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具体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六项原则,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党和国家重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财富优化配置的良好途径,是调节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有效杠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公共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屏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是:改革创新,增强企业自身发展实力;遵纪守法,维护公平环境与员工权益;协调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3.
赵瑞政 《奋斗》2007,(4):11-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是在党的中央全会决定中第一次写上了社会主义的四个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文章首先阐述了建立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并指出构建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包括企业应承担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等四个方面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在信仰领域亦不例外,突出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转型期信仰控制力弱化。基于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为培育公民社会主义信念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产生和实施的历史必然性根源于商品经济私人本性和社会本性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根源于人性中恶与善、理性与价值之间的矛盾。这一运动的主旨在于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来缓和、缓解资本与劳动、资本与大众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确保劳动者与大众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在企业劳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中国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我国只有顺应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这一世界性潮流,把它纳入我国劳动法制轨道,才能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宋爱苏 《探索》2005,(2):100-102
当今,部分企业在发展中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剧了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等社会矛盾,企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企业作为社会的基础、市场的主体,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 《求实》2008,(5):53-54
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大量事实证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和谐.企业只有主动承担起自身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才能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贾建芳 《学习论坛》2006,22(10):5-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为了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笔谈。  相似文献   

10.
伴随经济的发展,企业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于有些企业的不规范经营,又使社会承受着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危害.基于企业在社会中角色的增多和地位的提高,认清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现状,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找到企业主动承担责任的路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文化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并深刻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春贤 《新湘评论》2006,(11):14-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对于动员全省上下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共识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需要转化为社会共识,才能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来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利益的一致。当前,尽管人们普遍向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有些人对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存在疑虑。这就影响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的彻底形成。究其原因在于:社会成员还存在局部利益的差别和冲突;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政府执政能力薄弱、公信力不足。解决了这些问题,全社会就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我国在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实现这些目标和完成这些主要任务,就必须建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重要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徐秀霞 《新长征》2006,(12):51-5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认真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动员和参与.并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做出努力。就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基本保障而言,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问题的解决,法治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试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企业产品质量、环境污染、财务欺诈、劳工歧视、欺行霸市等问题,说明相当一些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建设已迫在眉睫,但全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列举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社区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要求等进行了明确阐述,为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指明了方向。我们应着眼于提高城市社区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在社区建设的规律性、全面性和适应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为期四天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李军  王广军 《奋斗》2007,(1):17-18
完善社会管理,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只有切实完善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安定有序;面对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只有切实完善社会管理,才能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从根本上减少社会冲突:面对公共需求的急剧增长,只有切实完善社会管理,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面对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只有切实完善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引导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扩大社会共识。然而,如何才能做好完善社会管理的工作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