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权概念应界定为人为了保障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必须由法律来规定和保障的根本利益。这一概念抓住了人权的本质,界定了人权的基本属性,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稳定与发展的统一、意志与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政治发展概念已被广泛使用,但对政治发展的理解却不尽一致。文章主张从两个基本的维度来考察政治发展:一是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二是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是人们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虚拟世界,是人们新的生存方式,是人的身体器官的延伸,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黄景钧 《新视野》2005,(6):58-59
2004年3月1 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意义十分重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建立在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的基础之上.我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作了广泛的规定,这是人权法定性在我国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已经启动司法程序,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而且日臻完善.国外某些人士对我国人权状况的误解和曲解,大多出于不了解我国人权的发展和变化,不了解我国人权今天的现状.从我国的司法实践与社会实际的总体来看,宪法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参与论"、"网民主体论"、"技术决定论"与"舆论监督论"四种意义上使用网络反腐一词,但却未形成关于网络反腐的一致定义。所谓网络反腐,是网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兴趣,利用网络空间为平台,通过网络曝光、网络举报等形式,引发和推动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的体制外政治监督行为,它包含网络反腐的双主体、网络反腐功能的两面性、网络反腐手段的多样性等三个层次的内涵。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态下,网络反腐本质上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是中国语境下的一种特殊的体制外舆论监督方式,具有补充性、替代性和激活性等意涵。  相似文献   

6.
赵剑  赵学发 《求实》2012,(Z1):29-30
承认和发展人的基本权利是世界和平的理论基础。相反,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是战争的根源。人权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世界和平,但世界和平确实是人权保障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了说明人权发展与促进世界和平的相互关系,我们从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权利的关系、人权发展与世界和平的相  相似文献   

7.
陈琳 《学习月刊》2010,(20):24-25
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复杂化,政府的治理也要求以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进行。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类组织间互赖性的不断增强.公共事务协作治理之趋势业已成为当代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义程  蔡英辉 《唯实》2011,(1):56-61
政府际关系就是政府之间的关系,它是指政府之间在垂直和水平上的纵横交错的关系以及不同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际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主要有四种类别:集权主义、地方分权主义、均权主义和联邦主义。地方政府际关系分为纵向和横向两大方面。纵向关系体现为地方层级政府际关系。横向关系则包括地方部门政府际关系和地区政府际关系。地区政府际关系一般是指互不隶属的不同地区的政府之间的横向关系,这种横向关系既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斜交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权利在一系列国际法文件中有明确而系统的规定,在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性文件中也被确认为基本人权。文化权利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享受文化发展的权利、保护文化成果的权利、保护民族文化的权利。文化权利具有普遍性,其主体既包括每个人,也包括集体和族群,如少数民族、种族、难民、移民等,在特定意义上也指向国家。文化权利对国家产生三个层次的义务:尊重、保护和促进,主要是促进义务,因而,一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把握的且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客体有机统一的特定而微观的自觉环境。可以从三个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内涵作出分析,从本体论维度看,强调以一种情境化的实践方式,回归教育内容本身及其习得的真实情景;从方法论维度看,通过情境体验促成真情激发达到隐性渗透;从价值论维度看,体现了一种满足人、发展人的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两个基本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抽象上升到吴俸、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应遵从的两个基本方法.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把人权理解为抽象的"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又要把抽象的人权规定上升为思维的具体,由此形成"多样性的统一"的科学的人权概念;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看到人权曾是资产阶级的特权的历史事实,又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资产阶级的专利,应当看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人权必然的也应当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普遍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论妇女参政与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参政与政治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正视和分析我国妇女参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科学认识妇女参政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探讨解决妇女参政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对于加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常常实施紧急状态,实施紧急状态是国家生活和国际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其具体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精确的表述,在此,仅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范畴必然要突破实物形态的界限。它应该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实物产品和非实物产品的总和,它包括实物消费品和服务消费品两大类。社会产品的丰富多彩,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物质产品”的概念和范畴的界定,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全社会投入与产出的状况,丰富了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为重新认识服务消费品的价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人类为了达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经过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在引领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而奋斗.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体现了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知与行之间互动互补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语境中,推动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原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共同体现新型现代性的本质属性,又交叉反映着作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及与其相对应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有机结合.正是在这种有机结合中,凸显其无与伦比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及其他学者单纯从产品的自然物质属性界定公共产品是有缺陷的.产品的自然物质属性尽管影响产品的公、私界定,但真正决定产品公、私界定的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制度安排.公共产品的界定实际上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这样的根本问题,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建立公共产品的供求模型,对于实现国民收入的最优分配及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将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界定,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审视其内在和外在关系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界定为我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18.
崔军 《奋斗》2011,(5):48-50
吉炳轩同志在《静下心来好汝书》中专门谈到领导干部要“多读法律,知规守止”,提出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管理者.  相似文献   

19.
谌惠渝 《学习导报》2012,(10):22-22
年轻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健康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应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摆正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年轻干部被安排到领导岗位上,自身的才华和努力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涉及几个基本关系,即社会自身各个构成领域之间的关系、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此,应上升到社会哲学的层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