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板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文 选》第3卷第12页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页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页我们多次讲过,…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两国政府经过谈判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个声明确认了在收回香港主权以后维持香港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声明体现了“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4.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撤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收回被英国侵占一百多年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作为本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将使香港本身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对海峡两岸关系乃至中国领土的最终完成统一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香港主权顺利收回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到良好示范中国收回香港是在邓小平“一国两制” 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国两制” 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构想,但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明确告诉她“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同年秋天,中国驻联合国代表与英国驻联合国代表一起将中英联合声明递交给主管  相似文献   

7.
英国管治香港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怀抱。13年前,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决定以“一国两制”方式收回香港主权。经过十几年的过渡期,香港社会稳定,经济持续繁荣。曾担心九七后香港前途而移民的港人,现在越来越多地回到香港,大量资金也随之回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国策日益深入人心,港人及国际社会对香港前景持乐观态度。1979年,邓小平在回答港督麦理浩有关香港问题时,第一次明确提出,香港主权一定要收回,但可作为一个特别地区来处理。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8.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香港回归在即,在举国欢庆香港回归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深情缅怀他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历史性伟大贡献。回想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会见美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他明确提出收回...  相似文献   

9.
在实现祖国的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一再向海内外宣示:由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长期的国策。而在"一国两制"构想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在恢复行使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及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后,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政策坚持50年不变。邓小平在一些谈话  相似文献   

10.
本人是香港居民,但常到台湾、大陆两边走动,因之,对两岸关系的演变和近况,可以说不乏了解,也很关心。为了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从中国历史与国情现实而言,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值得研究之处甚多,不揣冒昧,提出我的几点看法:(一)对台湾问题的基本观点:反分裂、反台独。诚如邓小平先生在解决香港问题时曾经指出,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这一观点落实到解决台湾问题上,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对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台湾事务,以及"台独"  相似文献   

11.
知识窗     
邓小平1982年9月24日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1997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直接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有七篇,而在全书中提到香港问题的就更多了。在这些谈话中,邓小平集中全党智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为祖国统一,解决香港主权顺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月,85岁高龄的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时说:“我自己争取活到1997年,就是要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此后,他还动情地说过,香港回归祖国后,就是坐轮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港的土地上站一分钟也好。然而,就在离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仅剩132天  相似文献   

14.
最近英国政府负责人士接连就香港前途问题发表不恰当的谈话,已引起各方面的严重关切。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理所当然地要收回整个香港地区,这是不容置疑的。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为此,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政策。目前中英关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收回香港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届时,台港关系如何定位?台湾将如何处理与香港的关系?随着香港回归期限的临近,这个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收回香港、澳门主权,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中,发挥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并将继续指导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当前,重温这一闪耀着唯物辩证法哲学光彩的思想,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国两制”的辩证构想“一国两制”的产生,有一个长期酝酿、不断明晰的过程,起源于解决台湾问题,形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香港问题的临近,便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加以尝试。其主要内容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台湾、澳门实行资本…  相似文献   

17.
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早期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阐释了中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立场”。其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1997中国将收回香港。”“我们等待了33年,再加上15年,就是48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15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两年多艰巨的外交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恢复中国行使香港主权问题上,由于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畧构思,决定在收回香港后,实行港人治港,保持原来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得到全世界各国政治家的赞赏,受到海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的欢迎,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最后签订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使历史上遗留下来达一百四十多年的香港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与务实精神完美结合的统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关于香港问题的论述张广芳《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很多。这些谈话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为祖国统一,解决香港主权顺利回归问题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一...  相似文献   

20.
1814年,香港被清政府割让,给中国的版图上留下了耻辱的污点,收回香港,是共和国外交的重要举措与成就。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思想是香港平稳过渡,繁荣如昔,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