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6月26日公布施行的《戒毒条例》对促进戒毒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它包括建立戒毒保障机制、建立戒毒工作体系、细化戒毒法律责任和明确戒毒法规效力四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在于规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四种戒毒措施的执行问题,为每一项戒毒措施都规定了相应的具体制度,从而解决了《禁毒法》的具体理解和...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中国政府颁布的《禁毒法》和201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戒毒条例》,确立了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回归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戒毒工作新模式,以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戒毒措施网。由此,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展人性化的禁毒新探索。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08,(10):61-61
据《信息时报》报道,我国《禁毒法》6月1日实施,取消劳动教养强制戒毒措施,由强调对吸毒者惩罚变为治疗为主,突出社区戒毒作用,而且把强制戒毒时间由现行3~6个月延长为1~3年。 《禁毒法》更突出社区戒毒作用。在吸毒者成瘾不严重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以社区治疗为主,通过街道办、社区居委、乡镇办事处等机构协调,联合医院、相关部门对吸毒者进行居家治疗,而非采取强制隔离;但若成瘾严重,强制隔离戒毒还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09,(5):36-37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明确了禁毒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和法律责任,对禁吸戒毒工作做出了重大改革,提出了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全新的戒毒工作模式。为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有关要求,切实做好我区的社区戒毒和康复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社区戒毒是我国《禁毒法》规定的戒毒措施之一。它是将吸毒人员放在其生活的社区,由有关的基层组织和机构进行戒毒管理的一种戒毒模式。文章指出,提倡社区戒毒既可以避免强制戒毒"戒而不除"、"归则复吸"的恶性循环,又可在源头上截断毒品的蔓延。同时提出了实行社区戒毒应当注意的问题。进一步阐明了社区戒毒有利于全社会参与戒毒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对有效解决毒品问题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禁毒法与我国戒毒体系之重构——风险预估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近通过的禁毒法重构了我国的戒毒体系,在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同时,构成这一新戒毒体系的三大戒毒措施--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也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化解风险的基本路径是社区戒毒的适用对象宜仅限于吸食新型毒品成瘾的人员;应当明确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的适用具有相对自愿戒毒的优先性,并且建立自愿戒毒向强制隔离戒毒转化机制;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脱离公安和司法行政体系,归属卫生医疗体系,以使其尽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7.
《戒毒条例》确认与细化了新戒毒体系,规定了戒毒权力配置与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确立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措施,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戒毒康复分别纳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完善了社区戒毒的执行程序,戒毒措施之间相互衔接,对吸毒人员严密控制。  相似文献   

8.
2001年,海曙区依托南门街道筹资创办了以政府主导、民间自治相结合的省内首家戒毒帮教组织"远离毒品康复俱乐部",逐步构建起集戒毒站、街道、派出所、社区和家庭"五位一体"的基层戒毒康复帮教网络。2008年2月南门街道作为全市首家《禁毒法》社区戒毒工作试点实施单位,将俱乐部升级为"南门街道6·26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矫正"类惩罚措施不断运用,如2008年《禁毒法》规定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引入的社区矫正,2012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这些人性化措  相似文献   

10.
禁毒法视野下的戒毒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复吸率高仍然是戒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禁毒法有关戒毒工作的规定为吸毒者的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提供了法律依据。比较研判现行的戒毒模式,分析由“医疗戒毒”、“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组成的戒毒工作新体系,对于整个禁毒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禁毒法》中规定了社区戒毒模式,将一直由公安部门行使戒毒职责改为由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戒毒工作。这一新思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戒毒理念,标志着我国新的戒毒制度的确立。但是,由于《戒毒条例》等配套法规、措施尚未出台,社区戒毒出现了颓势。社区戒毒工作要走出颓势,必须树立正确社区戒毒理念,加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切实解决吸毒人员漏管失控现象,及时更新吸毒人员信息,建立长效机制,强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做好我国《禁毒法》的起草工作,国务院法制办禁毒法起草办公室2006年一季度组队到我省,就延长强制戒毒期限、戒毒人员生活保障经费、康复劳动基地的法律地位、对吸毒人员的帮教、境外替代种植等问题进行禁毒立法调研。按国务院2006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将于今年内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禁毒法》草案进行审议。因此,国务院立法调研组此行倍受关注。对此,云南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及法学界人士希望,在云南禁毒地方立法中那些经长期实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地方性规定,能够更多地被国家立法机关接受,成为国家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8,(1):114-114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007年12月29日通过的禁毒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法,吸毒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范围。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5,(8)
<正>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司法厅党委的领导下,自治区戒毒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主动适应广西禁毒斗争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面履行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和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职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7号《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9月1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部长孟建柱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理,保障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  相似文献   

16.
李飞 《传承》2013,(6):120-121
戒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戒毒是破解高复吸率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寻求与探索建立健全融法制、医疗、教育、就业、安保为一体的科学、完善的社区戒毒工作体系,成为贯彻落实《禁毒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47号《贵州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促进办法》已经2013年12月18日省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谢玮 《传承》2013,(4):120-121
戒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戒毒是破解高复吸率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寻求与探索建立健全融法制、医疗、教育、就业、安保为一体的科学、完善的社区戒毒工作体系,成为贯彻落实《禁毒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嫱勺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贵州“阳光工程”是该省部署实施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活动的统称.这一样本表明:省市一级政府具有调动人力物力,整合政府管理资源的优势;社区戒毒被放在强制戒毒体系核心位置,能实质转变以管代治的传统观念;在社区戒毒中突显就业安置和生活扶助两大要点,符合戒毒规律;积极引入中小企业力量代表了强化戒毒效率的向度.目前如何实现政府、企业与就业人员的共赢,保持社区戒毒康复机制运行的后劲,仍是摆在决策者和管理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70号现发布《强制戒毒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李鹏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二日第一条为了教育和帮助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戒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