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基本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土壤污染状况、技术水平、法制传统、环境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基本制度,还是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类似的制度设计。这些相近相似的规定,恰恰反映了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律,值得我国借鉴。这些具有共性和典型意义的基本制度有:土壤污染监测制度、土壤污染调查制度、土壤污染管制区制度、污染土壤管制制度、污染土壤修复和整治制度、土壤污染防治相关专门机构制度、土壤污染整治基金制度、土壤污染登记制度、土壤污染信息披露制度、土壤污染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蓝天、碧水和净土,是新时代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但与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治理难度更大。目前,珠江三角洲各城市以及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都比较严重,工业生产中排放的重金属废物、农业种植中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城市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废弃物等,对土壤环境形成了严重威胁。针对土壤污染,大湾区各个城市已经相继制定了治理方案、设定了治理目标、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但仍呈现出污染责任认定不合理、治理资金来源不稳定、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大湾区的土壤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长远规划,明确污染土壤的责任主体、建立土壤污染抵押金制度、拓宽治理资金的来源渠道、促进公众参与治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国多个省份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公害”。“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的警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十分复杂,除了工业造成的点源污染,农业投入品滥用造成的面源污染也是重要原因。目前全球每年进入土壤的镉总量为66万公斤左右,其中经施用化肥进入的比例高达55%左右。  相似文献   

4.
日本历来对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迄今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数量庞大的地方性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在全国性立法诞生和修订过程中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地方立法中许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制度已经为全国性立法所采纳。探讨日本典型地方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有助于认识日本当今土壤污染防治基本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其地方土壤污染立法的经验得失,也对我国相关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土壤问题日趋严重,这事关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生产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企业污染是我国农村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并存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缺陷、行政管理和执法的不足、司法保障的不足以及公众的土壤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法律问题。对此,可以借鉴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司法保障、增强舆论宣传,以解决我国农村污染的症结。  相似文献   

6.
土壤污染侵权是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侵权。土壤污染因其复杂性、隐蔽性、潜伏性、长期性等不同于其他污染的特点,致使其侵权责任的认定成为案件处理的难点。在土壤污染侵权案件中,及时有效地确定侵害主体和受害主体,合理分配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责任,正确认定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案件争端的解决具有关键作用,直接关乎受害人权益的救济。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巨大。从法律角度分析,造成我国当前农村土壤污染现状的主要有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层面的问题。我国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不完善导致土壤污染防治无法可依;农村土壤污染防治执法不力使得土壤污染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土壤污染状况不断加剧;农村土壤污染案件处理上存在障碍致使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失去有效的司法保障。因此,加强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必须完善我国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立法,强化我国农村土壤环境保护执法与监督检查以及加强对农村土壤环境保护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8.
殡葬园区(包括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安置处、公墓等)是为人们提供殡葬服务的公共场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死亡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殡葬用地不断扩张。分析和评价殡葬园区土壤污染状况,对于殡葬园区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初步构建了殡葬园区土壤污染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殡葬活动、园区内外环境、园区管理活动对土壤影响的三个准则层,共设计24个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咨询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对殡葬园区土壤污染状况有重要影响的指标排序依次为:火葬场除尘措施、祭祀垃圾及日常垃圾处理状况、周边工矿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单位面积绿地农药使用量/年、单位面积绿地化肥使用量/年等。  相似文献   

9.
殡葬园区(包括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安置处、公墓等)是为人们提供殡葬服务的公共场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死亡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殡葬用地不断扩张。分析和评价殡葬园区土壤污染状况,对于殡葬园区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初步构建了殡葬园区土壤污染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殡葬活动、园区内外环境、园区管理活动对土壤影响的三个准则层,共设计24个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咨询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对殡葬园区土壤污染状况有重要影响的指标排序依次为:火葬场除尘措施、祭祀垃圾及日常垃圾处理状况、周边工矿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单位面积绿地农药使用量/年、单位面积绿地化肥使用量/年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台湾地区形成了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为根,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施行细则"为主干,以污染预防制度、污染整治制度、财务制度和污染责任制度为枝干的"树形"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具有体系完整、核心制度完善,采用专门立法、复合立法模式,以事后整治为功能定位,以环境利益为利益导向等特征。我国大陆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以此为参考和借鉴:立法模式采用专门、单独立法模式;功能定位以事后的整治修复为主,兼顾事前预防;立法导向采用经济利益导向;同步进行内在配套立法、完善外围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5.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判断行使财产权行为是否构成夺取罪方面存在司法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缺失.传统观点认为,行使财产权行为不具有侵犯他人所有权的客体,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行为,不构成夺取类犯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夺取罪构成要件需要进行重构.夺取罪犯罪客体采用以平稳占有说为基础的财产秩序.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然具有债权的法律依据,但其夺取行为和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自助行为的成立需在主体、标的、主观目的、紧迫性和手段强度上符合要求.因此,行使财产权行为应构成夺取罪,除非其符合自助行为阻却违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刑法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让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的范围明确化,并建议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宣告刑作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明确规定了可以定罪的9种腐败行为,挪用公款是其中之一。我国刑法对挪用公款罪早有明确规定,但刑法规定比较抽象、概括,以致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刑法中犯罪构成理论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对挪用公款罪加以分析、界定。  相似文献   

19.
COA标签为正版操作系统的合法凭证。盗窃COA标签的行为不涉及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盗窃COA标签的犯意不在于故意毁坏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OA标签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属性决定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因此,盗窃正版软件标签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20.
无身份者可以构成渎职犯罪的狭义共犯;无身份者不能构成渎职犯罪的共同正犯。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罪名确定出现规则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详细区分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型职务犯罪的条文结构差异。渎职犯罪共生模式包括静止型与动态型。应当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类渎职罪的专属性特点归纳为渎职犯罪共生模式,结合犯罪构成原理、共犯原理、竞合犯原理,区分不同情况细化讨论,从本质上解决渎职犯罪中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罪名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