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受台风影响而被推迟的第12届东盟首脑会议和第2届东亚峰会终于在1月13-15日在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务举行.会上,东盟10国领导人做出三大历史性决定:提前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启动东盟宪章制定进程和通过《东盟反恐公约》.从中不难看出,东盟在深化合作、长远规划和制度化建设方面正在迈向更快、更紧密的一体化新层次.  相似文献   

2.
亚太战略视域下的美国—东盟关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召锋 《国际展望》2012,(1):14-25,114,115
由于东盟地区在地缘、政治、反恐、经济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奥巴马履新以来,主动接近并大力发展与东盟国家间关系,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态势渐趋明朗。然而较长时期内,东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仍将主要让位于中国、东北亚、日本、印度、阿富汗等关键国家和地域,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与东盟关系深入发展的限度。东盟唯有自身行动机能和决断能力的实质性增强,才能赢得美国持久根本的战略关注高度。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东盟关系。疫情下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安全合作加强,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但东盟国家民间对华认知明显分化,美国因素不容忽视。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景广阔。区域治理水平将不断提升,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非传统安全合作地位提高,卫生合作带动多领域合作;在产业链、价值链优化重塑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捆绑加深;双方公共外交、民间交流成果不断扩大。同时,双方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必将更好地推进同东盟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关大国加紧战略布局,地缘政治博弈加剧。面对西方压力,俄罗斯加快实施"转向东方"战略,提出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意欲将地缘政治优势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扩展。其中东盟成为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加强与东盟的政治和安全合作是俄罗斯扩大地缘政治影响、构建欧亚新秩序、抗衡美国战略遏制的重要切入点。当前,俄罗斯对与东盟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在大欧亚伙伴关系框架下推动欧亚经济联盟与东盟国家自贸区建设有强烈需求。对东盟国家而言,与俄罗斯发展合作关系有利于其大国平衡,维持其在东南亚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尽管如此,与双方政治和安全合作的不断升温相比,经济相互依存度低和合作基础薄弱仍然是制约俄罗斯与东盟国家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由于东盟利益的全球化和俄罗斯实力的增长,影响双方合作的诸多因素实际上超出了双边关系范畴,大国博弈和南海局势等为双方合作增添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维护发展中国同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大局提出的重大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重要实践.广西作为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始终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自觉服务和融入国家总体外交和周边外交全局,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印太战略"是美国整合印太地区进行战略布局以平衡中国影响力的地缘制衡框架。东盟国家作为联结两洋的中心地带对该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其对"印太战略"的认知虽有一定共识,但同时具有相当程度的差异性。这表现为东盟国家选择加强或弱化与美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质疑或欢迎美国加强安全介入与合作,怀疑或认可开放、互惠经济发展模式,批评或认同民主、人权、法治价值观。本文尝试建构国家层次需求与体系层次压力互动的分析路径。从对美安全与经济需求及体系压力这两个维度,可以将东盟国家对"印太战略"的认知区分为机遇、机会、机会与风险、较小风险、较大风险五种类型。东盟各国对"印太战略"认知的差异,将影响东盟内部共识的达成以及对地区机制的主导,导致东盟国家与美国关系的分化和复杂化,并为东盟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成立于1967年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不仅以其巨大的经济成就让世界瞠目,而且更已一个成功的区域合作组织令国际舆论广泛称道.2003年10月7至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召开的第九次东盟首脑正式会议上,围绕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东盟国家就加强合作,消除成员国内部在商品原产地、海关程序、解决贸易纠纷机制、商品与服务标准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度的磋商,并推出了为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的一系列新协议.这个令人兴奋的区域组织再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东盟国家正在进行艰难的政治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有些国家比较顺利,有些国家则出现困难,甚至发生较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在今后几年,东盟国家的政府可能会变得比较内向,与许多紧迫的国内事务相比,地区事务与国际事务将会被搁置一边,各国政府会把处理国内事务放到优先的位置。东盟国家的政治转型在东南亚,除文莱之外,东盟所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是日本与东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40周年。纵观2013年日本的东南亚外交,可以发现,日本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呈加强之势。进入2014年,日本延续这一势头:2月18日,日本与东盟各国在冲绳县宜野湾市举行副防长级会谈;2月25日,日本提出武器出口管理新三原则草案,允许向海运要道沿岸国(如菲律宾和印尼)售武。本文试图分析高调主张"日本回来了"的安倍政府将在东南亚  相似文献   

10.
尹鸿伟 《南风窗》2010,(3):35-36
不管政府部门如何关注和热议东盟,具体的经济往来总是需要企业来承担的。中国企业家应有全局意识,不要认为自贸区就是廉价产品的销售市场,不要把质量不好的产品销往东盟国家,也不要把一些有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