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的心     
郭来坪 《中国监察》2009,(14):63-63
说起“感恩”这个词,就会让人想到很多,《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我想,感恩其实就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是和谐社会的情感纽带。  相似文献   

2.
知足与感恩     
思月 《政府法制》2008,(4):41-41
如果今天你是健康的而没有生病.那么你比熬不过本周的100万人幸运。 如果你从未体会过战争的危险、监禁的孤独、严刑的残酷、饥饿的痛苦.那么你比全世界5亿人幸福。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的和谐,作为培育社会精英的大学教育,能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生活环境,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乃至社会文化道德的发展水平。在种种不和谐的大学教育现象背后,感恩之心的缺失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加强对大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对于我们创造和谐教育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紫墨 《法人》2008,(6):93-93
感恩的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非要等到功名成就,而是在于时刻在心;一个明信片、一件小礼物、一个充满温情的问候语,都是一种真情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曾经读过一则故事:阿拉伯作家阿里,有一次与吉伯和马沙两位朋友出外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涧时,马沙失足滑落,眼看就要丧命,吉伯拼上命拉住了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于是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力镌刻下这样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古伯救了马沙一命。”  相似文献   

6.
阳明 《法律与生活》2013,(24):37-37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方法,是一个人处在人生低谷时抵御闲苫、重获新生的心灵力量。它教会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自立自强,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获取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曹卫华 《政府法制》2012,(29):16-16
有一次,康熙宴请文武大臣。席间,康熙忽然站起,高举酒杯,大声说:“各位爱卿,让我们共同把这杯酒敬给吴三桂、噶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大惊失色。要知道,这些人物可都是些叛贼反党。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25日,本刊连续报道的“渐冻人”包俊艳出院。后,马上让弟妹代表她本人,把锦旗分别送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政局、市民政局、市政府办公厅等单位,以表达其感剥之情。本刊记者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9.
谈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责任。每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有众人的鼎力相助,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甚至一败涂地。中外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败在"离心离德,孤家寡人"。可见,感恩其实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和奉献。一个真诚、坦诚、忠诚的人,是知恩图报之人。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当感恩成为一种人性的自觉,一种健康的心态时,我们的身  相似文献   

10.
侯艳筠 《中国监察》2013,(20):39-40
赵洪祝同志在给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全体党员讲党课时指出,“对自己的工作成绩.要谦虚谨慎,心存感恩”。“谦虚谨慎.心存感恩”这八个字,是面对成绩的态度,更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时刻保持的内在修养。  相似文献   

1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当代部分大学生中,感恩之心缺乏。这种令人堪忧的现状,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感恩教育不到位造成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应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感恩教育。大学生应主动健全自身人格,树立感恩意识,学会知恩、报恩。  相似文献   

12.
唐立 《法制与社会》2010,(5):248-249
高校贫困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存在着过度自卑自尊和焦虑心理,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社会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出现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由于地方高校贫困生比例较高,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应成为地方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10,(1):72-72
人生的修为和历练造就了人不同的境界。从生意人到企业家,期间的过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有哪一个经营企业的老总,不渴望成功?肖同春说:“水往低处流,智慧也往低处流。无论你的人生上升到哪个高度。永远要把心态放在最低处,永远要保持一种谦虚、低调的态度,这样个人和企业才会不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4.
我经常去图书馆,总是早出晚归,中午便在图书馆餐厅吃饭。 我这人平时吃饭很简单,对荤腥也不嗜好,因而午餐便只要一碗米饭、一盘素菜,3.5元便搞定了。这并非可以节约,只是想潜心阅读,中午将就点也无不可。  相似文献   

15.
24年感恩梦     
山虎  肖丽 《法治纵横》2014,(10):37-38
24年前,一个离家出去的姑娘,从东北来到西北,准备自杀时,得到了一位民警和妻子的求助;24年后,她在一次次电话灵打恩人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毅然到到5000公里外的石河子寻找恩人。  相似文献   

16.
思念·感恩     
武乃强 《中国监察》2008,(21):62-62
从2000年开始,我被《中国监察》聘为特约记者。有人问我,这八年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我想,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视点,而对于我却是——从事中央党刊特约记者这项工作,使我有机会走近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心灵和卑微的扭曲的灵魂。我写他们,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和激励,受到警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感恩新年     
感恩新年,让我们漂泊在外的游子,能有一种最释然的理由似箭般归来,经年早已消失殆尽的内心的火热和熙攘,也因此重又繁华起来。  相似文献   

18.
逸西  邓敏 《法律与生活》2010,(17):17-17
写下“感恩是一种力量”这七个汉字,使人想起乾隆七年间,50岁的郑板桥当上范县县令后,不忘家乡众人福泽。他想起乡亲们还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时,就写信告诉其弟:,“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其余邻里乡党相赒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  相似文献   

19.
感恩母亲     
周末,母亲节,同学的女儿满月,我们去道贺。刚晋升为母亲的同学很是兴奋,笨拙地抱着女儿到处显摆。一边对小孩做鬼脸,一边对我们“诉苦”,什么小孩半夜哭闹很烦人啊,什么彻底脱离自由身了之类,故作的郁闷神情下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和亢奋。  相似文献   

20.
《冬至》里的蒋寒说:“我们都是普通人,因此我们是痛苦的。我们总是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为着不知道的结果。我们痛苦着、煎熬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