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德育的研究与实践力度空前地加大了,德育内容与目标体系的研究、德育理念与方法的研究、德育机制的研究、德育系统论的研究等学术研究异常活跃和深入,但是,“道德滑坡”现象却十分严重。在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德育态势面前,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造成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德育收效之原因,积极寻找改善德育工作的不利局面之对策,对推进学校德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德育质量与效果却仍然偏低。究其原因主要两点:一是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特点相脱离:二是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分离,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对德育普遍的逆反心理。因此.把道德需要作为德育变革的主要突破口.充分了解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和动机,唤醒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因素.对于推动道德教育向现实世界的回归,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友令 《世纪桥》2009,(21):113-114
德育在新时期面临着新挑战,笔者认为德育应实现从传统的封闭德育向开放德育转变。开放式德育模式的构建是时代的需要,其具有互动性、生活性等特点,要从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4.
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是深入进行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国家德育课程,还是地方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无论是进行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还是开展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都应当高度重视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刘胜良 《世纪桥》2008,(2):115-116
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有了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闲暇是自由和道德的统一体,闲暇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从构建形式多样的闲暇德育活动载体和构筑闲暇德育的长效运行机制两个方面来实施闲暇德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6.
德育活动中的立美构成主要体现在主体对德育内容、德育形式、德育作品的立美创造和不断追求上。因此,这里着重就德育内容美、德育形式美和德育作品美的构成加以论析。从德育的角度来看。其立美的实质是创造人类活动中真与善的统一,并向道德实践主体“许诺自由”或“施展自由”的中介结构形式。显然,  相似文献   

7.
指向生活世界视域中的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德育理论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解决德育失范,德育机制失灵,德育实效性低的现实,仅靠德育自身的隐性博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传统德育中的政治化、知识化和功利化倾向,也只是德育活动过程中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在于研究德育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上存在形而上学的倾向。因此,超越传统思维定势,在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寻找德育创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工作。对任何学校来说,要扎扎实实地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地奉行一个僵化的德育模式是不现实的,必须走出校门,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们的成功经验。但我们发现不少学校在移植非本地德育经验时,缺乏系统全面的思考,来者不拒,生搬硬套,盲目接受,造成了德育工作的实效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在德育认知上,对德育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时代性及地域性的认识;在德育实施中,对本地、本校德育资源认识和开发利用不到位,学校德育工作简单化、程式化。  相似文献   

9.
情境德育是指德育者根据德育目的和受德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受德育者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鼓励受德育者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受德育者道德品质内化和道德习惯的形成。这是一种在情境之中充分利用情境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的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已经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主题。本文试图从德育的回归开始真正的尊重学生的生命整体,以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语文,我喜欢数学、外语,我喜欢体育、音乐……你能否调查一下,有多少学生喜爱德育课程,喜欢参加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一校一品的德育现状带来对中国德育的根的思索针对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假、大、空,无力低效的现状,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要求。一时间,学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注入德育新理念。生活德育、生存德育、生本德育、网络德育、生态德育、希望德育等等如春笋般破土而出。德育工作者们无比惊喜于自己的发现,并执着地研究。然而,伴随惊喜,德育工作者又渐渐地走入了迷茫。在途径、方法的不断创新之时,德育的效果仍值得深思。德育到底是什么?德育的根是…  相似文献   

13.
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校企双方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构成了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特殊性。企业导师作为企业德育资源的传承者和挖掘者,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积极发掘和整合校企合作的各种资源,发挥企业导师的德育优势。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作为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教育渠道,具有德育关系表面化和德育关系双方心灵对话的实质性缺位等潜在危险。本文通过对德育心理契约及其机制和意义的研究,从德育方法的选择、道德示范参照体系的构建和学生品德心理的培养等角度提出德育心理契约机制下的德育模式,强调德育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高明  陈美玲 《世纪桥》2007,(2):155-156
当前,高校德育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种种不适应,直接表现为高校德育不同程度地出现弱化,德育工作者时德育规律不了解。德育实效性不高。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解读高校德育过程规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管理保证了高校德育的方向、功能、效率和质量,对高校德育的顺利、有效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德育管理内容是高校德育管理功能的具体化,也是组成高校德育管理活动的基本方面;高校德育管理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而定型的德育管理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深入研究高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和模式对推动高校德育管理科学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彭寿清 《探索》2005,(1):147-149
德育的理想与理想的德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理想的德育必须高扬德育的理想大旗,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德育的理想必须通过理想的德育去实现,否则,就会成为空想。德育的理想是德育的希冀与期盼,理想的德育是实现德育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其缺乏实效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德育低效的原因很多,其中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德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即忽视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是根本性的原因。因此,要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关注生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营造环境氛围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那么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则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为学科教学始终是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学科德育在中学德育新格局中的应有作用,坚定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德育模式是一种知识德育、考试德育、灌输德育、空洞德育,而体验式德育模式则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它强调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促进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