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强 《政府法制》2013,(28):49-49
日前,记者从山西省统计局了解到,为了规范统计执法程序,提高统计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山西省统计局继重新修订《山西省统计行政法律文书》之后,近日又组织编印了《统计执法工作手册》。  相似文献   

2.
畅强 《政府法制》2013,(10):45-45
本刊讯(记者杨强报道)近日.记者从山西省统计局了解到,2013年全省统计系统将加强市县两级统计执法机构以及人员的配置,并完善纵横联合的执法长效机制。要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市级统计局要直接查办5件以上、县级要查办2件以上有经济处罚的统计违法案件,力争消灭执法空白县。坚持统计违法案件通报和曝光制度,坚持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和统计执法检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3.
阿计 《法治与社会》2007,(11):13-14
尽管中国长期缺乏反垄断法,但在现实生活中,反垄断的执法力量却显得异常“繁荣”。 早在1995年,国家工商局(国家工商总局的前身)就在其公平贸易局下设立了反垄断处,并在省、地、市三级工商机关均设立了公平交易执法机构,相关执法人员达六万多人。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执法为中心环节的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执法部门的执法效果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意识的是否增进有着密切的关系。执法的效果,公民法律意识的强弱,则是直接影响法制建设步伐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执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性执法现象是作为执法主体的国家或政府面临情势变化,运用剩余执法权以保证实现其政治、经济及社会目标的结果。选择性执法尽管在转轨时期有其合理性,但弊端已经随着改革的深入而日益凸显,包括对人们预期的扰乱,执法代理人的渎职、腐败,对执法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阻碍等等。在我国市场经济日渐成熟之际,消除其自我强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监狱民警作为社会主义法制的捍卫者及执法者,其公正执法状况如何,即执法公信力如何,直接影响监狱的执法形象、罪犯改造质量及和谐社会建设。由于当前监狱罪犯构成复杂,民警公正执法素养不高,执法管理创新能力不够,严重影响了当前监狱民警执法公信力建设。加强民警执法公信力建设,需在提高民警执法能力、狱务公开、考核监督等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通过对检察执法过程中的程序、流程、监督等制度进行科学、规范地设计和规定,并通过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严格执行制度,来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水平的过程。检察机关执法人性化是通过加强检察人员的立场、观念、素质的建设,并通过检察人员人性化执法的外在表现,来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水平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执法行为和执法效果中。执法规范化建设程度与执法人性化建设程度,是现代执法建设进程的两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李福清 《法制与社会》2013,(32):104-105
选择性执法指的是在执法过程中,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时于被管理的客体,区别对待,选择性地进行管理或者处罚,即在时间、空间、客体上有选择的执法,其是客观存在的,有利有弊。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管理需求与执法资源不对称、法治意识淡薄、立法本身存在问题等。当前选择性执法遭遇的困境为容易产生权力寻租、产生“破窗现象”等。完善选择性执法之出路主要有减少自由裁量、运动执法、重典治乱等途径。  相似文献   

9.
警察选择性执法之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星 《法律科学》2008,22(3):29-36
选择性执法在警察行政中相当普遍,而选择性执法形成原因的复杂性,社区警政模式的兴起,对个案正义的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等因素决定了规范机制的复杂和困难。基于此,选择性执法规范机制必须建立在对其更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基础之上,而且还应该通过多种措施的组合,尤其是警察执法规则的适用,才能有效规范选择性执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今,部分群众因世界观和价值观及文化素质高低不同,性格差异,往往以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不理解不配合民警执法,导致民警陷入执法尴尬,从而影响了整个执法环节。研究和分析当今民警执法受阻和执法困惑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在以后修改和完善我国的法律规定方面,深化我国的法律规定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基层执法实效不足现象常见,因为执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简单遵循法律规范。为了提高执法实效,执法者就要进行各种“创新”。提升执法实效的努力,在理论上指向了国家能力。执法领域的国家能力,可以从国家及其机构的结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去理解。反观第三世界国家,大量移植西方法律,希望通过法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由于国家能力不足,生存政治、社会势力、执法裁量权、意识形态、多元规范等都在阻碍法律意图的实现,执法过程成为政客、社会势力、执法者追逐和交换利益的场域。相比而言,中国的基层执法十分成功,堪称执法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执法领域国家能力的诸多基础,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被奠定。执法经验研究的探索,坚持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国与第三世界的比照,走向了中国执法模式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2.
杨强 《政府法制》2011,(31):11-11
太原市交警支队以提升规范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为主线,以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和执法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全市公安交警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任莉 《法制与经济》2009,(15):61-61
执法有效性不足是目前我国证券执法面临的严重问题,可以使执法有效性得到实质提升的对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增加证监会的执法权限;二是将和解制度引入执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加强执法理念建设,当前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首先要确立执法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其次加强执法理念建设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第三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总体要求下,使之不断具体化。  相似文献   

15.
执法机制是严格执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衡量检察机关是否严格执法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功效是在于约束和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不严的问题,保证法律的正确有效实施。检察机关为贯彻严格执法的方针,采用建立执法机制的方式对执法活动进行了必要的制约。但由于执法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执法活动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随意性和违法性,阻碍着整个执法活动规范、有序、依法、高效地运行。健全执法机制,约束、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调整执法秩序成为保障严格执法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秦国文 《行政法制》2004,(3):41-41,45
今年以来,我局的法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二十公”和全省第二十六次公安会议精神,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目标,以执法管理为切入点,认真探索执法管理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起一套职责明确、奖惩分明、客观公正、运转协调的执法管理制度,为我局执法质量的  相似文献   

17.
《政府法制》2011,(26):F0004-F0004
近年来,平陆县公安局根据公安部五年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和山西省三年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针对民警执法办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王贺 《法制与经济》2010,(13):103-104
执法规范化建设重在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而要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解决民警的规范执法问题,习惯养成尤显重要。职业警察与职业军人一样,良好的习惯养成,不仅是素质的体现,更是减少失误,克敌制胜,提升队伍战斗力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公安机关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9.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6):106-106
程应需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上撰文《袭警罪立法化问题初探》介绍。据公安部对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遇袭牺牲和受伤的数字统计:2001年牺牲民警68人,受伤民警3510人;2002年牺牲75人,受伤3663人;2003年牺牲84人,受伤4000人;2004年牺牲48人,受伤3786人;2005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阻碍,又有23人牺牲,1803人负伤。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山西省沁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实际,积极采取四项有力措施,切实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