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本文列举五条民主管理工会“灯下黑”的现象 ,并提出克服这些现象的几条途径和对策 ,为工会组织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发挥工会作用 ,提出了很好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些单位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个别单位还比较严重。这不仅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作用,而且滋长了不良风气,为官僚主义的滋生提供温床,甚至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多次强调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力戒形式主义。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坚决克服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坚持实事  相似文献   

3.
姜敏 《时代风采》2008,(11):14-16
虽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被称为“蓝领”的技能型人才在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严重告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调研发现,传统、僵化的人才观和亟待改革完善的技术职业教育体制,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要破解这一难题,除加大力度,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结构,按市场需求兴办重点技工学校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着诸多障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学校要帮助,引导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2008,(12):18-20
位于东辽河畔吉林省四平市的小屯红嘴,如今以红嘴集团这个名字饮誉四方。这里既不临疆,也不靠海,但红嘴却在这里创造了奇迹,经济实力早已超过北方一个中等县的水平,被称为“红嘴现象”。从百元起家建翻砂厂,到克服重重困难上轧钢厂、建啤酒厂,再到后来的扩产兼并,近30年的时间,吉林省四平红嘴集团完成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生产小队到全国500强大企业集团的蜕变,并在吉林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反腐倡廉重在自律。自律就是以自己的内因抵制不良外因的作用 ,就是通过保持自己的纯洁克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反腐倡廉重在自律。自律就是以自己的内因抵制不良外因的作用,就是通过保持自己的纯洁克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函授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包括函授教育在内的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如何正视目前函授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在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各个学校的现存优势,努力扩大生源;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估,提升函授教育的质量;用现代管理手段,进一步强化函授管理。同时从制度上建立一套有利于终身教育良性运转的有效机制,进而促使包括函授教育在内的成人高等教育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罗娟 《工友》2014,(7):18-20
正现行公务员体制人满为患,缺乏流动与退出,影响了效率的发挥;与此相伴生的相关利益的固化,一些单位、部门往往成了个别人的利益园地,肌体逐渐呈现僵化、刻板、官僚的一面。眼下,几乎无人否认公务员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0,(1):46-46
《工友》编辑部: 最近,由于加班工资的事,我与所在公司发生了意见分歧。听说有一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以方便地化解劳资矛盾,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双方关系僵化。  相似文献   

11.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忽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就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文化休克"现象。高职英语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使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辅相成,最终达到语言为交际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课堂合作学习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外语习得有很大促进作用.第二课堂合作学习使大多数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提高了语言学习技能,尤其是增强了他们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现状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从三方面着手:更新教学理念,增加管理意识;转变学习观念,增强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的认知;加强策略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学英语教学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变化而不断革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营造了良好的大学英语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正在各高校逐步试行和推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虽然有着跨越式的进步和突破,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在自主学习环境、教师观念、学生认知、考核标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使用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张扬个性、讲求效率。因此网络英语也具有简洁明了、新生词汇众多等特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结合网络英语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不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有更深刻实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70年代源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法在中国方兴未艾。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达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合作学习法成功的背后是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大量的经验总结。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而在实施合作学习方法后,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信心倍增,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不失为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日益显现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多媒体英语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克服局限性的途径是,在进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同时,应以传统教学模式作必要补充,同时还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需要通过合作使认知和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抛锚式、情境性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依照建构主义理论,系统实施教学改革;抓住内涵,建设精品课;制定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开发校园环境建设新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Child & Youth Services》2012,33(4):331-362
Abstract

Two small-scal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viability of a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design for a 25-hour child and youth care training program. The first study investigate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conditions, belief change processes, and practice change. The second study explored a trainer’s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Results of study 1 indicated the training program fostere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conditions, practitioner reflection on practices, and changes in practice. The process of belief change differed by participants, with evidence of both transformative-oriented and nontransformative learning. Study 2 found the trainer’s change from a transmission to a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required shifting beliefs about typ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greater attunement to practitioner points of view an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appreciation of practitioner initial resistance to training. The finding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vi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ining and the process of trainer development for fostering transformative-orient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