”皇帝,即便是牢固掌握权力的皇帝,也有他把握不了的东西,也有被“潜规则”的时候,不信,咱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6,(4):15-16
对于如何实现最理想的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曾提出过种种社会主义的方案。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致使他们的方案都成为了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